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脂肪肝:糖尿病的新隐患

脂肪肝:糖尿病的新隐患

时间:2024-05-04 16:33:58

相关推荐

脂肪肝:糖尿病的新隐患

糖尿病人是怎样“炼”成的?所谓糖尿病前期,通俗地说就是“准糖尿病人”,当空腹血糖在5.6~7.0mmol/L、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表明这个人的糖代谢已经出现问题,但还不足以诊

1不要当糖尿病的后备军

准糖尿病人是怎样“炼”成的?

所谓糖尿病前期,通俗地说就是“准糖尿病人”,当空腹血糖在5.6~7.0mmol/L、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表明这个人的糖代谢已经出现问题,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

此外,因为生活方式不健康所导致的代谢综合征也是判断准糖尿病的另一个标准。很多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他们既往也每年参加体检,尽管结果表明有脂肪肝、体重超标或者有高脂血症等,他们却视而不见,虽身处险境而浑然不知。

要知道,化验单只是表明量的变化,其实,在准糖尿病人的体内,正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血糖异常到确诊患上糖尿病,好比一座冰山惬意地沐浴阳光的过程——在被医生确诊为糖尿病之前,你也许享受过一段足吃、足喝、足睡的“大撒把”式美妙时光,但却不知道渐渐透支的健康大厦会在某天突然崩溃——当阳光温暖地照射积累到一定程度,那座看似坚强的冰山就会忽然坍塌……

那么从量变到质变,这个时间有多长呢?以五年计算,准糖尿病人5年后,有1/3的人可能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1/3的人维持现状,1/3的人可能经过努力干预恢复到健康状态。

如今,糖尿病后备军的队伍不仅越来越庞大,而且年轻面孔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呈迅猛上升趋势,这就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要积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脂肪肝是糖尿病的新生“后备军”

国内外研究发现,有脂肪肝的人更易发生糖尿病。在上海,无糖尿病史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空腹血糖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者占43.2%,其中有14.4%被新诊断为糖尿病。国外研究,对没有糖尿病的人群随访7年,发现有脂肪肝的人更易患糖尿病。

实际上,自认没有糖尿病的脂肪肝人群,有将近一半的人存在血糖异常,这部分人大约将有1/3迟早会发展成真正的2型糖尿病,所以说,脂肪肝是糖尿病的新“后备军”。

之所以脂肪肝高发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检查手段不断出现,过去不能发现的疾病被发现,脂肪肝就是明显例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文明病”的发病率确实增高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医生也很少知道脂肪肝,到了八九十年代,脂肪肝逐渐增多,但并未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直到进入21世纪,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一般都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作肝脏B超、CT或MRI时发现。发现后多数人不予重视,认为没有什么症状,就不去管它。其实,脂肪肝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只要发现脂肪肝,都要做相应处理,以防后患。

患了脂肪肝,应该及时去看医生。首先找出原因:脂肪肝分两种,一种是由酒精引起,叫酒精性脂肪肝;一种是由代谢引起,叫非酒精性脂肪肝。还要排除病毒性肝炎、遗传、免疫、药物性肝病。了解肝功能情况,有无肝功能损害及程度。并了解有无血脂增高、血糖异常情况,必要时应该做糖耐量试验,了解有无并发糖尿病。并应了解肝脏脂肪侵润,可通过做CT或MRI进行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必要时可作肝穿病理检查。

脂肪肝一旦确诊,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最重要的是消除病因,防止进一步发展,管住嘴,放开腿,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

3糖尿病新“后备军”脂肪肝

自认没有糖尿病的脂肪肝人群,有将近一半的人存在血糖异常,这部分人大约将有1/3迟早会发展成真正的2型糖尿病,所以说,脂肪肝是糖尿病的新“后备军”。

患脂肪肝不可大意或成糖尿病“后备军”

这两种疾病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可是你知道吗,实际上,自认没有糖尿病的脂肪肝人群,有将近一半的人存在血糖异常,这部分人大约将有1/3迟早会发展成真正的2型糖尿病,所以说,脂肪肝是糖尿病的新“后备军”。

据《老年日报》报道,研究发现,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患糖尿病的机会高达八成,而糖尿病患者患脂肪肝的机会也会大大提高。脂肪肝人群中不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比例高。更重要的是脂肪肝可以预测一个人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几率。

脂肪肝高发现代生活习惯有关

之所以脂肪肝高发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检查手段不断出现,过去不能发现的疾病被发现,脂肪肝就是明显例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文明病”的发病率确实增高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医生也很少知道脂肪肝,到了八九十年代,脂肪肝逐渐增多,但并未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直到进入21世纪,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一般都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作肝脏B超、CT或MRI时发现。发现后多数人不予重视,认为没有什么症状,就不去管它。其实,脂肪肝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只要发现脂肪肝,都要做相应处理,以防后患。

治脂肪肝需管住嘴放开腿

专家介绍,脂肪肝的病因学是多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冠心病、转氨酶异常以及老年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脂肪肝不仅引起肝脏的各种异常,而且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伴随。

患了脂肪肝,应该及时去看医生。首先找出原因:脂肪肝分两种,一种是由酒精引起,叫酒精性脂肪肝;一种是由代谢引起,叫非酒精性脂肪肝。还要排除病毒性肝炎、遗传、免疫、药物性肝病。了解肝功能情况,有无肝功能损害及程度。并了解有无血脂增高、血糖异常情况,必要时应该做糖耐量试验,了解有无并发糖尿病。并应了解肝脏脂肪侵润,可通过做或进行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必要时可作肝穿病理检查。

专家提示,脂肪肝一旦确诊,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最重要的是消除病因,防止进一步发展,所以治疗脂肪肝预防糖尿病,需管住嘴,放开腿。

4糖尿病“后备军”主要是小胖墩和孕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李双蕾告诉记者,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正在加速增长,“以前20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见,现在却很正常,有的年纪仅十二三岁”。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高达9.7%和15.5%,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李双蕾说,大部分“糖人”并不了解糖尿病知识,很多人则因糖尿病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李双蕾说,家长对子女的溺爱使我国青少年肥胖程度达到高水平,而肥胖和超重正是儿童和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数据显示,前,中国糖尿病发病率约3%,6年前为4%。1985年时,中国城市中每500个儿童1个肥胖,肥胖检出率为0.2%,而现在,每4个儿童就有一个肥胖,检出率为25%。17岁的小军身高164厘米,体重172斤,从小爱吃肥肉,每顿能吃两大碗米饭。最近,他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喝再多的水好像都不能解渴”。小军的父母发现他饭量虽未减,但人却瘦了。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小军得了2型糖尿病。李双蕾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小胖墩,有高龄、超重、肥胖等症状的孕妇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转正’成‘糖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数据显示,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而城市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5%。“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后备军’,不能只看空腹血糖,尤其是高危人群,一定不能忽视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测。”李双蕾说。李双蕾说,阻断糖尿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食量,日常饮食做到低糖、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避免摄入过多蛋白质,要多进行规律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的运动就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达35%―40%。

5肥脂肝患者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众所周知,脂肪肝可以继发于糖尿病,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类合并症,发生率在30%到40%左右。然而,晚近的研究提示,不仅糖尿病可以促发脂肪肝,相反,脂肪肝也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

据日本、美国、意大利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对没有糖尿病的人群进行追踪研究发现,在没有糖尿病史的脂肪肝患者中约44%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13%为糖耐量异常(IGT),他们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31%为新诊断的糖尿病。因此,那些患有脂肪肝的病人比没有()脂肪肝的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为此,有人又将目前还没有发生糖尿病的脂肪肝病人视为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脂肪肝不仅引起肝脏的各种异常,而且,还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相关,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消化、内分泌代谢、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全球患病率为20%。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我国上海市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5.35%。按上海人口1600万计算,上海目前脂肪肝人数接近250万人。其中,大约有50%的人群(125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而达到糖尿病标准的人数约为36万。那些已经进入到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或糖代谢尚处在正常范围的脂肪肝人群,不仅糖尿病发生的比例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成为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

脂肪肝患者大多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右上腹胀满或隐痛等。随着体检的普及,我国通过B超声诊断出的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脂肪肝缺乏特异的症状,不痛不痒,许多患者对脂肪肝并不重视,以致于在出现持续的肝功能异常时才来就诊,此时已经不是早期单纯性脂肪变性阶段,而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在此阶段,不仅肝脏损伤加重,而且,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风险的伴随率也大大增高。

如果觉得《脂肪肝:糖尿病的新隐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