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均衡饮食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均衡饮食

时间:2024-03-19 10:20:45

相关推荐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一种糖尿病。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均衡饮食是至关重要的。孕妇需要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血糖水平,保护胎儿的健康。均衡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低GI值的食物,避免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此外,定时进食、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中,孕妇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计划,确保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血糖水平,以促进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入夏以来,杭州市中医院的妇产科门诊已连续接诊了100多名孕妇糖尿病患者,与以往相比大幅增加。一位怀孕28周的孕妇近日到妇产科门诊体检,“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大大超过正常值。医生询问其日常

1妊娠糖尿病饮食6大原则

在营养门诊若见大腹便便的孕妇,多半是因为妊娠糖尿病而转诊给营养师做饮食指导的。赫然发现自己竟是高危险妊娠的孕妇,准妈妈常感到茫然、错愕及担心。如果您是“糖妈妈”,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原本并没有糖尿病的妇女,于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性异常时,就称为“妊娠糖尿病”,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及呼吸窘迫症候群、死胎、羊水过多、早产、孕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不但影响胎儿发育,也危害母亲健康,因此怀孕期间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是很重要的。妊娠糖尿病之孕妇有可能在下次怀孕时再发生,如果再次怀孕应及早告知医生并作检验。曾罹患此症之孕妇,中老年后出现糖尿病的机率比正常妇女高,故产后应设法维持适当的理想体重及保持规律的饮食、运动习惯,并定期检验血糖值。

妊娠糖尿病怎么测

于妊娠24~28周时,经过口服50克的葡萄糖筛检及100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测出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之血糖浓度,若发现其中至少有两项数值高于标准值时(空腹,105mg/dl;餐后1小时,190mg/dl;餐后2小时,165mg/dl;餐后3小时,145mg/dl),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险群

与罹患妊娠糖尿病相关的因素有:种族、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及孕妇年龄超过30岁等。若具有以上危险因素条件之一的孕妇,您更应重视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筛检。

有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轻微者可由营养师指导,先执行饮食控制,之后再抽血检查,若空腹血糖值仍大于105mg/dl,饭后2小时血糖值大于120mg/dl,就应配合注射胰岛素,期望能将血糖值控制为:空腹60~90mg/dl(指禁食8小时所测之血糖值)、饭前60~105mg/dl、饭后1小时<140mg/dl、饭后2小时<120mg/dl。

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之目的为:提供母体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使母体及胎儿能适当地增加体重,符合理想的血糖控制、预防妊娠毒血症及减少早产、流产与难产的发生。

营养需求与正常孕妇相同,只不过必须更注意热量的摄取、营养素的分配比例及餐次的分配。此外,应避免甜食及高油食物的摄取,并增加膳食纤维。

原则1、注意热量需求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中、后期必须依照孕前所需的热量,再增加300大卡/天。由于体重减轻可能会使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孕期中不宜减重。

原则2、注意餐次分配

为维持血糖值平稳及避免酮血症之发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一次进食大量食物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体空腹太久时,容易产生酮体,所以建议少量多餐,将每天应摄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长,所以睡前要补充点心。

原则3、摄取正确糖类

糖类的摄取是为提供热量、维持代谢正常,并避免酮体产生。不应误以为不吃淀粉类可控制血糖或体重,而完全不吃饭;而是应尽量避免加有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之含糖饮料及甜食,可避免餐后快速的血糖增加。如有需要可加少许代糖,但应使用对胎儿无害的Acesulfame K。建议您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未精制主食,可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妊娠糖尿病孕妇早晨的血糖值较高,因此早餐淀粉类食物的含量必须较少。

原则4、注重蛋白质摄取

如果在孕前已摄取足够营养,则妊娠初期不需增加蛋白质摄取量,妊娠中期、后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质的量各为6克、12克,其中一半需来自高生理价值蛋白质,如: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最好每天喝至少两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但千万不可以牛奶当水喝,以免血糖过高。

原则5、油脂类要注意

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减少油炸、油煎、油酥之食物,以及动物之皮、肥肉等。

原则6、多摄取纤维质

在可摄取的份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之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如此可延缓血糖的升高,帮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但千万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

2孕期产生孕激素可诱发结石

孕妇怀孕后产生的大量孕激素,会使其泌尿系统结石发病几率大幅提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家提醒,妇女在怀孕前要积极治疗结石,怀孕后要注意多喝水,预防结石病发作。

中南医院妇产科李家福教授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石的发病率本来就有增加趋势,而妇女怀孕后由于胎盘会产生大量孕激素,导致肌体平滑肌()蠕动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和积水。其次,孕妇由于体重迅速增加,睡觉时过重的子宫会压迫输尿管,也容易引发结石和感染。近几年来,结石所致的腹部急发疼痛,已超过阑尾炎,成为妇产科发病最多的腹部外科疾病。

3妊娠合并阑尾炎怎么办?

孕妇阑尾炎是一种非常见的急腹痛。有的原来就有慢性阑尾炎,怀孕后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和牵引,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是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炎症的急性发作。由于怀孕的缘故,

4妊娠糖尿病成为夏日“时尚病”

入夏以来,杭州市中医院的妇产科门诊已连续接诊了100多名孕妇糖尿病患者,与以往相比大幅增加。

一位怀孕28周的孕妇近日到妇产科门诊体检,“空腹血糖”和“ 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大大超过正常值。医生询问其日常生活起居发现,是一日三餐享用“水果大餐”导致了“妊娠糖尿病”。

据杭州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顾江红介绍:造成妊娠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主要与孕妇过多摄入高糖分的水果有关。随着夏日气温的不断升高,不少孕妇每天以水果度日,摄入大量的糖分;又因妊娠期生理变化导致糖代谢紊乱,所以极易发生糖尿病。

据国内资料显示,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而且,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后转变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终发病率达到60%。专家建议:孕期妇女最好在怀孕第18周和第32周到医院进行定期血糖测定,并及时到产科门诊进行营养咨询。

5孕期如何预防治疗痔疮

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孕妇患痔疮的麻烦和痛苦不小,严重的影响正常生活和行动,个别的甚至引起流产、早产或其他并发症。孕期痔疮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孕期防止得痔疮,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孕妇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应注意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苦瓜、萝卜、小白菜等等,也要多吃些粗粮,如玉米、地瓜、小米等等,这些食物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能刺激肠蠕动,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堆积。孕妇应该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调味品,同时还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最好喝些淡盐水或蜂蜜水。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孕妇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排便时间要相对固定,一般可定在某一次进餐后为好。排便习惯一旦形成后,不要轻易改变,到排便的时间,即使无便意也要坚持如厕。但每次蹲厕所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一次排不出来,可起来休息一会儿再去。千万不要蹲在厕里看书、看报,反而增加腹压和肛门周围血流的压力,导致痔疮或加重痔疮。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可用些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麻仁润肠丸,果导片等,不宜用泻药,更不应用压力较大的灌肠等方法来通便,以免造成流产或早产。

此外,还要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和肛门保健。孕妇应防止久坐不动,提倡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及打太极拳等。适量的体力活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肠蠕动而增加食欲,防止便秘。每日早晚可做两次缩肛运动,每次30~40遍。这样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还可经常做肛门按摩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方法是:排便后先用温水清洗局部,再用热毛巾按压肛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次。

如果觉得《妊娠期糖尿病如何均衡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