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一切虚寒症 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切实火症 加上风药便引却

一切虚寒症 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切实火症 加上风药便引却

时间:2021-12-11 00:25:41

相关推荐

一切虚寒症 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切实火症 加上风药便引却

第 1246期

作者/江玉 闫颖 王明杰 四川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编辑 /刘刚⊙ 校对/钱秀华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

作者/江玉 闫颖 王明杰

四川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蠢子医》由清代医家龙之章所撰共四卷,刊于1882年,系其晚年为诸孙习医而作。该书采用歌诀体裁,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表述了作者的学术见解与临证心得,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尤其对于霸药、风药的运用见解独到且别具一格,值得认真总结研究。有关龙之章运用霸药的经验,笔者曾有过专文论述,现仅就其运用风药的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1 风药运用经验

风药泛指祛风之品而言,是一大类具有辛散升发之性的药物。李东垣谓:“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龙之章所论除麻黄、细辛、羌活、白芷、防风之类解表药外,还包括马钱子等祛风湿药。作者对风药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将此类药物的临床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1.1 诸病不离风药

《蠢子医》中涉及风药的运用遍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其中明确提到风药者66处。书中不仅多处提到风药,而且有数篇关于风药与治风的专论,阐述其运用风药的独特经验,反复强调风药在临床的重要性。如“治病须要兼风药”篇云:“治病须要兼风药,不兼风药不合作。”“治病风药断不可少”篇云:“但置风药三两味,便是卢医到身边。”表明龙之章对风药的重视已经到了无病不用的程度,这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是不多见的。

龙之章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对风药功用的认识过程:“我初治病脉清楚,虚实寒热得真传。一看虚实寒热症,便将温凉补泻诠。至于一切除风药,全不置念在心间。间有受风甚显然,始加发表四五钱。中年悟澈五运六气理,始知人生受病风为先。以后治病开方子,必于风药加检点。”可见,其对风药的推崇并非出于偏爱,而是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值得学者认真对待。

1.2 风药临床应用

1.2.1 头上诸病以除风为主:书中提出:治上焦之病,以除风为主。在“头上诸病以除风为主”篇指出:“眼科喉科先除风,多用寒凉必不中。多用寒凉风束住,此是先生大不通。风不能出火不降,头上之病总牢笼。”

风药应用于眼病是本书特色之一。龙之章将治眼方法概括为“治眼五诀”,包括透窍式、除风式、清热式、定痛式、去翳式,其中透窍式和除风式均含有大量风药。运用白芷、细辛、蔓荆子、辛夷及荆防、二乌、二活之类祛风通窍,且载药上行,引药入目。除风式分为清散、温散2种,若风与热合导致眼目红肿疼痛、眵多泪糊等风火之症,治宜清散,选用辛凉发散之品,如干葛、菊花、蔓荆子、薄荷等,不仅能祛散风邪,而且能开通腠理、导火外出,使“火出皮外汗津津”而热随汗解。清散法治疗风火夹杂之症,一般适用于风重于火、热势较轻者。若风寒凝滞眼中,眼内瘀肉紫红、脉沉迟则宜用温散之法,选用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羌活、荆芥、防风等发散风寒,开通郁滞。龙之章认为“眼科温散甚有理”,临床上风寒凝滞所致的目病并不少见,特别是阳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风寒之邪,温散之法大有用武之地。

在“治今喉症以除风为主”篇中指出:“咽喉不利最多端,总以除风为大关”,“多用风药为上策,少用清凉为正端。”书中治疗湿热隐伏的咽喉疾病,主张“风药多用凉带餐”,认为“若凉药多用,恐有以束之之嫌。故多用风药以散之,凉药自能得力”。

1.2.2 内科杂病用风药:书中对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多处运用到风药。如“诊一老妇脉甚劳,上头好似皮纸蒙”,龙之章认为是风寒侵袭,“气血尽被风凝住,不用风药必不中”,重用风药达10余两。对于隆冬疼痛认为多是阴风为病,指出“阴风入骨寒入窍,二乌(川乌、草乌)二活(羌活、独活)最融融”。再如治疗头上疼痛喉中咄,加入风药,则有病立撤之效。治疗头懵头晕心中咄,用郁金与菖蒲,“加入风药病立撤”。龙之章经验风药细辛治疗头疼如劈宜大用,其猛烈之性直达头颠,立时痊愈,故赞曰:“可以立大功,可以称为仙”。

至于虚弱之证,龙之章同样重视风药的运用。如“虚痨中风脉上颠”篇中指出:“脉象打闪上下飞,虚痨风热甚可危。我用风药七八两,加上金丹春便回。”注云:金丹少用,有风药驾驭,尽从汗解,并不下泻。金丹即紫金丹,内含巴豆霜,本有泻下作用,但少量金丹与大剂量风药配合运用,用治虚痨风热收效甚捷。龙之章经验重用风药还可以救治无脉症。“无脉之人多不死,要与神色相参”篇中说:“我尝治些无脉症……大用风药加金丹,忽而脉象尽如前。”书中还主张治杂疾老病宜风药、行药相辅而行,即发散与通下并用。指出“上头有病上头表,下头有病下头宣。杂疾老病恒如此,不如此治必不安。我尝二药一齐用,上下周流无弊端。”并称“我用二药皆此意,每从大汗显神通。此是我家创制法,莫说风症不可兼药行。”

1.2.3 妇科用风药:书中治疗妇科疾病也常应用风药。龙之章认为“孕妇有病治最难”,“产前不安多是风”,治疗主张“必须伏虎丹透发,必须琥珀散冲融,风药一齐涌上前,不得大汗总不中”。指出虽然伏虎丹、琥珀散“似伤胎”,但有“风药驾驭则毒从外解,力不内攻”。对于妊娠恶阻之症,提出“羌(羌活)芥(荆芥)辛(细辛)芷(白芷)宜多用,调理肝气是正端,加上宿砂与蔻仁,内里温暖外皮宣”,表明作者认为风药有疏肝理气之功。

书中还记载了龙之章催生用发散的独特经验。“催生用发散是创格”篇云:“有一产妇将产时,大搐大颤无奈何……我一诊脉是风寒,二关如钱滞经络。即用荆防苍麻去解表,益母独活芎归多。吃下病止即生儿,并无一味异样药。他教我打我不打,诊脉解表是正着。”解表催生之法堪称龙之章首创,尤其是隆冬季节用之甚效。在“隆冬产生大宜发散”篇中云:“吾尝隆冬治一人,一经发散便安然。又迟数日治一人,一用发散便生还。”认为难产是因隆冬受风寒所致,治疗中“岂可泥住佛手散,而忘发散之大端”?

1.2.4 外科用风药:是书对外科阴证的治疗颇有发挥。“外科不知纯阴之症甚多”篇云:“《外科正宗》虽然分经络,纯阴之症全未去昭宣,纯阴之症便要入骨治,大热大补大透宣。果能早早透出毒,纵然为祸亦有边。不可使它隐伏藏在内,穷年累月绕骨间。不怕透出热不断,不怕透出肿连绵。不怕透出脓外流,不怕透出口如钻。炮姜焦术渗脾湿,肉(肉桂)附(附子)二活(羌活、独活)苍(苍术)麻(麻黄)连。若是热补带透毒,连吃数付便外传。哪有附骨真阴症,滞住经络不能宣?”龙之章对风药透毒的高度重视,还体现在“治疮用药真诠”中:“(疔疮)初起宜用夺命饮,以后只用阳和单”;“夺命饮中二活兼……阳和汤中麻黄先”。

书中记载了龙之章的一些外科验案,多不离风药。如“尝治一颈项坚不通,我用风药加蜈蚣。他便喉烂小窟窿,流尽毒水即长平。到了一月热又起,喉烂小口出稠脓。我用大补兼风药,稠脓流尽又成功。”又如:”有一项肿坚似铁,大抵湿寒水暗结。我用蜈蚣足一钱,研为细末使哺啜。和入风药去出汗,一夜蚀烂水外泄。过了几日渐长住,内里作脓似火热。蚀开一口脓外流,我用风药大补气与血。过了几日又长住,一身之病尽皆撤。”可见风药与虫药并用,治疗外科病症效果卓著。

2 详述风药作用机理

综观全书论述,分析龙之章高度重视风药运用的机理,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风邪致病的广泛性,二是基于风药作用的特殊性。

2.1 病从风起,风药祛邪外出

龙之章治学十分注重五运六气,提出有“医道以气运为主”的理论。结合多年临床观察,指出“自我看来,大抵如今病症,以风为主,而火次之,痰与气又次之”,“今日之病多从风上得,不用风药必不痊”。认为“六气皆以风为本”,“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曾屡言之”。风药多具辛散之性,有透发之功,能疏透肌肤腠理,发散在表之邪外出,不仅可祛除风邪,而且能使各种兼夹入侵之邪一并从表而解,故风药不仅祛风,亦能散寒、泄热、祛燥、除湿,不论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均应以风药为先。同时,风药凭借其透泄之性,不仅祛除表邪亦能祛除里邪,包括某些内生之邪,如内湿、内热,尤其是郁火,非风药不能取效,所谓“火郁发之”。

同时,龙之章还认为风与气为病密切相关,所谓“一身之病皆由气,气若到时风自钻”。如“风火诸症脉论”指出:“《素问》云:百病之生于气也。风火上冲之症,惟有气之人为最多。”仔细分析其所说之风,不仅指外风也包含内风。笔者认为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内风外风往往相兼为患,难以截然分开。风药既能治风又能治气,还有不少风药不仅祛除外风还能调治内风,因此临床运用甚广。

2.2 病因积滞,风药透达贯通

龙之章论病首重积滞。书中一再指出:“诸病皆因气不通”,“百病皆因积滞生”。积滞不仅指有形的宿食积聚滞留,更指气血津液郁滞不通,乃是各种病证的症结所在。作者进而提出:“治病不得一贯理,不知医道真机缄。”认为凡为医者必须首先悟澈“一贯”之理。何谓“一贯”?龙之章在“医道亦从一贯得来”篇中谓:“欲知医道真机缄,必从周身去贯穿。周身骨节三百有六十,周身毛窍八万有四千,果能周身皆贯穿,便是平地小神仙。”其侄孙龙镇川解释说:“盖贯则通,通则无不利,而病自无矣。如入之一身,上下有不贯穿处,则病生于上下;左右有不贯穿处,则病生于左右。诚使周身骨节毛窍,无不贯穿,则气血周流,常如天地流行不巳,六脉和缓,而天年可享矣。”可见“一贯”之旨,即气血津液流通、升降出入畅达之意。

基于上述认识,龙之章书中特别强调透达贯通以复其周流的治疗原则:“治病透字最为先,不得透字总不占。在表宜透发,在里宜透穿。一毫有不透,即有一毫不安然”,“必须上下常周流,必须表里尽贯穿……任是百样病,皆要运转大周天”。至于透达贯通的药物,他最为重视的有两类,一类是下药,一类是风药。而最为赏用的两个经验方紫金丹、牛黄散中均含巴豆霜,可谓下药的代表,临证常与风药并用,所谓“加上风药便腾达,十二经中皆能透”。风药禀轻灵之性,得风气之先,上行外达,彻内彻外,走而不守,变动不居,故深受其推崇:“况且风药大使用,一窍通时百窍通。”

龙之章在书中还特别指出了风药与他药配伍中的增效作用:“试看一切虚寒症,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则能升提,二则能挥霍。再看一切实火症,加上风药便引却。一则能发散,二则能开拓。我今始知风药为最灵,不用风药总脱略。”“必加此味始通灵,好如熊经鸱顾在眼前。必加此味始有力,好如抽坎填离在心间。可知妙手空空尔,登场傀儡一线牵。治病岂必在实际,八万毫毛皆能宣。”笔者受此启发,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有“风药增效”之说,实源于龙之章之论。

总之,《蠢子医》关于风药的论述颇多特色,富有创新,内容十分丰富,值得深一步挖掘研究。

如果觉得《一切虚寒症 加上风药便绰约;一切实火症 加上风药便引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