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

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

时间:2018-10-11 21:01:26

相关推荐

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

了解糖尿病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糖尿病专栏小编为大家介绍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

1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

一、清晨空腹血糖升高未必增加用药量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在血糖不稳定时服用一些缓减的药物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误区,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过程中,虽然清晨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睡前出现心慌、头晕、乏力、饥饿等症状,查睡前血糖却低于正常。因为人体中血糖含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是不一样的。

那患者为什么会晚上血糖较低而清晨却偏高?究其原因,是这些患者晚餐前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过量,形成夜间低血糖,反馈性地引起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使体内贮存的糖元分解,结果导致次日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对这类患者,非但不能增加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而且还要减少用药,否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发生昏迷,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认为增加用量就没事,最好能在睡前检查血糖含量。

二、清晨空腹血糖正常 未必减少用药量

同一种病在不同人的身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为有些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清晨空腹血糖一直正常,也没有什么不适,但患者日渐消瘦,尿糖仍为阳性,查餐后血糖时发现血糖很高。对这种清晨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非但不能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种类或剂量,而且还要增加用药量。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明确自己是哪种情况的症状,以便血糖稳定。

三、血糖是决定糖尿病用药的风向标

有些人不是很重视糖尿病疾病,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和无“三多一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不需要控制饮食和接受药物治疗。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尿中糖含量与糖尿病的诊断、疗效、预后无直接关系,最根本的指标是血糖。假如血糖高,不管有无糖尿,均应按糖尿病的标准控制饮食,并用药物治疗。不可一叶障目,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形症状,但糖尿病早期或轻形糖尿病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有的中形糖尿病患者只有“三多一少”中的一部分。因此,只要患者血糖高于正常,不管有无“三多一少”症状,均应按糖尿病的标准控制饮食和用药治疗。所以提醒大家在平时也应定期到医院对血糖进行检查。

2治疗糖尿病的误区

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按时服药,可是血糖还是不平稳,这是因为患者在糖尿病治疗中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可使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

误区1.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误区2.凭感觉服药。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会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误区3.不定期复诊。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误区4.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误区5.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前,别早下结论。

误区6.价格高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误区7.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就会前功尽弃。

误区8.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并且在停药后就可以消失了。与副作用相比,高血糖未得到控制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以上这八个误区不仅不会使病情得到改善,还会延误治疗,从而引发并发症机率也相对提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

3糖尿病治疗误区知多少?

一、尽量早期治疗

糖尿病患者确诊后,由于很多人通赤字体检发现的,往往不重视。生活、饮食仍不规律,更不愿意用药物。治疗,或病重时用些药物,血糖正常后擅自停用,持续几年后,当发生心、脑、肾、神经病变等症状后,又极端恐慌,生活小心翼翼,饮食上几乎是任何主食都不敢吃,由于长期能量给的不够,而引起贫血、乳酸性酸中毒等另外一种严重后果。 从临床治疗来看,病人治疗越早,郊果越好,费用越低,相当一部分病人康复后,可以长期摆脱药物。治疗越晚,费用越高,疗效越差;同时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治疗上难度更大,用药增多,恢复周期越长。

二、用药时机不对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但不能一发现糖尿病就马上用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一般诊断糖尿病不能以 一次为准,首次发现血糖升高后,要隔壁1-2周再测,如空腹血糖 大于7.8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就应该考虑糖尿病。明确诊断后,若血糖检查为时低,本人又无任何症状的时候,可通过减肥、合理科学的饮食、体育锻炼或者禁烟酒等非药物方法治疗。如血糖控制良好,则可维持,若仍无效,则口服药物治疗。

三、擅自停药,频繁换药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有的患者一次血糖检查正常,即擅自减量,甚至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不仅仅导致血糖再次升高,同时血糖的不稳定,会对身体各个脏器带来更严重的影响。但是病情长期稳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服药次数或调整剂量。

目前,降糖药物品种繁多,中西药对血糖控制都有一定疗效,糖尿病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在用药时应考虑糖尿病病人的病情程长短、病情轻重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同时,偏爱用中药者,一定要按中医的“四诊八纲”辩证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切勿轻信广告,一方一药统治百病的情况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四、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调节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疾病,生活调节在整体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糖尿病与长期饮食过多,体格肥胖,活动减少,烟酒嗜好等因素有关。

去除上述不良因素,血糖往往有很大下降,从而直到很大的辅助治疗的作用,研究表明:对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进行正确的生活调节,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一般来说服药量少,血糖控制的也较满意。相当一部分患者康复后长期停用药物。所以合理进行生活调节,尽量减少降糖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糖尿病患者的明确选择。

五、肝病引起的糖尿病

肝脏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器官,肝脏有病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

肝脏糖尿病发生的机理是:

1、肝脏广泛受损,不易合成肝糖元,而出现高血糖。

2、抗胰岛素因素增强,使胰岛素降血糖能力下降,因此血糖升高。

3、肝细胞受损,使肝、脂肪及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降糖作用下降。

4、肝脏病变时,常继发高醛固酮血症,当失钾过多时,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影响糖代谢。

肝病出现血糖升高时,如何知道是患了Ⅱ型糖尿病,还是肝性糖尿病呢?这不仅可评估疾病的预后而且对指导治疗也十分有意义,临床上可以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来鉴别。在治疗上,糖尿病经控制血糖为主,Ⅰ型用胰岛素治疗,Ⅱ型在饮食控制无效的情况下,可口服降糖药。肝性糖尿病应以保肝、护肝为主,减少肝损伤,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4糖尿病有哪些治疗误区

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走进了误区,从而造成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反复复。针对此现象,北京糖尿病医院的专家为大家做出以下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惧用注射胰岛素

不少人认为,长期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会产生“成瘾”和“依赖性”,对胰岛素应用顾虑重重,宁愿采用口服降糖药,惧用注射胰岛素。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内正常存在的生理物质,注射胰岛素是补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不会对胰岛素产生生理上和精神上的依赖。与毒品成瘾有本质的区别。

误区二:控制主食补蛋白

糖尿病患者大多知道,控制食物内淀粉类物质的摄入可以使得血糖更平稳。同时又有民间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不补就是“虚”就以多食用高蛋白类的食物来进补。对于糖尿病肾病而言,这种做法是适得其反。加重和促进病情的发展。糖尿病多伴有血脂的异常,高蛋白饮食会进一步升高血脂,加重肾脏病变。一般情况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小于0。8G/KG体重。

误区三:单纯以肾功能判别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以出现微量蛋白尿,继而蛋白尿,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糖尿病肾病疗效的关键,因而定期进行尿液相关检查尤为重要。

误区四:宁愿硬撑也不透晰

很多较为严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从心底里排斥透析,坚持保守治疗,非得等到严重水肿,心力衰竭,感染等症状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接受肾替代治疗。实践证明,适时采取肾替代治疗晚期糖尿病肾病(CCR《15ML/MIN),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费用,并且可以并且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5糖尿病有什么治疗误区

由于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所以很多患者在得上糖尿病之后都四处寻求治疗方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患者都陷入了糖尿病的治疗误区,虽然用过了很多的药物,效果并不是特别的显著。下面看一下应该避免哪些治疗误区。

糖尿病的治疗误区是很普遍的,很多患者其实都在盲目用药。一听说哪种药物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降低血糖就认为是好药。殊不知,血糖高是胰岛功能障碍,单纯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而不能从根本上恢复胰岛功能。降糖药物的使用只是一种治标之法。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等四种。

人们的精力和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来源于食物的,所以对食物的摄取是很重要的。如果摄入体内的食物不能为人体吸收利用,长此以往,则会导致体能下降,胰腺分泌功能降低,甚至衰竭。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属于第三类口服降糖药,这类药作用与前两种不太一样,主要是抑制糖类的分解,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包括倍欣、拜唐苹(阿卡波糖)。患友一定要在糖尿病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降糖药物。如合并肝肾功能损害或是1型糖尿病患友,那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治疗误区,实际上这样的治疗误区是很多的,这也是有很多患者经过了长时间的治疗,身体反而越来越差的原因。所以得上糖尿病之后不要急着盲目治疗,而是先咨询医师应该怎么治疗,并且坚持正规的治疗方法。

如果觉得《糖尿病治疗有哪些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