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的自测方法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自测方法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时间:2018-05-24 04:39:33

相关推荐

糖尿病的自测方法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一、糖尿病应该如何自测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恼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都是哪些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虽然这种疾病不是一种疑难杂症,但是还有很多患者都死于疾病的并发症。其实糖尿病也是能够预防的,大家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多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已被公认。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人中遗传因素更为明显。Ⅱ型糖尿病基因的遗传占主要地位,其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且是多基因遗传(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致病基因)。把异常基因遗传下去,使后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况下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病毒感染也是造成糖尿病的一个原因之一,不容忽视。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当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人感染了脑炎、心肌炎及柯萨奇B4病毒后,病毒可直接侵犯胰岛B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坏死而丧失功能;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免疫的减弱,也会造成糖尿病。糖尿病人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桥本氏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等。由于病毒感染,特别是柯萨B4病毒感染,使胰岛组织及B细胞产生炎症、破坏,引起了自身免疫反应。在病毒加抗体作用下,胰岛细胞进一步大量破坏,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还应该重视自己的饮食调节。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患者还是应该选择专业的治疗方法,才能够保证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糖尿病病人要正确喝水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平常喝水多,排尿也多,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就觉得这个疾病水喝的太多是会加重病情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糖尿病病人水喝的太少的话,反而病情会变严重。具体的原因我们还是让专业人士解释给大家听吧!

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因限制饮水量而诱发糖尿病病情加重的患者,占糖尿病患者复发的20%。糖尿病人不但不能限制平时饮水,还要适当的多饮水。除非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为减轻心衰病人的心脏负担,病人经常会被叮嘱限制每天的饮水量。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觉得老是口渴,是因为体内血液的血糖含量过高,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大脑的饮水中枢才使大脑出现口渴的保护性反应,从而使病人出现多饮水的欲望。糖尿病病人平时多饮水不但可以降低血浆渗透压,同时也起到了稀释血液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神经中枢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且多喝水还有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如果病人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含量,对糖尿病病人的病情非常不利。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一直等到口渴才喝水就已经比较迟了,早在口渴之前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因为人体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要多喝水的,水喝的太少对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另外小编希望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多出去锻炼锻炼身体,这样自己的抵抗力才会有所提升,糖尿病复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另外饮食上面甜的食物也要少吃,最好不吃。

四、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哪些呢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升高。人们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只要控制饮食,就一定能把血糖降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日常中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方面也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我们来了解一下:

1、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饥饿疗法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不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应避免使用“饮食控制”一类的说法,这样容易使患者认为饮食疗法就是严格地限制食物摄入量,吃的越少越好。

2、粗粮含糖少,多吃无妨: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虽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对身体有益但是多吃就有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会造成营养不良,而对身体不利。

3、只控制主食,副食可以多吃:

肉、蛋、奶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可转变成葡萄糖,此过程在糖尿病患者尤为活跃,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

控制饮食对血糖的控制给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进入误区,不但血糖得不到控制,对患者身心也会造成影响。而且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引起并发症的最直接原因。所以走出误区,合理正确的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觉得《糖尿病的自测方法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