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类型 下列哪种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糖尿病类型 下列哪种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时间:2022-05-24 20:18:00

相关推荐

糖尿病类型 下列哪种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

5种糖尿病类型,看看你是哪一种?评论区写下来

1、肺热津伤型:口渴多饮 口干舌燥 尿频量多 烦热多汗 舌尖红

2、阴阳两虚型:既怕冷又怕热 乏力 口干 爱出汗

3、肾阴亏虚型:五心烦热 盗汗头晕 心烦 失眠 耳鸣

4、气阴亏虚型:多饮 多食 口渴 腹泻 乏力 舌体瘦小

5、胃热炽盛型:牙龈肿痛 大便干燥 呕吐 口渴 口臭

#注册营养师#糖尿病分类除了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之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比如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maturity onset diabetes in young),这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糖尿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而引发糖尿病,多在25岁之前起病,有明显的家族史,经常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迄今至少发现14个基因突变与之相关,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诊。下面的案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治、报道的一例MODY14(APPL1突变引起的)。治疗上与2型糖尿病类似。

女性,19岁,身高172 cm,体重82 kg,体重指数(BMI)27.7 ,腰围98 cm。糖化血红蛋白(HbA1c)13.1%,空腹血糖11.25(正常应<6.1),餐后2小时血糖18.73(正常<7.8),入院时随机指血糖26.7(正常<11.1)。

该患者家族史如图(圆圈=女性,方框=男性),姥姥、母亲及2个舅舅目前均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

5种糖尿病类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1、肺热津伤型

症状:烦渴喜饮,口燥咽干,尿频并且量多,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洪数

2、胃热炽盛型

症状:形体瘦弱、大便密结、易饿、口渴、尿多、舌苔黄,脉滑实

3、气阴亏虚型

症状:多食、多饮、口渴、便溏。或少食、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

4、肾阴亏虚型

症状:口干舌燥、尿频、尿多,尿混浊。耳鸣、膝软、头晕、腰酸、皮肤瘙痒,舌赤苔薄

5、阴阳两虚型

症状:怕冷、尿频、尿混浊、腰酸、膝软,四肢冰凉,月经不调或阳痿,舌淡苔白

纪念世界糖尿病日:不容忽视糖尿病预防、规范化诊疗及分级诊疗落实与落地。

周义

一、糖尿病如何预防?

答:

(1)糖尿病发病是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如吸烟、嗜酒、肥胖、胎儿巨大儿等有关。

(2)与高血压容易共病;

(3)重视定期测量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尤其体检者。

二、糖尿病诊断?

1.有或无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2.查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

3.糖化血红蛋白和或糖耐量试验。

三、糖尿病诊断注意什么?

1.确定糖尿病类型: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类型;

2.注意有无糖尿病早期并发症:急性:感染,尤其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感染,细菌、结核、真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感染:早期肾功能损坏;心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

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估:血脂、血压、有无吸烟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四、不容忽视不典型症状糖尿病。

答:血糖测量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如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

外科手术或者择期手术,重视血糖评估。

五、健康教育。

1.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2.戒烟限酒;

3.适量运动;

4.心态平和;

5.控制体重 。

六、糖尿病药物处方制定。

根据血糖水平、有无并发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糖类型,排除糖尿病急诊及了解治疗经过。

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一般起始治疗胰岛素。必要联合治疗,口服药物。

建议糖尿病咨询糖尿病科及妇产科医生。

2型糖尿病根据血糖水平及有无靶器官损坏。注意看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高,或者两者高。糖尿病专科指导与随访。

七、重视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注意低血糖。

注意过敏等。

八、注意胰岛素保存(另述)。

九、管理。

1.健康教育,前述。

2.用药依从性评估,有无糖尿病药物副作用、药物经济学;

3.评估疗效:

有症状者,糖尿病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注意定期测量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无症状主要根据后者。

4.定期进行并发症评估:

尿常规、尿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心电图、眼底照相等。

十、做好糖尿病分级诊疗。

糖尿病患者社区主战场,最后患者回到社区。

社区医生重视糖尿病预防、规范化诊疗及管理是关系糖尿病达标率关键。

携手努力。

#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呢?

简单讲,就是胰岛功能丧失殆尽,胰岛素绝对缺乏,常出现酮症,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一种糖尿病类型。

临床上,常表现为起病比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常发生酮症。

下述这病人就属于很典型的病例。

大家可以直观地看一下他的初步检查结果,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尿酮尿糖、以及OGTT(馒头餐)的情况,看看胰岛素缺乏到什么程度?

糖尿病患者的身材特征,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不同,具体如下:

1、1型糖尿病:通常身材偏瘦

1型糖尿病患胰岛素基本绝对缺乏,胰岛素在缺乏的状态下,机体合成蛋白质和脂肪都存在障碍,所以身材特征偏瘦。

2、2型糖尿病:通常表现为中心性偏胖

是由于2型糖尿病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脂肪含量较多、超过正常水平,胰岛素水平在抵抗的状态下会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会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合成旺盛,此时会出现体脂增加,所以出现肥胖体型。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如果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增多所引起,会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同时身上会有紫纹。

4、妊娠糖尿病:多无特殊的体型表现。

【患者提问】我的朋友最近说,他因口渴、身体不适而到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起初,我不知道糖尿病有多种类型,但1型2型有什么区别?20多岁时会患上糖尿病吗?

【医生回复】正如你问的,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种疾病的原因略有不同。首先,我将解释1型糖尿病。胰腺有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可以降低血糖,控制体内的血糖。 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由于某种原因(如自身免疫)而破裂,不再起作用,因此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

在临床上,约5%的糖尿病被称为1型糖尿病,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 至于1型,生活方式被认为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在治疗方面,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经常被破坏,胰岛素几乎从细胞中流出,当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时,使用胰岛素制剂(皮下注射)进行治疗。

其次,关于2型糖尿病,由于生活方式(肥胖、缺乏锻炼、压力等),胰岛素的效果变得难以产生,分泌时间变差,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发展性疾病。 因此,它被认为是中年人中老年人的发病年龄。在治疗方面,我们将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运动疗法和饮食,如有必要,我们将结合药物治疗。

最后关于你的朋友,他被诊断患有1型糖尿病,可以通过确保适当的治疗和定期就诊,社会生活几乎可以照常进行,所以请他无需担心。#健康#

这五种糖尿病的类型,快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1、肺热津伤型

症状:烦渴喜饮,口燥咽干,尿频并且量多,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洪数

2、胃热炽盛型

症状:形体瘦弱、大便密结、易饿、口渴、尿多、舌苔黄,脉滑实

3、气阴亏虚型

症状:多食、多饮、口渴、便溏。或少食、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

4、肾阴亏虚型

症状:口干舌燥、尿频、尿多,尿混浊。耳鸣、膝软、头晕、腰酸、皮肤瘙痒,舌赤苔薄

5、阴阳两虚型

症状:怕冷、尿频、尿混浊、腰酸、膝软,四肢冰凉,月经不调或阳痿,舌淡苔白

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李春桂医生,今天起我正式入驻今日头条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在头条给大家科普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说一下,我会在今日头条免费给大家解答!

#关注糖尿病##糖尿病足##医者仁心#

有粉丝问: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分为几种类型?

[玫瑰]我的回复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胰岛功能减退,二是胰岛素抵抗。

[左上]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谓自身免疫就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即机体把胰岛视为外来物质,对其进行消灭。目前针对一型糖尿病采用替代疗法,通过体外补充胰岛素来替代胰岛的损伤,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左上]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作用出现了问题,常规的胰岛素量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就好比“通货膨胀”,原本一个胰岛素可以起到的效果,现在需要两个甚至更多胰岛素来完成,长期超负荷的分泌工作,最终导致胰岛功能的衰竭。

中医辩证的5种糖尿病类型,对照症状你是哪一种?

一、肾阴亏虚型

表现:尿多,尿频、口干舌燥、尿混浊、膝软、头晕、耳鸣、腰酸、皮肤瘙痒,舌赤苔薄

二、胃热炽盛型

表现:口渴、尿多、易饿、形体瘦弱、大便密结、舌苔黄,脉滑实

三、肺热津伤型

表现:烦渴喜饮,舌尖边红、口燥咽干,苔薄黄,尿频并且量多,脉洪数

四、阴阳两虚型

表现:怕冷、腰酸、膝软,尿频、尿混浊、四肢冰凉,月经不调或阳痿,舌淡苔白

五、气阴亏虚型

症状:多食、多饮、口渴、便溏。或少食、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

通过详细辩证和针对性调理,中西的结合,就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很多糖尿病证型不同,用的却是同样的方法,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健康##糖尿病##关注糖尿病##健康科普大赛#

#头条抗疫科普#糖尿病是最重要的中老年基础疾病之一。相信大家也看到,上海方面最近透露,新冠重症病例大多数都是有基础疾病的。

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的迅猛增长与新冠大量死亡病例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因此我们更加应该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一般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

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比如遗传缺陷性的、胰腺外分泌疾病(如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药物性(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蛋白酶抑制剂等)的、妊娠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等等。

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与肥胖呈平行增长的趋势。从1985年~,全世界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将近十倍,患病人数也从3000万上升到2.85亿。

这个数字太可怕了。不仅如此,还有从未检测过也从未诊断的糖尿病人群。

因此,别说伴有新冠,糖尿病本身就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第五位原因。

#谣零零计划# #非常病例# @头条健康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青少年糖尿病能自愈吗

青少年时期发生的糖尿病不能自愈。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青少年发生的糖尿病多是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导致,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病毒,三者共同作用于患者而发生1型糖尿病。

在1型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由于胰岛素的应用,患者胰岛功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恢复,这时患者减少胰岛素用量或者停用胰岛素,血糖的水平仍然能够恢复至正常,这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但是只能持续0.5-1年,随后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逐渐减少,患者又需要重新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在蜜月期时,患者并没有真正的好转。

发生1型糖尿病时,患者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要进行正规的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1型糖尿病的患者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如果中间擅自停用,容易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哆咖医生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2型糖尿病足临床特点与治疗现状

2型糖尿病足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有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缺氧、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足细胞自噬失调等方面为该发病机制。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相关并发症涉及多个器官与系统,多数2型糖尿病足通常存在无症状高血糖期,在就诊时可能就已经合并肾脏并发症。且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高血糖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主要通过促进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促进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AGE)受体表达、激活蛋白激酶 C(PKC)亚型、增加细胞内ROS 水平、激活多元醇途径以及激活己糖胺通量,该6种途径促进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微血管并发症。

为尽量让病人免受长期并发症的困扰,在药物方面目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主要以改善靶器官、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为目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磺脲类、氯茴苯酸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糖苷酶抑制剂和DPP-4抑制剂对症治疗。据针对2型糖尿病足病人调查结果显示,>的糖尿病病程(75.56%)为2型糖尿病足病人的主要临床特点。同时大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或坏疽,溃疡部位以足底及足跟为主,足趾、足背及踝关节以上次之,提示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足底触地时间等因素有关。

二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0岁之后发病,这个类型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二型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只是胰岛素作用的效果比较差,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1、药物治疗;2、饮食疗法;3、运动疗法;4、糖尿病教育5、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

现在有糖尿病的人很多,没有被看好或者在走弯路的糖尿病患者更多。

[比心][比心][比心]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会说到三多一少的症状,这并不代表普遍,有一些人没有典型的症状,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却少有人了解lada比较少见的类型。

[心][心][心]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和遗传有关、和体质有关,却不知道,和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关系,与此之外还与肥胖、焦虑、睡眠质量不好有关。

[加油][加油][加油]

有糖尿病,现在很多人在用药,在用胰岛素,但是有一点,运动和饮食才是远离糖尿病万年不变的基础,你平时有哪些不良习惯?知不知道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大家可以探讨交流!#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的真相#

如果觉得《糖尿病类型 下列哪种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