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母义明教授:我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 PUDF

母义明教授:我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 PUDF

时间:2018-08-04 18:17:58

相关推荐

母义明教授:我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 PUDF

导读

5月10日,北大糖尿病论坛于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母义明教授就“我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小编整理如下。

母义明教授

干细胞治疗研究现状

有关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目前,在国际上注册的中国临床研究将近30项,其中大部分研究与1型糖尿病有关,而针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特殊难治的并发症的研究,例如下肢缺血、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引发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目前从对1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来看(以患者停用胰岛素或胰岛素剂量减半为研究终点),干细胞治疗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对于糖尿病并发症,部分研究表现出良好的治疗结果。

从我国目前已发表的部分相关研究:AHSC治疗1型糖尿病及DKA起病的1型糖尿病、脐带Wharton胶来源MSCs治疗新发型1型糖尿病、UC-MSCs联合aBM-MNCs(SCT)治疗1型糖尿病、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D-MSCs)治疗2型糖尿病、经CB-SC诱导后的单核细胞(SCE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LIRA)联合hUC-MSC治疗2型糖尿病、UC-MSCs治疗糖尿病足等,可以看出研究方法差异化很大。

,发表于PLOSONE的一项纳入22个研究的Meta分析,对各种干细胞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经治疗后,相当一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停用胰岛素,其中58%的患者停用可达16个月以上,并且患者C肽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改善。研究还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的治疗均表现出无效,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表现不一致,对于2型糖尿病部分有效。这说明细胞来源不同,治疗效果具有很大差异。

作用机制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主要取决于其对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改善,而不同类型干细胞的作用机制也各有不同。目前较公认的是,骨髓干细胞侧重于提高β细胞的再生能力,而MSC的作用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母教授团队于发表的论文中第一次提出,MSCs治疗糖尿病的机制不单单是对β细胞再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改善胰岛素抵抗,虽然MSCs一定程度上会增加β细胞的数量,但增加的β细胞数量很低,不能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疗糖尿病。这也是为什么在患者实施MSCs之前,需要确保其C肽水平达到一定指标或该患者病程比较短的原因,而实践结果也证明,对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实施MSCs,往往效果不好。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MSCs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输注率,降低肝脏葡萄糖的释放,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标。同时体外研究显示,脂肪MSCs治疗对于HepG2细胞葡萄糖代谢酶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蛋白都有改善作用,提示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

MSCs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自噬能力,改善长期高糖环境下的INS-1细胞活性。mRNA和蛋白水平都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肝脏自噬作用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得肝脏摄糖能力提高,合成糖原能力增强。

MSCs可以通过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介素-6(IL-6)诱导大鼠的巨噬细胞从炎症型M1细胞转变为抗炎型M2细胞,激活PI3K-Akt的表达,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使胰岛局部M2细胞增加改善β细胞功能。

MSCs预处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很大

体内、外试验均证实,经过高糖预处理,MSCs对于糖毒性诱发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损伤的修复具有更好的效果。经糖尿病样微环境预处理(LPS、ARE)后,MSC分化潜能及活性未受影响,但分泌效应(IL-6、IL-8等)增强,且较未经处理的MSC,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修复及相关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治疗能力。有研究也表明,地西他滨能够延长MSCs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改善效应。但目前有关MSCs预处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仍在研究中。

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对糖尿病诱导之后的大鼠进行了干细胞治疗。治疗方法为,每周输注1次,输注24周以上,治疗维持半年。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肺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脏病以及白内障)都得到了改善,而在有关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中,可以看到多项病理变化均得到了改善和逆转。而该项试验有意思的地方是,对于糖尿病鼠并发症的培养需要大概半年的时间,如果换算到人身上相当于,如果一个人的糖尿病病程长达,那么他几乎会出现所有可能的并发症,而研究显示这些并发症几乎都得到了改善。

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

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方法学问题,干细胞来源太多(包括脐血、骨髓、甚至女性月经及尿液等)、细胞数量不明确、细胞功能判断标准不明确、细胞输注模式不统一;有效性问题,治疗时机和适应人群不确定(目前认为,治疗效果与1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有很大关系,并且患者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功能改善的机制不明确以及长期疗效不清楚;安全性问题,对短期与产期治疗可能产生的风险缺乏研究。

有关干细胞治疗研究方向,母义明教授认为,对于1型糖尿病应着眼于其对于胰岛功能的改善及长期疗效,对于2型糖尿病,研究应着眼于对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修复及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研究。母义明教授透露,有关MSCs对1型糖尿病治疗的长期疗效和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研究已经着手启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成果出炉。

如果觉得《母义明教授:我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 PUDF》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