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中医治疗:滋阴还是补阳?

糖尿病中医治疗:滋阴还是补阳?

时间:2024-03-19 15:46:29

相关推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念是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中医的理论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一般认为是阴虚火旺的表现。因此,中医治疗常以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为主要方法,通过药物、饮食调节、针灸等手段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症状的目的。尽管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强调滋阴清热,但实际治疗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来综合施治,有时也可能需要补阳来调整阴阳失衡的状况。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个体化治疗,以平衡阴阳为核心思想。

糖尿病历代中医称为“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请大家注意:内经将病名定为“脾瘅”,而“消渴”只是症状。《内经》中也有“苦渴数饮”、“热中善饥”、“善食而瘦”等症状的描述。也有“肺消”、膈消“、消中”等病名的记载。首先将“脾瘅”定名为“消渴”的是张仲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设立消渴专篇,《内经》注重的是“消”,而张仲景注重的是“渴”,《金匮要略》消渴篇列举了七个病症,真正属于消渴病只有二个,第一个主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张仲景有症无方,王叔和补用调胃承气汤加天花粉、黄连、生地、葛根等,

第二个主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第三个主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后世医家将第一主症理解为中消,第二个主症理解为上消,第三个主症理解为下消。后世医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治疗上消的白虎加人参汤与治疗中消的调胃承气汤疗效并不理想,对于上述二方颇有微词,我认为第二个主症,张仲景并没有说是消渴证,只是说“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张氏应用白虎加人参汤并没有错。对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确有良好疗效。后世医家应用治疗上消,疗效的好坏与张氏无关。《伤寒论》中白虎加人参汤证共四个:“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张仲景该条讲了四个主证,有三个明确讲伤寒,第【222】条主证虽然未讲伤寒二字,他列在【221】条栀子豉汤证下,栀子豉汤是治疗伤寒的。由此可以证明张仲景并没有说白虎加人参汤可治疗上消。

用八味丸治疗消渴,张仲景是来源于临床实践,据明代名中医赵献可在《医贯》曰:“昔汉武帝病渴,张仲景为处此方,至圣玄关,今犹可想,八味丸诚良方也。”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张仲景是不敢给汉武帝献方治病的。张当时并不是太医,用今天的话说张没有行医资格证。一个没有行医资格证的人为皇帝治病,其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八味地黄丸至今仍是治疗糖尿病的良方!当代美国中医郑智城运用仲景肾气丸方加五味子、麦冬、太子参两周治愈一例糖尿病患者。这就是经方的魅力所在,经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唐、宋两代仍用三消分治之说,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曰:“消渴病所忌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忌此,虽不服药亦自可。”阐述了消渴病发生的原因与注意事项。宋代名医许叔微云:“《易》于否卦乾上坤下,阳无阴而不降,阴无阳而不升,上下不交,故成否也。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覆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能上,此板终不得润也。火力者,则是腰肾强盛也。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易消,亦免于渴也。故张仲景云:宜服肾气八味丸。”许氏将张仲景用肾气八味丸治疗消渴的机理阐述的淋漓尽致。

金元时期张子和的《三消论》主燥热论:“补肾水阴寒之虚【即补肾阴】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使通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主张用滋补肾阴的方法治疗消渴。反对张仲景用补阳之法治疗消渴。刘氏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临床应用疗效并不好。明代名中医张景岳提出消渴应区分“阴虚之消”与“阳虚之消”,阴虚之消当补阴,阳虚之消当补阳,否定了张子和的消渴“燥热论”。明代医家赵献可彻底否张子和的“燥热论”,主张用张仲景的肾气丸治疗消渴,并提出不须分上、中、下分而治疗。明末清初名医喻昌点名批评张子和曰:“《金匮》…其曰:饮一溲一斗者,肾气丸主之。于以蒸动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人之阳光,此正通天手眼。张子和辄敢诋之,既诋仲景,复谀河间…颠倒其说,阿私所好,识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门哉?”清代名中医陈修园批评滋阴派是“伪君子”“若以滋润甘寒为生津养液,实所以涸精液之源,而速其死也。”几个朝代中医对于“滋阴派”的批判,并没有引起当代中医界的重视,中医的内科教材仍然将“滋养肾阴”作为治疗消渴的首选方药。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相信滋养肾阴是治疗消渴的良方妙药!国家的863计划的“消渴丸”的组方就是应用“滋阴之法”,临床疗效不行,加西药,上欺骗国家取得了重要成果,下欺骗广大患者,说中药有了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滋养肾阴”仍然是当今国家糖尿病中药治疗的研究方向!纵观消渴病的治疗历史,当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方向难道不需要认真反省吗?糖尿病的治疗是滋阴还是补阳?我认为应根据临床辨证,辨证是中医的灵魂,并以临床疗效来检验,临床疗效是检验一切医药产品的唯一的标准!

如果觉得《糖尿病中医治疗:滋阴还是补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