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怎样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怎样定期体检

时间:2020-12-03 04:52:49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怎样定期体检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期监测,谨防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可以预防和及早发现各类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各类相关的定期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每一个月检查的项目:

血糖:血糖检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测定,能间接地反映胰岛素功能。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在患病初期,或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饮食、运动规律时,建议适当增加监测血糖次数;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症状应随时检查血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

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同属于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人容易被高血压“盯上”。据了解,糖尿病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至少1/3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友如果血糖、血压“双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风、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升高。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理想血压(健康血压)是120/80mmHg(诊室血压、体检血压),超过140/90mmHg属于高血压,要及时到高血压专科就诊。若血压水平在130/85mmHg-139/89mmHg之间,虽然不算高血压,但属于高血压前期人群,要开始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适当增加运动,否则稍不注意就会“转正”为真正的高血压患者。

每三个月检查的项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近期糖尿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参照该项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4%~6%表示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超过9%表示血糖控制很差,要警惕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每半年检查的项目:

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无泌尿系感染等情况。患者如果无肾脏并发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有并发症或感染时可根据医生要求及时做尿常规检查。

心脏检查: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血压、血脂处于高危边缘甚至超标的糖友,一定要定期筛查心脏功能。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要根据不同病情来决定,可咨询专科医生。

没有心脏病症状也要定期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无并发症者建议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并发症者则需根据专科医生需要进行检查。

口腔科检查:高血糖增加牙齿和牙龈病变的机会,所以患者最好每3-6个月去口腔科就诊进行口腔专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口腔并发症。

每年检查的项目:

血脂系列: 血脂过高也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血液中的脂质增高后一部分会变成血游离脂肪酸,过多的血游离脂肪酸可通过抑制肌肉组织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脏将非糖物质如脂类、蛋白质转化成糖,使胰岛素“失效”,还会引起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加重糖尿病病情。

血脂检查主要关注“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坏胆固醇”,正常指数为0~3.1mmol/L;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负责把血管壁上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保护血管,男性一般为0 .96~1.15mmol/L,女性一般为0 .90~1 .55mmol/L。

肝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同时因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肥胖、血脂紊乱、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故还应做肝功能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没有肾脏并发症时应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已有肾病者要根据专科医生要求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

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不影响视力,因此不易察觉。所以我们提倡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

下肢功能检查:包括下肢神经功能检查和动静脉超声检查。糖尿病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建议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功能检查,做到早期预防。

X光胸片检查: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胸部X光胸片检查有利于检查出肺结核及肺部感染,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

本文转自:一分钟聊健康(ID:zonekingDYH)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怎样定期体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