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时间:2023-10-07 07:45:42

相关推荐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不到位据介绍,目前在国内9000多万的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的患者占到了约5%,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家庭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不少家长对孩子确诊为1型糖尿病,一开始感到惊讶和难以接受

1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3大误区要纠正

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不到位

据介绍,目前在国内9000多万的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的患者占到了约5%,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家庭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不少家长对孩子确诊为1型糖尿病,一开始感到惊讶和难以接受,但一段时间后便“疏于管理”,对孩子的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缺少监督。

其实,1型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完全控制的疾病,但不同的干预措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预后。血糖控制的好,将可以大大延迟并发症来临的时间;相反如果控制的不好,血糖波动大,并发症的到来将大大提前。

因此,1型糖尿病的患儿和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认真规范做好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家长和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和空腹血糖就够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测定只是反映患者某一具体时间血糖水平,并且容易受到饮食、情绪及糖代谢等因素影响,对于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应做好动态监测。

如何使用胰岛素泵不清楚

虽然1型糖尿病仅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患病者主要是儿童及青少年,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影响却很大,一天打三、四次胰岛素很不方便。胰岛素泵则可以为Ⅰ型糖尿病人带来便利,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理想、有严重低血糖或低血糖时无意识的、有黎明现象的病人、每日血糖波动显著的病人,以及需要生活方式

2Ⅰ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三大误区要纠正

1 型糖尿病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且发病呈增多趋势,临床发现Ⅰ型糖尿病患者及家长在对待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的使用及儿童青少年心理方面存在误区,应引起重视并及早纠正。

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不到位

据介绍,目前在国内9000多万的糖尿病患者中,Ⅰ型糖尿病的患者占到了约5%,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家庭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不少家长对孩子确诊为Ⅰ型糖尿病,一开始感到惊讶和难以接受,但一段时间后便“疏于管理”,对孩子的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缺少监督。

其实,Ⅰ型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完全控制的疾病,但不同的干预措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预后。血糖控制的好,将可以大大延迟并发症来临的时间;相反如果控制的不好,血糖波动大,并发症的到来将大大提前。

因此,Ⅰ型糖尿病的患儿和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认真规范做好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家长和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和空腹血糖就够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测定只是反映患者某一具体时间血糖水平,并且容易受到饮食、情绪及糖代谢等因素影响,对于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应做好动态监测。

如何使用胰岛素泵不清楚

虽然Ⅰ型糖尿病仅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患病者主要是儿童及青少年,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影响却很大,一天打三、四次胰岛素很不方便。胰岛素泵则可以为Ⅰ型糖尿病人带来便利,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理想、有严重低血糖或低血糖时无意识的、有黎明现象的病人、每日血糖波动显著的病人,以及需要生活方式更多灵活性的人等,可以通过胰岛素泵做好动态血糖监测,以弄清楚如何根据饮食和活动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容易忽视患儿心理问题

专家指出,很多家长和老师重视了Ⅰ型糖尿病孩子的疾病治疗问题,却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因而部分同龄孩子不能够正确与Ⅰ型糖尿病患儿相处,导致部分患儿受到冷落、讥笑,时间久了易产生心理问题。对此,家庭和学校要引起重视,共同为Ⅰ型糖尿病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的成长环境。

3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糖尿病饮食有哪些误区?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通常会进入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一、不吃早餐: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老年人),许多人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就拿牛奶、鸡蛋应付,不吃主食,自以为这是限制热量的好办法。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患者不仅要求限制每天的总热量,而且更要限制每餐的热量,后者比前者甚至更重要。所以糖尿病患者三餐的热量必须平衡。

误区二、少吃主食,多吃肉:许多患者为了能既不吃主食有保证不饿肚子,便想出多吃肉类、花生等油类食品的这一解决办法。医学界曾经也提倡过低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治疗方案,但随着胰岛素的问世和研究的深入,现在的糖尿病饮食治疗方案已改为以粮为主、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

误区三、禁食水果:专家提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纤维素,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所含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因此,一般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获得良好控制后可以适当吃些水果。当然,血糖控制时不佳的患者就不宜进食水果了。

误区四、吃的越少越好:专家提醒,并非食物摄入越少越好,因为每个患者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应根据年龄、职业、体重及并发症等基础情况而有所区别。

误区五、睡前吃一点,避免夜间低血糖:过去曾认为,晨间血糖过高常常是由于夜间的低血糖引起的,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不成熟的。睡前进食主食并不是降低晨间高血糖的可靠办法,还会使部分病人晨间血糖升高。

误区六、用了胰岛素可以吃多点: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和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可适当增加食物摄入以改善病人的发育和代谢。但大部分继发性磺脲类药失效的糖尿病患者则不应在用胰岛素改善血糖指标后就以为自己可以多吃一点了。胰岛素用量随着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病人体重不断增加,而肥胖恰恰是病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任何治疗条件下对饮食治疗的放松都是错误的。

4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妊娠糖尿病非常常见,大约4-5个孕妇中就有一个属于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简单而言就是在怀孕期间发现血糖偏高。处理也非常简单,多监测血糖,必要时进行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状态。

一般在妊娠28周左右,要做50g葡萄糖试验,如果服用后血糖太高,就需要做100g葡萄糖试验。有的孕妇服用75g葡萄糖进行试验。关于诊断标准有很多,具体可以向医生咨询。

如果诊断为妊娠糖尿病,需要做的事情是放松心情,制定计划,和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一般的处理分以下三个步骤:

1.分餐,最最重要:根据营养科医生的建议,把全天进食的总量,由原来的每天三顿,变成每天5-6顿,其中三顿主餐,3顿加餐。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孕妇在分餐后,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

2.监测血糖,最最重要:经常测定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孕妇的空腹血糖一般不会高。一般血糖越高的患者,血糖测定的次数越多;血糖略高者,每天测定1次也就够了。如果餐后血糖多次在5-7mmol/L,恭喜继续努力。如果多次在7-10mmol/L, 应该可以选择用胰岛素治疗了。如果多次大于10mmol/L,那么,强烈建议您选择胰岛素降低血糖治疗。注射胰岛素很方便,每顿饭前注射一次即可。几乎没有疼痛的(患者反映)。如果已经注射胰岛素,那么应该和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即使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血糖会逐渐升高,胰岛素用量也会逐渐增加,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3. 适当运动:在餐后进行适量的散步,步行20-40分钟,有助于餐后血糖下降。

很多患者担心,用上胰岛素以后,将来是否要终身应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就会降到正常,可以停止注射胰岛素。但是,妊娠糖尿病患者需要认识到,即使血糖回复正常,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仍然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有1/3- 1/4的人,在将来会出现糖尿病。因此。在生完孩子后,应该注意增加锻炼和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体重Kg = 身高cm— 105)。只有平时加强预防,才能减少将来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的疾病,父母如果出现糖尿病,孩子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但这并不是说,孩子将来肯定是糖尿病。如果孩子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也会有助于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5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应该如何做?

糖尿病的话题现在经常在我们耳边想起,大部分患者都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很多患者误以为单靠药物及定期复诊便可控制病情,其实将血糖水平控制得宜,对于患者及家属的责任都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相当重要,建议遵守八步曲:

1、调整饮食习惯

2、适量运动

3、控制体重

4、调节情绪,舒缓压力

5、定期自我检查血压

6、控制血糖、胆固醇及血脂

7、做到定期复诊

8、遵照医嘱有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只有有效自我管理血糖水平,才能远离并发症。首先每周自我检查血糖,使患者了解和掌握影响自己血糖水平因素,根据须糖指标从而在饮食运动或药物上做以调节;要求自备家用血糖机,定期监测血糖,并作血糖及饮食记录。

医生曾就患者的药物做出调节或换药、或外出饮食怀疑某些食物对血糖影响时,也应加强对血糖的测定;除了在家自我监测血糖之外,还需定期检查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值是否符合标准,它可反映过去二到三个月血糖控制情况。

香港糖尿联合会立场声明:理想标准是维持糖化血红蛋白在%或以下。若控制不佳,宜每三到六个月检验糖化血红素一次,一般情况下也应每年检验一次。这样有助于避免心梗、中风、下肢截肢等微血管病变及白内障等并发症。

只要糖化血红素每降1%,因为糖尿病而死亡的风险就可下降21%、引发心梗的风险下井14%、中风下降12、下肢截肢或致死性周边血管疾病风险可下降43%及白内障手术的19%等。

其次,在家使用血糖及之前一定要阅读有关说明,清楚的了解每一步骤,以确保可以掌握好使用方法;注意不同牌的血糖机所需的血量是不同的,而读取血糖值所需时间快慢也不一,一般有几秒至一分钟不等,请自行阅读有关说明书或向购买商查询。

注意以下情况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检查结果:消毒未干便采血、试纸受潮或过期、血量过少、没有定期调教或插入试纸密码不对等。只有掌握好自我管理血糖水平,才能真正过好无高糖之忧!

如果觉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