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易患2型糖尿病的人群调查:哪些人比较容易成为患者

易患2型糖尿病的人群调查:哪些人比较容易成为患者

时间:2024-03-23 17:41:44

相关推荐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有些人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其中包括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因为他们的身更难以有效利用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另外,缺乏运动或生活习惯不佳的人也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家族遗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此外,年龄、种族和高血压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对于有患糖尿病风险的人群来说,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当糖尿病出现以后,患者的饮食就必须要做好,如果错误的饮食方式就会给患者带来相反的负面作用。那么糖尿病的饮食有什么误区呢?下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 1. 不甜就随便吃 有些糖友认为

1糖尿病人的饮食有什么误区呢

当糖尿病出现以后,患者的饮食就必须要做好,如果错误的饮食方式就会给患者带来相反的负面作用。那么糖尿病的饮食有什么误区呢?下面专家为您详细解答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

1. 不甜就随便吃

有些糖友认为,糖尿病就意味着与甜的食物绝缘,所以平时就选择一些成面包、成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因为这些不含糖,在感到饿的时候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实际上。市面上各种面包饼干都以粮食为原料,同主食一样,吃下去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即使吃的食物不含糖,也需要计算进食的总热量,从而才能全面统一的达到饮食控制的效果。

2.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不少糖尿病患者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3.吃多了加药就行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感到饥饿时,常忍不住吃多了,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而且糖尿病患者的这种行为,还加重了胰岛负担,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4. 主食越少吃越好

糖友们都知道饮食控制相当关键,有的却误以为主食越少吃越好。把原来的主食摄入量缩减一半,甚至不吃主食。这样造成的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渐渐消瘦并出现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从而使每日的总热量超标过多,加上脂肪过量摄入,如此易引起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这种饮食控制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糖友应该保证吃够量,因为主食中含有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5.少吃一顿就少一顿药

有时糖友为了控制好血糖就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因为这样可以少吃一颗药,其实这个做法相当不可取。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进食导致的高血糖,还 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激素所致的高血糖,此外,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且一顿不吃或少吃,有时会导致下一顿食量的增大,引起血糖较大幅度的 波动,更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按时、有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对糖友来说都非常重要

针对上诉文章介绍的糖尿病的饮食误区,希望大家可以在这方面重点防护。饮食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着很大的帮助,错误的饮食对患者的病情不利希望大家一定要警惕。

2糖尿病人自我保健的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但是现在糖尿病人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了。很多人对糖尿病不了解,所以对糖尿病也有一些保健方面的误区。那么,糖尿病人自我保健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1、肥胖误区:糖尿病病人不用控制体重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及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主要基础病变,控制体重对糖尿病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但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减肥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2、胰岛素 误区:单用胰岛素就能控制血糖

研究表明:人体每日需要48单位的胰岛素就可以满足需要。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每日注射的外源胰岛素早已超过了这个量,有的甚至高达60—80 单位,血糖还是不稳定。这时糖尿病患者就应该注意了,你很可能是存在胰岛素抵抗或是高胰岛素血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3、并发症误区:糖尿病并发症都无法避免

糖尿病患者长寿的最大威胁来自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研究证明:糖尿病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原因,现已证实跟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控制了胰岛素抵抗,就能很好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4、个体化用药误区:反正都是糖尿病,用药方案大同小异

糖尿病的病 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专家指导下,针对自己的情况合理用药,调整饮食和运动才能万无一失。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一旦监 测到血糖出现波动,就要赶紧到医院或正规的糖尿病权威机构检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有条件最好有专家一对一给你指导用药、调整饮食运动方案,让你在糖 尿病的治疗中无后顾之忧。

5、免疫力误区:糖尿病只控糖就行了,不用提高免疫力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如何,非典时期曾给了我们回答。在非典期间的死亡病例中,26.8%的是糖尿病患者,6%是冠心病患者。这提示我们,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普遍偏低,因此日常生活保健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冬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多发,糖尿病患者最好提前预防,除了坚持运动、合理膳食,还可以服用补肾益寿胶囊类药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通过上诉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糖尿病人保健的误区都已经了解清楚。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特别大,希望大家通过上诉文章的了解,能够及时的改善这些保健误区,正确的进行保健,才能稳住病情。

3哪些人比较容易患2型糖尿病呢

虽然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年()轻化,但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患上糖尿病的。那么哪些人比较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呢?下面健康网为您详细解答哪些人比较容易患2型糖尿病?

1.年龄大于40岁;

2.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遗传倾向;

3.女性曾生过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kg),或患过妊娠糖尿病;

4.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5.出生前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儿;

6.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也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 损(IFG)。如果两者都处于高血糖状态,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就非常高。正常情况下,IGT的空腹血糖应小于7毫摩尔/升,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处于 7.8~11.1毫摩尔/升之间;而IFG的空腹血糖应处于6.1~7毫摩尔/升之间,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毫摩尔/升;

7.患有代谢综合征(腹部肥胖或超重,脂代谢、血压、血糖等均异常);

8.超重、肥胖,或患有抑郁症。超重或肥胖通常用BMI指数(体重/身高)2来衡量,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9.长期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

10.日常饮食热量摄入超标,经常久坐,体力活动少。

上诉文章对那些人比较容易患2型糖尿病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2型糖尿病虽然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极大,但是只要预防措施做得好相信病情不会恶化。祝你健康!

如果觉得《易患2型糖尿病的人群调查:哪些人比较容易成为患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