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

时间:2022-05-15 23:36:18

相关推荐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症状,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妊娠合并糖尿病专栏爷们我也是醉了为大家介绍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合并妊娠症,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的情况。

1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患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期体重骤增,可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也可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及外阴念珠菌感染等。重症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伴昏迷,可危及生命。

2什么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期

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或是糖尿病患者怀孕都是比较危险的,一方面要注意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另一方面还要合理的监控血糖,专家指出下面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期,不同等级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积极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对胎儿的影响。

在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浆葡萄糖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tulAOshI岛素样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维持这一生理代偿变化而导致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什么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期?

依据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年龄、病程以及是否存在血管并发症等进行分期(White分类法),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A级: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

A1级: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A2级: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B级:显性糖尿病,20岁以后发病,病程<。

C级:发病年龄在10~19岁,或病程达10~。

D级:10岁以前发病,或病程≥,或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

F级:糖尿病性肾病。

R级: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

H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T级:有肾移植史。

3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有什么

有哪些临床诊断来判断患上了妊娠合并糖尿病呢?从文字上来看,妊娠合并症是指之前就患上了糖尿病的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合并妊娠,而带来的妊娠合并糖尿病。那么,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呢?

1、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器官完全分化后就不再发生畸形。糖尿病妊娠的婴儿常在胚胎发育第7周之前发生先天性畸形,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处理非常重要。

2、病史与体格检查:虽属重要,但可能是阴性的。因此有下列情况时,应注意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1)糖尿病的家族史:有血统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患糖尿病的人数越多,孕妇患此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2)经产妇过去有反复流产、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死产史、新生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或胎儿畸形等病史,与糖尿病的存在有一定关系。对这些病人进行尿糖、血糖及糖耐量测定,以便及时确定诊断。

3、临床表现

患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期体重可以骤增、明显肥胖,或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亦可出现外阴瘙痒、阴道及外阴念珠菌感染等;重症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4、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对所有初诊孕妇均应作尿糖测定,如果早孕期阴性者,于中、晚期需重复测定。在正常妊娠期中,尤其在妊娠4个月后,孕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有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肾排糖阈的下降而出现糖尿症。在产后泌乳时,还可能发生生理性的乳糖尿。所以尿糖阳性者需要进一步作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测定以明确诊断。

(2)血糖测定:正常孕妇的血糖数值一般低于正常值,很少超过5.6mmol/L(100mg/dl),空腹血糖常为3.3~4.4mmol/L(60~80mg/dl)。

(3)血红蛋白A1(HbA1)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HbA1,三者均可用作反映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但其意义不尽相同。血糖浓度反映采血当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反映采血前1~2周血糖的平均(总)水平;糖化HbA1和HbA1c则反映采血前8~12周内血糖的平均(总)水平。在红细胞生存周期时,血红蛋白缓慢糖基化产生HbA1。HbA发生变化的量是根据平均血糖水平,在非糖尿病者HbA1水平约为4%,糖尿病患者可高达20%,但患者治疗控制后,血糖水平可下降。HBA1可再分为HBA1a、HbA1b、HbA1c。HbA1c占的比例最大,测定HBA1c可代替HBA1水平。正常妊娠期HBA1水平平均为6%,但在糖尿病妊娠者可上升,随着妊娠进展,糖尿病控制较好时可下降,所以应用HbA1测定可作为血糖测定的辅助方法。Miller(1982)报道HBA1c升高,糖尿病孕妇后裔先天性畸形发生率明显升高,也说明糖尿病控制很差。

5、糖尿病诊断标准

(1)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1980)

1)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真糖):①有糖尿病症状,不需作口服葡萄糖耐量(75g)试验(OGTT),一日内任何时候的血液检查中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②有或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不只一次>7.8mmol/L(140mg/dl);③有糖尿病症状,而血糖未达到上述诊断标准,于过夜空腹后口服葡萄糖75g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④无糖尿病症状者要求作OGTT,2小时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同时1小时时也要≥11.1mmol/L(200mg/dl),或重复一次OGTT,2小时≥11.1mmol/L(200mg/dl),或空腹≥7.8mmol/L(140mg/dl)。

2)糖耐量减低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 8mmol="" l="" 140mg="" dl="" ogtt2="">7.8mmol/L(140mg/dl),但<11.1mmol/L(200mg/dl)。糖耐量减低者,后约50%可发展为糖尿病,而且较正常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高,应定期随访。妊娠妇女可采取上述诊断标准,但对孕妇葡萄糖耐量低者应按糖尿病治疗。

(2)国内糖尿病诊断标准: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在1982年扩大会议上对糖尿病诊断标准。

口服葡萄糖(100g)耐量试验后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间(h)O0.5123静脉血浆糖(mmol/L)6.911.110.58.36.9 (mg/dl) 125200190150125

说明: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或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和(或)餐后2小时>8.9mmol/L(160mg/dl),不必作OGTT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②0.5小时或1小时血糖值选最高者作为1点,其他各时限血糖值分别作为1点,共4点。③4点中有3点≥上述各时相标准则诊断为糖尿病。④OGTT中血糖值超过正常均值上限而未达到诊断标准者,称为糖耐量异常。⑤血糖测定采用邻甲苯胺法(O-toluidine boric,TB法)。

以上就是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怀孕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时刻仔细注意自身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这些存在危害着自己,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好保证你和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安全。

4妊娠合并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1.应严密监测糖尿病孕妇的血压、肝肾心功能、视网膜病变及胎儿健康情况,最好在怀孕前即已开始。

2.怀孕前有效控制糖尿病,因为胎儿最严重的畸形是发生在怀早期6-7周内。

3.避免酮症的发生,主食每日应吃300-400克,分5-6次吃,少量多餐并多次胰岛素注射。

4.妊娠期糖尿病应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及早进行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大小及有无。

5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本病属中医疾病中的“消渴”,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辨证论治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g;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g;燥热便结加大黄3~6g。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g;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g;口渴甚者加天花粉30g。

3、阴阳两虚

治法:温阳育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茧丝子、生白果各10~15g;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g,白术10g,防己10~20g;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g,吴萸10g,肉豆蔻10g;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g,仙茅10~15g。

4、血瘀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g;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10g,全蝎3~5g。

5、阴阳欲绝

治法:救阴回阳

方药:生脉散加味。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g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二、验方

1、黑豆汤:黑豆炒熟,调天花粉等份为末,面糊为丸,每次30~50粒,一日两次,治肾虚消渴。

2、玉壶丸:瓜萎根、人参等份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次30丸,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

3、生芦根粥:鲜芦根30g,粳米50g,以水1500ml煎芦根,取汁1000ml煮粥食之。

4、瓜蒌根冬瓜汤:瓜萎根,冬爪,炖汤饮用。

5、猪胰汤:猪胰加苡米30g,黄芪60g,怀山药120g,水煎服。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