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专家讲解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如何饮食

专家讲解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如何饮食

时间:2020-03-21 23:25:31

相关推荐

专家讲解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如何饮食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百分之一到三。那么哪些准妈妈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注意!这些准妈妈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1、哪些准妈妈更容易得妊娠糖尿病?

孕前体型肥胖: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28以上。

在以前的怀孕过程中患过妊娠糖尿病。

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

以前生过体重较大的宝宝,体重超过4千克(也有标准为4.5千克)。

曾经历过反复地念珠菌感染。

在以前怀孕的经历中,有过胎死宫内的情况,但原因不明。

以前生过的宝宝有某些出生缺陷。

血压有些高。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2、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

进食后,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能够为体内细胞提供能量。而妊娠糖尿病会让葡萄糖停留在血液中,却不能进入细胞中被转化为能量。这是因为,胎盘产生的很多激素能够对抗胰岛素,但大多数准妈妈的胰腺能够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不过,当准妈妈的胰腺功能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时,血糖就会异常升高,导致妊娠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在分娩之后能好转吗?

当宝宝出生后,大多数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都会暂时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的准妈妈会持续。不过,一旦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即使生产完好转了,以后也应该多加注意。因为,患过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在下一次怀孕时再次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并且在产后若干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

4、怎样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准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或已经有妊娠糖尿病的表现,医生会建议你在第一次产检时就做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查,看是否正常。同时要知道,有些准妈妈可能并没有上面提到的危险因素,但也是有可能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所以医生可能会让所有准妈妈在孕24-28周的时候进行糖耐的检查。

5、妊娠糖尿病饮食原则

饮食原则一:摄取正确糖类

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所以孕妈们不要为了停止摄入淀粉而完全不吃米饭,而是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的饮料及甜食,可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

饮食原则二:少食多餐

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

饮食原则三:饮食平衡

与正常孕妇一样,得了妊娠糖尿病的妈咪各方面的营养素也要摄取到位,只不过必须更注意热量的摄取、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及进餐的次数。

饮食原则四:多摄取膳食纤维

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的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但千万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

饮食原则五:控制食物的总量

妊娠糖尿病孕妈们的饮食总量也要控制好,即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要以每天的总量计算。举例来说,如果这一餐中食用了豆制品,就需要减掉相应的主食摄入量,以保证血糖值处于正常水平。

2“准妈妈”需提防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我国不仅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妈妈’这一特殊群体也在逐年递增。每年至少有120万准妈妈受妊娠糖尿病困扰,患者及其子女日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会加大。”这是记者日前从一个网络专家访谈会上获得的信息。

女性受孕以后,随着激素分泌的增多,其在人体组织外周会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随着孕周的增加,不断增多的雌、孕激素促使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保持正常的糖代谢。由于遗传因素及个体差异,一部分准妈妈会出现糖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敏感性不够。加上很多“准妈妈”普遍奉行“一个人吃管两个人”的育儿经,致使众多的“准妈妈”演变成了“糖妈妈”。

近年来,我国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为6%-7%,不少大都市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甚至达到10%左右。而发生在孕妇身上的这种糖代谢异常现象多与孕期营养过度、运动缺乏有关。作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科、围产医学分会的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高妍和妇产科教授杨慧霞指出:妊娠后出现的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分娩后血糖是否恢复正常,都可认定为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对孕妇来说,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病变。对胎儿来说,它可直接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及低体重儿的概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合并症。

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不可忽视,“糖妈妈”及其子女日后患糖尿病的概率都比正常人大。相关研究显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产后5-内有1/3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1/3的人糖耐量异常,1/3的人在干预下恢复正常。因此两位专家一致建议,所有孕妇都应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超过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进行糖尿病筛查。

据两位专家介绍,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控制和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由于在孕期,准妈妈对于用药都非常谨慎,尤其担心药物会影响胎儿健康。两位专家特别强调,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胎盘,所以不会影响胎儿健康。目前治疗妊娠糖尿病又添“新武器”,刚刚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门冬胰岛素为“糖妈妈”提供了更安心的选择。

“糖妈妈”如果经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饮食后血糖又超标,则应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分娩后,多数“糖妈妈”的糖耐量可恢复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会持续高血糖,因此产后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并坚持治疗。产后血糖恢复正常的妈妈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定期监测血糖。

3准妈妈勿忘做妊娠糖尿病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发生率为1%~14%。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危害较大,主要并发症有早产、肾盂肾炎、羊水过多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围生儿患病率(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和病死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其子代成年后,出现肥胖、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的危险增加。不良妊娠结局与高血糖水平相关,应及早诊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积极控制妊娠期血糖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数月前,28岁的唐女士怀孕了,三代单传的婆婆家把她当“特级保护动物”对待,啥有营养就给她吃啥,吃完饭想活动活动吧,马上就有人上来拦住,生怕她稍不留神伤了胎气。而唐女士为了让肚里的宝宝长得强壮,也一改平日节制饮食的习惯,餐餐大鱼大肉,各种补品更是来者不拒。结果怀孕刚五个月时,体重就长了10多公斤。看到如此“肥沃”的“土地”,“幼苗”哪有不茁壮成长之理?于是一家人都很高兴地盼望着健康宝宝的诞生。可女士却在最近的一次孕前检查中,被查出患了妊娠糖尿病,不得不住院治疗。

像唐女士这样吃得多又不运动,就会导致大量糖分无法代谢,造成血糖升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由原来不到3%上升到现在的7%以上,而且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结果跟营养、热量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如何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

由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无自觉症状,空腹血糖也正常,仅依靠空腹血糖检查,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漏诊。另外,妊娠期孕妇肾糖阈明显下降,尿糖不能准确地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妊娠期不能借助尿糖检查来筛查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其诊断只能根据妊娠期血糖筛查,异常者再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对所有妊娠妇女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评估。特别是对伴有明显肥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有糖尿病及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者,应于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1.葡萄糖耐量试验:要求筛查试验阳性的孕妇,在空腹情况下口服克葡萄糖,于服糖后分钟、小时、小时、小时,分别抽血检查血糖水平。若以上四项中有项异常,即需要治疗和监护。

2.筛查试验:给予50克葡萄糖溶于200-300毫升水中,5分钟内口服,静坐1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测血糖。阳性者于1周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总之,平衡的孕期营养对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重要,合理的孕期营养素是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是避免围产期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4准妈妈体重超标要预防妊娠糖尿病

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产科门诊,80%的准妈妈做产检都有家人陪在一旁,有的甚至全家出动,事事代劳。采访中,90%的准妈妈表示,怀孕后在家里享受的是“国宝级”待遇,什么都不用操心,孕期下来身体发胖特别厉害,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在下降。

昨日上午11时,怀孕七个月的李女士独自到医院做孕检,见李女士行走轻便灵活,众多准妈妈上前询问,惊讶她的身材变化不大。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专家表示,现在营养过剩、体重严重超标是80后准妈妈们的“通病”,八成准妈妈的体重都超标了。

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洁对年轻准妈妈体重超标问题很担心,“这些准妈妈多是独生子女,双方老人精心呵护,一天三餐又是汤又是肉,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导致体重飙升。”

“不用担心活动量大导致流产,适量运动对身体很有好处。”陈洁说,现在长辈都担心活动量大导致流产,其实除了有流产先兆、阴道出血等状况的孕妇不宜运动外,其他健康孕妇可根据情况选择散步等轻松的活动方式,体重超标很容易引发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

5妊娠糖尿病对妈妈以及孩子的危害

随着近几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饮食中能量过高、活动减少、摄入水果过多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原先的3%上升到6%~7%。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妈妈和胎宝宝产生危害。

tulaoshi据了解,随着近几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饮食中能量过高、活动减少、摄入水果过多等,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原先的3%上升到6%~7%。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妈妈和胎宝宝产生危害,具体表现为:

1、妊娠糖尿病对孕妈妈的危害: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3%~30%,是正常孕妇的3~5倍。

(2)自然流产率高,高达15%~30%。

(3)继发感染率高,尤其是泌尿系统感染率,高达7%~18.2%;产后感染率高且较严重。

(4)羊水过多,加重孕妇的心肺负担,诱发孕妇心肺功能不全,其发生率为10%~25%。

(5)分娩时子宫收缩力差,引起滞产和产后出血。

(6)手术分娩率增多。

(7)由于前述因素,使孕母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8)再次妊娠时,妊娠糖尿病复发率高达33%~56%。

2、妊娠糖尿病对胎宝宝的危害:

(1)妊娠糖尿病孕妇过多的糖分使胎长得比较大,容易出现重量超过4000克的巨大胎儿,其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的10倍。

(2)孕期高血糖或低血糖均可能导致畸胎,畸胎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的2~3倍。

(3)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0%~15%。高血糖影响胎盘的血氧供应,供氧减少,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而孕36周后,胎儿对氧的需求量增加,严重时甚至造成死胎。

健康网温馨提醒:怀孕期间由于一些原因使得孕妇患糖尿病的机会更大,所以孕妇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准备。

如果觉得《专家讲解 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如何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