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

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

时间:2022-08-02 10:01:27

相关推荐

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很多的疾病发展是很快的,在你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同时疾病就出来了,而且缠绕这患者,给患者带来许多的麻烦事,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烦恼,患上2型糖尿病也是要多加注意,那么,治疗2型糖尿病

12型糖尿病的注射治疗是什么呢

糖尿病这种疾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它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病,它有很多的类型和病状,2型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日常要注意一些细节,那么,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需要知道什么呢?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也很好奇吧,下面让专家来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

一、注射前的准备:

1、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45分钟内吃饭。

2、准备好酒精棉球,注射装置和胰岛素。

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

4、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

二、注射部位的选择: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臂部三、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注射的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

1、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换另外左右对称的部位2、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等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血糖波动。

3、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

4、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及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5、如果偶尔吃饭时间可能提前,则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

温馨提醒:通过了以上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有所了解,望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2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

很多的疾病发展是很快的,在你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同时疾病就出来了,而且缠绕这患者,给患者带来许多的麻烦事,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烦恼,患上2型糖尿病也是要多加注意,那么,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下面让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

治疗2型糖尿病,要安全、联合用药

选择用药治疗方案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药是不是有效的,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副作用少的;第二个是病人的经济是不是(能负担),价钱如何的;再有就是病人的肝肾功能、病情怎么样。双胍类的药物主要是抑制肝糖的输出,降低外周组织胰岛素的抵抗,也不会出现低血糖;英国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UKPDS)也证明在肥胖的病患中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减少死亡;而且相对比较便宜。

所以现在都推荐作为一线的药物。但是往往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很复杂的,单独用一个药很难全面地针对它的发病机理,或者达到持久的血糖控制。研究也提到如果单纯用一个药物三年里面不到50%的病人能够达标,这就需要联用别的药物。

现在联用别的药物根据它的发病机理,一个是胰岛素的抵抗,一个是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衰退,所以治疗的时候除了用到双胍类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胰岛敏感性以外,还有一类药如噻唑烷二酮类的增敏剂,就是国内的罗格列酮,这一类药物不但能改善胰岛素的抵抗,而且对B细胞有保护作用,对长期的血糖控制有比较好的作用。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专家对糖尿病知识的简单介绍,相信专家的讲解能对您有所帮助,望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减少对痛苦的折磨,祝您早日康复。

32型糖尿病治疗用药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什么?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并发症更加突出,防治其并发症显得更为棘手。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临床上2型糖尿病治疗都用哪些药。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看看吧。

1、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如罗格列酮(文迪雅),早餐前服,可与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合用。

2、减少或延缓碳水化物吸收的药:α-糖苷酶抑制剂,它能阻止 多糖或双糖分解为葡萄糖,故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如阿卡波糖(拜糖平),副反 应可引起腹胀 腹胀、腹痛、腹泻 腹泻等。 腹胀 腹泻

3、 (1)磺脲类:第一代的已很少用, D860。 如 第二代有格列本脲(商品名优降糖)、格列齐特(又名达美康)、格列吡嗪(又称美吡达)、格列 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克糖利)等,其中除糖适平仅 5%由肾脏排泄外,其他几种 90%由肾 脏排出。新一代磺脲类为格列美脲,它不仅促进胰岛素分泌,又能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 敏感性,服用简单,每日只需服药一次,能控制 24 小时血糖,且很少发生低血糖。(2)非磺脲类: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又称膳食葡萄糖调节剂,是一 种强有力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能刺激胰岛素快速释放,它的特点是吸收快,起效快,代谢排 泄快,进食服药,不进食不服药,发生低血糖机会少,可与二甲双胍合用,但不能与磺脲类 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

4、双胍类药物可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机体对胰岛素 的敏感性。如二甲双胍。

若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好血糖,可增加另一种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仍居高不下, 或发生失效时,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或注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治疗用药有哪些?以上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的一个概述,相信大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所了解。专家提醒:患了疾病要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带来不必要的危害。祝您健康。

42型糖尿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每种疾病的治疗会随着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并且糖尿病的种类众多,不是每种疾病的治疗都是一样的,糖尿病分两种,而多以2型常见,一般体现在老年人的身边,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是由于长期的服用药物和其它的外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那么要想防治它的并发症就显得格外的棘手。详情请看文介绍。

⑴、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上包括饮食和运动以及生活的方式改变,而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是从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既要充分考虑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机体正常的需要,使体重恢复到接近标准体重。肥胖者摄入总热量要减少,消瘦者要增多。饮食的结构为,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复合糖类),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质。所谓优质蛋白,指的是动物蛋白,如蛋类、乳制品、鱼肉、牛猪羊肉、禽类等。我国采用植物蛋白较多,花费相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宜低盐饮食。应戒烟,避免酗酒。进食方法:宜少食多餐,每天不少于3餐,可在上、下午安排点心,既保证吸收,又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另外,就是体力活动为增加运动配合饮食控制,可使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较快下降,运动量要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心肺功能状态、肾脏病理情况及体力活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制定能接受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运动要适可而止,力所能及,不能勉强,也要持之以恒,要与医生配合,以感觉微微出汗,全身轻松,食欲不减为合适。

⑵、药物治疗

糖尿病病人要想治疗的效果更好,除了上述的外因治疗之外,药物的治疗也是很关键的,他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而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3类:磺酰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这3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从而加强降糖效果。①、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用于临床已有半个世纪,服用时需注意:餐前15~30分钟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开始应使用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老年人需要减少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②、双胍类:自5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二甲双胍(格华止),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体重,因此对于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合适。若服用后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③α-糖苷酶抑制剂:于90年代初投入市场使用,能延缓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这类药物主要有拜糖平、倍欣。服用时需与第一口饭同吃。肾功能不全者也可使用。不良反应主要是肠胀气,一般能自行缓解。

总之,糖尿病不只是普遍的疾病,糖尿病治疗上也就增加了困难,另外它也是终生型的疾病,虽然可以治疗,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办法。但是,只要病人有耐心,长期的坚持治疗,相信是可以改变的,祝早日康复。

5如何让2型糖尿病更早的得到治疗

每个人患了疾病以后,不管事什么疾病,都要及早治疗,只有早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才是更加有利的,同样的2型需要及早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病情控制住,那么2型糖尿病怎么及早治疗?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即将为大家详细解答,希望专家的解答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我们是提倡早期使用胰岛素,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用口服降糖药,再无效用胰岛素,已延续了几十年,如此可以延缓疾病进展。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

2型糖尿病怎么及早治疗?对于这个问题,以上已经为大家做了非常详细的解答,您现在是不是已经明白了呢?要是不明白的话,可以向专家咨询。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如果觉得《治疗2型糖尿病需联合用药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