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2型糖尿病治疗有哪些看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2型糖尿病治疗有哪些看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时间:2024-03-12 19:48:28

相关推荐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与受体较少结合、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致,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德国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新的激素,可以显著提高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新单分子激素或能治疗2型糖尿病人体摄入糖类后,

1新型激素或可有效治疗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与受体较少结合、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致,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德国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新的激素,可以显著提高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新单分子激素或能治疗2型糖尿病

人体摄入糖类后,肠道中的“肠促胰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肠促胰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简称GIP)。但二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使血糖不能降下。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发表的研究公报称,该校与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及美国高校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同时对GLP-1和GIP这两种肠促胰素的受体产生作用,可以显著改善人体的血糖水平。

目前治疗二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补充GLP-1或类似激素,但并未对另一种肠促胰素GIP发生作用,治疗效果不显著,还会引起肠胃不适。新的单分子激素却可同时对两种肠促胰素起作用,明显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并减轻肠胃的不适。

参与此项研究的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教授马蒂亚斯·乔普说,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为革新糖尿病治疗方法带来希望,并为新一代“个性化”二型糖尿病治疗法提供新思路。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自我监测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和频率主要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及方式。对于血糖达标且控制平稳的患者,可考虑半月甚至一两个月监测血糖1次。但对于血糖波动大、血糖控制较差及处于血糖调节阶段的患者,建议需要监测空腹、餐后、睡前甚至午夜的血糖情况,再记录在册,这样方便就诊时医生能更好的为您调整血糖,为您订制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饮食治疗

无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应用哪一类药物治疗,均应通过饮食治疗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过高的血糖以改善症状。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和食物成分比例。饮食治疗对部分患者的治疗而言,疗效甚至超过药物治疗,它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至关重要。

运动治疗

规律运动能对2型糖尿病病人带来许多有益的影响,包括:1、可以减少体脂含量,特别是腹部脂肪含量,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2、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葡萄糖的代谢;3、在高危人群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4、降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改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减少产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量及运动方式,以免过度或超负荷运动造成身体损害。

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轻症患者可先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期间需反复监测血糖情况,如患者已认真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2~3月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就诊时已出现明显血糖升高表现,可根据病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仍建议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疗程2周至3月,以达到更好的胰岛功能保护,疗程结束后可达到减少降糖药物用量,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数月至数年高血糖缓解,无需用药。

2新型激素或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与受体较少结合、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致,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德国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新的激素,可以显着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人体摄入糖类后,肠道中的肠促胰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肠促胰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简称GIP),但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使血糖不能下降。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发表的研究公报称,该校与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及美国高校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同时对GLP-1和GIP这两种肠促胰素的受体产生作用,可以显着改善人体的血糖水平。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补充GLP-1或类似激素,但并未对另一种肠促胰素GIP发生作用,治疗效果不显着,还会引起肠胃不适。新的单分子激素可同时对两种肠促胰素起作用,明显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并减轻肠胃不适。

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参与此项研究的马蒂亚斯·乔普教授说,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为革新糖尿病治疗方法带来希望,并为新一代个性化2型糖尿病治疗法提供新思路。

32型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挑战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情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并且缓慢进展。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够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及血糖的恶化。事实上,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因此,用传统模式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的事实是到使用胰岛素时,患者往往已经连续十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状态,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探索新的治疗模式,翁建平教授会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和第三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湘雅医学院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9家一流医院的一批内分泌专家,开展了大量艰苦的研究和长期的临床实验。

我国糖尿病治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9月到10月间,国内9家糖尿病治疗研究中心入选了382名25-70岁、血糖浓度为7.0-16.7mmol/L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配到胰岛素治疗组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来进行高血糖的初始纠正治疗。治疗在血糖恢复正常并维持2周后停止,然后患者只进行饮食和锻炼上的调整。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比,专家们发现,胰岛素治疗组的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人数比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更多,时间也更短。同时,患者一年后的血糖缓解率和口服组相比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一结果证明,相比传统的阶梯式疗法,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这表明,患者一旦确诊为2型糖尿病,应及早接受短期强化胰岛素注射治疗。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经过严格审核,发表了翁建平教授关于此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向全球医学界公布了这一成果。此次研究成果不(整理)仅将对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也标志着我国糖尿病治疗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使用胰岛素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翁建平教授表示,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达标、预防并发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使用胰岛素常常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并出现低血糖,使得患者对胰岛素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同时,胰岛素的使用比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导致这种有效的手段在对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对2型患者的治疗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使用。事实上,这些顾虑可以通过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医疗团队的合作、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而减少。

针对部分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引起生活质量降低的现象,翁建平教授进一步指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是并发症的出现,而非胰岛素的使用。早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会议上就已经提出:“更早开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预防糖尿病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翁建平教授忠告患者,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心理抑郁等有关。目前儿童患2型糖尿病正在增多,青少年大量食用苏打、可乐、高脂肪食物的不良生活方式正让他们变得肥胖,最终成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运动,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不要摄入过量的脂肪、蛋白质;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调整心态。同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早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

此外,他还强调,在糖尿病日益流行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糖尿病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糖尿病的控制达标率依然很低。胰岛素强化治疗不应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后选择,我们迫切地需要改进治疗方法,及早、正确地使用胰岛素。

42型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环境因素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2型糖尿病治得好吗?

饮食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措施。2型糖尿病不可忽视饮食治疗。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及营养成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体力活动强度来制定。另外,还应限制酒精、脂肪食盐、高胆固醇食物、和食糖的摄入。

2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根据自身年龄及体质,每日坚持适宜强度的运动和锻炼。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注意空腹时运动易导致低血糖,应在餐后30分钟进行。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降糖药物大多有一定副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说明书中注明的用法、剂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2型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的降糖药使用。

2型糖尿病治得好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而言胃转流手术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去除胰岛素抵抗、治愈糖尿病。具体而言胃转流手术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步骤而完成。术后,患者身体的胰岛素抵抗现象消除,并且手术后食物的流经方式还能促进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并使之增殖,胰岛功能恢复,糖尿病得到治愈。

52型糖尿病治疗误区有哪些?多了解少走弯路

在日常生活中,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2型糖尿病者饮食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控制餐後血糖,另一个是控制体重。赶紧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误区一:只控制主食

即可有很多人认为,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就是控制饮食。曾经遇到一位患者告诉我,他不吃饭指主食,只吃肉。他的观点代表了很多患者的认识误区——只要减少主食碳水化合物的量即可控制血糖。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忽略了蛋白、脂肪及零食量的控制。合理的饮食治疗必须保证总热量的控制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均衡养素的合理比例非常重要,如果只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会相应增加。这将引起总热量的增加,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

误区二:减少进餐次数

有的患者每天只吃1餐或2餐,认为这样就可以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治疗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少吃多餐,鼓励患者加餐,但是以总热量不增加为前提。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或经常在下一餐前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少吃多餐对於预防低血(整理)糖发生和维持血糖平稳十分重要。

误区三:坚决不用药

有些患者认为,用药物控制血糖会有副作用,所以坚持只靠控制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这种办法亦不可取。饮食和运动是血糖控制的基础,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单纯饮食和运动可使HbA1c下降1%左右。另外,坚持只靠饮食控制有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例如,有些妊娠糖尿病妇女害怕注射胰岛素,采取过於严格的饮食控制,往往导致胎儿生长缓慢。饮食控制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必要时应结合药物。否则,矫枉过正往往可造成营养不良,带来一系列不良後果。

误区四:使用胰岛素有误区

时下,在药品市场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多,这确实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也让一些患者走入误区,他们认为既然有药可吃,何必用胰岛素,胰岛素是给1型糖尿病病人准备的,更何况胰岛素天天要注射,又疼又麻烦;还有的患者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病情会加重,而且会产生依赖,终身不能停用。为此,患者非常害怕使用胰岛素,每当大夫建议患者使用时,他们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患糖尿病已有5年,不久前的检查结果表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大夫建议药物加胰岛素联合治疗,可张先生坚决不用胰岛素,大夫无奈地摇摇头。据不少内分泌科大夫反映,像张先生这样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每天门诊都能碰上几个。

正确治疗纠偏颇

那么,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都要使用胰岛素呢?不是的。袁教授讲,对于2型糖尿病初期的患者,要重视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必须强调,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只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已经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如果出现以下问题时就应毫不犹豫地使用胰岛素了:

1、口服药控制不佳。

2、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3、消瘦,体重在理想体重的90%以下。

4、合并感染时。

如果觉得《2型糖尿病治疗有哪些看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