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人要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人要检查哪些项目

时间:2022-12-14 08:59:23

相关推荐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人要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

1糖尿病前期怎么诊断?看前期诊断标准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那么生活中早期的发现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是很有意义的。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医务工作者只根据空腹血糖和尿糖来诊断糖尿病,这样使糖尿病不能被早期发现,因而延误了治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血糖升高的规律。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是先从餐后开始的,半年至一年以后空腹血糖才升高。血糖升高的规律是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空腹血糖。也就是说,糖尿病人在早期,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一旦发现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值(>6.1mmol/L),甚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mmol/L)说明这个人得糖尿病已有一年以上的时间了。

近年来,通过开展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检查,发现由健康人发展到糖尿病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前期,此阶段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正常,但胰岛素受体结合率降低。

第二阶段: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尚未达到诊断标准。

第三阶段:糖尿病期,此时血糖进一步升高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做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测定,就可以提前1年至1年半早期发现糖尿病。

其次,根据尿糖诊断或排除糖尿病也是错误的。因为尿糖除反映血糖高低外,在很大程度上受肾糖阈影响。正常人的肾糖阈值为8.9-10.0mmol/L。就是说,血糖超过8.9-10.0mmol/L时才出现尿糖。但是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血糖很高却无尿糖,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而妊娠妇女或肾性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8.9mmol/L,甚至血糖正常却出现尿糖,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结论是,血糖和尿糖在很多情况下不成正比,如果仅根据尿糖加号去调整降糖药或胰岛素是非常危险的。基于以上认识,糖尿病易患人群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我们建议一定要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1小时血糖)及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切实做到未病先防。

诊断不明、不系统是导致糖尿病难治的关键因素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怀疑患有糖尿病,但是,如果单纯把血糖的测定作为诊断糖尿病就会进入诊断的误区,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在这个误区里。

首先要鉴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比如,慢性肝病、甲亢,应用激素等药物以及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都能引起血糖升高。但这时候他并不是糖尿病,判定糖尿病的依据是胰岛功能是否受损。

另外,单纯查血糖不能诊断糖尿病的性质和疾病程度。血糖高既不能诊断出你是1型还是2糖尿病,也不能诊断出你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糖尿病。因此临床医生除做血糖检查外,还必须要给糖尿病人做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兴奋试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测定。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检查是否有早期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微量蛋白尿检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微量蛋白尿的检测。微量蛋白尿已经作为国内外通用的糖尿病即将发展或者已经发展到糖尿病肾病的首发症状。如果进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或是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没分钟大于200μg,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2、肾小球滤过率检查: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也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4、糖尿病定性:糖尿病定性是筛选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方法,糖尿病肾病可以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血糖。

以上就是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的介绍,了解了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准,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是否患病,在早期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早日康复。

2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叫“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别高。

糖尿病教授近日表示,美国糖尿病协会新近发布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较之以前更为严格,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我国都将据此更新相关标准。如果按照新标准推测,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上升至10%以上。

据了解,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基于一项历时7年的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研究。研究显示,即使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孕妇,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巨大胎儿、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风险也会增加。

与以往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相比,这次将空腹血糖的诊断标准由5.3毫摩尔/升降至5.1毫摩尔/升,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由8.6毫摩尔/升降至8.5毫摩尔/升。同时规定,空腹血糖、服糖后1小时、餐后2小时这3项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血糖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而以往标准则规定3项指标中有2项达到或超过标准才可确诊。

如果按照新标准推测,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上升至10%以上。据了解,目前这一比例为6%~7%。

3九成人不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3月27日报道,美国疾控中心杂志《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上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虽然美国有7900万前期糖尿病患者,但其中近90%的人对自己的状况浑然不知。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但<7.0毫摩尔/升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后血糖)≥7.8毫摩尔/升,但<11.1毫摩尔/升。美国疾控中心人员表示,前期糖尿病会大大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最新调查发现,在没有采取措施降低糖尿病危险的前期患者中,大约15%—30%的人,5年后病情升级至2型糖尿病。相反,如果在糖尿病前期阶段积极干预(包括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那么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就可大大降低。

但事实并不乐观,美国疾控中心最新的调查显示,只有11%的前期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专家建议,成年人要定期查()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一旦处于正常值的上限,就要提高警惕,主动改善饮食结构,保证一定的运动量,维持健康体重。

4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检验糖尿现多用葡萄糖氧化酶的试验纸法,这种试验纸只对葡萄糖有反应,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测试,所以被广泛使用。

虽然糖尿是糖尿病的代表症状。但并非有糖尿者,都患了糖尿病,有的人没有糖尿病,却有糖尿的现象,而有的糖尿病者却没有糖尿现象。

没有糖尿病却排出糖尿的人,可能是因为注射葡萄糖后,或者兴奋,操心,都会排出糖尿。服用肾上腺皮脂激素及长期服用由Thiazide所制的血压降低剂者,也容易排出糖尿。

还有,若是肾功能有了先天性变化时,也会产生尿中易排出葡萄糖的肾性糖尿状态,这种人要是不小心服用了治疗糖尿病的药剂,就会引起低血糖发作。和这情形相反的是,有的糖尿病轻型患者,空腹时所排的尿,也不含葡萄糖,所以要诊断糖尿病,就必须同时检验糖尿和血糖。

空腹时,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即血糖)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一。储存在肝脏中的肝淀粉,不断地被分解为葡萄糖而排到血液中,同时也运送到全身各组织,肌细胞尤其会转化葡萄糖为热量。当葡萄糖的供应跟消耗到平衡时,血糖就经常保持百分之零点一的浓度。

出汗的时候,血糖的浓度一定会升高,等过了大约两小时后,才会恢复原状。但是,患了糖尿病的人,在每餐饭后,血糖值会上升的比一般人高很多,而且很难恢复原来之值。

这症状产生的原因是胰脏所分泌的胰岛素缺乏,无法充分达成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到肌肉等组织中的功能,而使得血糖浓度升高。

空腹时的血糖值,若是在一定的基准以上,就可以诊断确定患了糖尿病,但是仍有些糖尿病患者以此法测出血糖值的结果为正常者,所以光是测量空腹时的血糖值是无法断定的。

因此就改采另一种方法,那就是让受验者摄取定量糖值,然后观察其血糖变化,这是一般的诊断法,称为糖值负荷试验。

糖值负荷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都是取用葡萄糖五十到一百公克,加水稀释后服用。过了数小时后,观察其血糖值的变化,而画成曲线,称为血糖曲线,从其移动来判定正常与否。另一方面也可吃定量的米饭以代替喝葡萄糖液,来进行检验。

轻微的患者有时没有办法确实诊断,只好采用一种特别的检查法,及让患者服用肾上腺皮质合成留体剂或矿胺,尿素剂后,再检验血糖。

有的轻型糖尿病患者,饭前尿中虽无葡萄糖,但餐后会有,所以检验要在饭后两小时进行。几乎没有自觉症状的人,经过五到十年的长时间,就会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疾病。

5糖尿病诊断标准要明确 看如何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呢?怎样确定患有糖尿病呢?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糖尿病大致可分为二种:胰岛素依赖型 (I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 (II型),那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什么?和家庭医生一起来看一下吧。

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诊断标准

1、测验糖尿

要诊断糖尿病,检查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必需的。验尿只能辅助诊断糖尿病。尿内有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

尿糖阳性不等于是糖尿病。糖尿病最初命名为是因为尿里面出现了糖,因而称之为『糖尿病』,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现糖尿,常见的有:

肾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糖。当肾脏有病时,如患了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老年性肾病等疾患时,肾脏的重新吸收能力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糖尿。

神经性糖尿:某些疾病,如休克、外伤、脑出血等,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浓度上升,出现糖尿。

药物性糖尿:如长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肥仔药)以及吗啡、解热止痛药等,可使某些人出现糖尿。

妊娠性糖尿:妊娠妇女在妊娠中及后期,由于乳腺功能活跃,所分泌的乳糖增多,同时因妊娠使肾脏重新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都有可能使妊娠妇女血糖浓度升高,尿糖增高,尿糖检查阳性。

饮食性糖尿:当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糖类物质时,可以从尿中验到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因其肠道对食物中的糖类吸收过快,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过急,糖份经肾脏排出体外。

由此可知,尿里面出现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若在尿中出现糖时,应结合血糖浓度、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而后正确判断。

2、血糖测定

1、为确保血糖值具参考价值,检验血糖时宜空腹,空腹血糖多于餐后8-10小时进行,因此多于早上醒来时进行。

2、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糖的主要依据,目前多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取血测的血糖值,即为空腹血糖。正常人进食后,血糖上下波动在一定范围内。进食后测的血糖值,即为餐后血糖。糖尿病人主要检查 餐后二小时血糖。临床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3 mmol/L ~ 5.6 mmol/L (60mg/dl ~ 110mg/dl),餐后二小时血糖为<7.()8 mmol/L (<140 mg/dl)。

糖化血红蛋白A1

1、血液内的红血球内含血红蛋白(Haemoglobulin Hb)。它们会和血液内中的葡萄糖结合而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由于红血球在身体只存活8-12个星期,因此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就可以显示在过去8-12星期的血糖水平。这个指数比起血糖更能显示糖尿病症是否受到控制。

3、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A1 (HbA1c)的正常值为:5.89 ± 0.9% (4.99-6.79%);超过7%显示控制糖尿的水平不佳。

如果觉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人要检查哪些项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