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药”知道:中风患者服用牛黄有讲究!!!

“药”知道:中风患者服用牛黄有讲究!!!

时间:2021-04-30 16:21:57

相关推荐

“药”知道:中风患者服用牛黄有讲究!!!

近日,一中年男子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3天”入院,入院后考虑急性脑梗死可能性大,遂予牛黄、抗血小板、降脂稳斑、降压及改善循环等治疗,患者诉牛黄苦难以下咽,且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适,问是否能停用该药?听听钟药师怎么说。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惊厥抽搐、中风痰迷、癫痫发狂等疾病。其用途广泛,是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安宫牛黄丸便是其中一种,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药里最负盛名的急救用药之一,药理功效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临床广泛用于脑中风热证之急救。不少人把它当神药看待,甚至是家里的常备药品。由于天然牛黄稀缺,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于是便有了人工牛黄、人工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的出现。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此目前采用天然牛黄制成的安宫牛黄丸就非常的昂贵,而价格相对便宜,也容易获取的体外培育牛黄便成了中风患者的常用药物。我们知道安宫牛黄丸是多味药组成的,那仅使用其中的一味药牛黄治疗中风是否靠谱?怎么用才合理呢?

目前关于单味牛黄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非常少,从为数不多的研究来看,不管是体外培育牛黄还是天然牛黄单用似乎疗效都很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1、虽然这些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但只是单中心的研究,且样本量较少。

2、所有的患者必须同时满足中医辨证,即中风(痰热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鼻鼾痰鸣,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及西医诊断,即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临。

3、入组的患者均属于急性期,3-5天内发病。

4、所有患者的治疗均是在常规治疗(抗血小板,降颅压,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调整血压、血糖及抗感染等药物,以上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的基础上联用牛黄治疗。

5、均是短期使用,而非长疗程使用,通常5-14 天。

综上,我们大概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牛黄属于中药饮片,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中风患者需符合痰热闭窍证方可使用;从管理角度,原则上取得中医类别的医师方可开具中药饮片;仅凭西医诊断,但患者不属于该辩证,比如中风之脱证,即表现为汗多肢冷、小便失禁,此时救治处理需使用大补元气、回阳救逆之药如人参,若服用与之相反作用的安宫牛黄丸或体外培育牛黄会适得其反,没有效果反而加重病情。

2、牛黄与安宫牛黄丸类似,只用于急性中风患者,中病即止,不可以预防中风,不宜久服,久服则易伤元气。

3、不管是安宫牛黄丸,还是牛黄,都不是神药;卒中猛于虎也,发生中风后尽快拨打120,应在发病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送去医院治疗。目前中风治疗仍然以抗血小板,降脂稳斑等常规治疗药物为主,牛黄及其成药视经济能力可适当使用,并非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赵艳红,阮金秀. 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31(2):175-178.

[2] 《中国药典》()第一部:879-880.

[3] 蔡红娇,张晓琴,李承晏,等. 体外培育牛黄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5(5):287-289.

[4] 刘晓燕,彭凯润,杨红军,等.体外培育牛黄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7(5):66-67.

注: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钟德胜

审稿:广东省药学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李楚云

编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杨洛萍

以上为“岭南药学”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和作者及审稿人。

如果觉得《“药”知道:中风患者服用牛黄有讲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