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友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友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3-09-05 06:54:41

相关推荐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友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医学难题,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之方法。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是引起黄斑水肿的两大因素。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情延长,几乎100%出现视网膜病变。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血

1警惕糖尿病“上眼” 黄斑水肿可导致视力下降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医学难题,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之方法。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是引起黄斑水肿的两大因素。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情延长,几乎100%出现视网膜病变。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终生不发生。

黄斑水肿导致糖友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以导致全身微血管发生变性,其中眼部血管最为细小和敏感,因此,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常常在糖尿病早期就发生局部组织变化,从而引起视网膜局部水肿。视网膜水肿表现为视网膜内液体的积聚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引起其渗透性的增加,使血-视网膜屏障功能破坏,这就使大分子物质和离子从视网膜毛细血管进入视网膜组织而引起水肿。而黄斑局部毛细血管的缺血或闭塞,引起局部细胞的缺血缺氧使细胞肿胀产生细胞性水肿。

控制血糖,是“治本”之法

“控制血糖,是‘治本’之法;而‘治标’,则可通过眼内注射药物、激光治疗控制病情。”专家表示,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有助消除水肿及抑制血管异常生长。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通过牺牲部分周边视力来保全中心视力的方法,术后视力或有所下降。但如果错过了激光治疗时机,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即第4-6期),将形成大量新生血管、视网膜增殖膜、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目的是清除出血、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争取机会进行激光治疗。”

定期检查是预防的根本大法

此外,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需要每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眼底。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

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友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眼科专家分析说,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300万的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危害

黄斑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机制紊乱,引起视网膜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小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进黄斑区,引起水肿。在病变初期,患者一般感觉不到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随病情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感到有中心暗影、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者甚至盲目。专家分析说,虽然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原因也会导致视力下降,但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有10%~25%的糖尿病患者都存在黄斑水肿,而已并发严重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人群中,黄斑水肿患者比例更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方式

目前,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在控制糖尿病(即:控制血糖 、血压、血脂、防止高血粘及DME治疗)的同时,用特定的药物、激光或手术进行针对性治疗。

1、药物治疗

2、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如何减轻或消除黄斑水肿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激光轻度破坏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外层视网膜,刺激新的、更具活力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与内皮细胞的修复,从而增强-r RPE的转运功能并使内屏障的功能得以修复。因此,激光光凝的作机制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生化效应,使视网膜内、外屏障上的作用得以改善。

3、手术治疗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以及检查手段的日益先进,对黄斑水肿采用玻璃体手术方法治疗也只益增多。但受限于手术方式,手术后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黄斑缺血、基线水平的矫正视力≤0.1、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黄斑下脂质沉着、黄斑出血、术前大范围的局部光凝等。

进行眼科筛查有助于 DME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一些患者的失明是可逆的,即使在晚期才发现,DME 仍是可治疗的。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需要每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眼底。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

3黄斑水肿会带来糖友视力下降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1D以内的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是造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可以导致全身微血管发生变性,其中眼部血管最为细小和敏感,因此,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常常在糖尿病早期就发生局部组织变化,从而引起视网膜局部水肿。视网膜水肿表现为视网膜内液体的积聚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引起其渗透性的增加,使血-视网膜屏障功能破坏,这就使大分子物质和离子从视网膜毛细血管进入视网膜组织而引起水肿。而黄斑局部毛细血管的缺血或闭塞,引起局部细胞的缺血缺氧使细胞肿胀产生细胞性水肿。

流行病学调查标明,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在型糖尿病人群中为%,在型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治疗者与非胰岛素治疗者的发病率分别为%和%。黄斑水肿发生率与血糖控制水平有关,与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也有关,视网膜病变越重,发生率越高。

4糖尿病引发眼底黄斑水肿

建议“糖友”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47岁的李姨7年前患上糖尿病。去年左眼视力下降到原来的10%,看见的影像变形扭曲,就诊发现眼底黄斑区黄白色一片,有水肿和渗出。李姨原来是“糖尿上眼”引致黄斑水肿。专家表示,该病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提醒“糖友”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

发病:初期“躲猫猫”,后期可致盲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眼科主任邹玉平表示,糖尿病黄斑水肿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殊类型,在患者中出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以II型糖尿病人较为明显。他说:“不少中国人等到眼睛出现问题,感觉视力下降,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患上糖尿病。”据统计,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在4000万人以上,当中约30%可能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邹玉平介绍,糖尿病能引起屈光不正、上睑下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疾,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黄斑水肿又是其进程中的严重病症。黄斑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机制紊乱,引起视网膜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小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进黄斑区,引起水肿。在病变初期,患者一般感觉不到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随病情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感到有中心暗影、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者甚至盲目。

预防:控制血糖+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本病重要的检查手段。”邹玉平表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更能精确确定视网膜水肿程度,辅以立体眼底照片可全面了解黄斑情况。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医学难题,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之方法。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是引起黄斑水肿的两大因素。“特别是空腹血糖值长期在8mmol/L以上的糖友,就要注意了。”邹玉平说,“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情延长,几乎100%出现视网膜病变。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终生不发生。”

“控制血糖,是‘治本’之法;而‘治标’,则可通过眼内注射药物、激光治疗控制病情。”邹玉平表示,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有助消除水肿及抑制血管异常生长。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通过牺牲部分周边视力来保全中心视力的方法,术后视力或有所下降。但如果错过了激光治疗时机,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即第4~6期),将形成大量新生血管、视网膜增殖膜、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目的是清除出血、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争取机会进行激光治疗。”

此外,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需要每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眼底。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

5糖尿病易引发眼底黄斑水肿

47岁的李姨7年前患上糖尿病。去年左眼视力下降到原来的10%,看见的影像变形扭曲,就诊发现眼底黄斑区黄白色一片,有水肿和渗出。李姨原来是“糖尿上眼”引致黄斑水肿。专家表示,该病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的方法,提醒“糖友”要控制好血糖,定期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

发病:初期“躲猫猫”,后期可致盲

眼科专家表示,糖尿病黄斑水肿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殊类型,在患者中出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以II型糖尿病人较为明显。他说:“不少中国人等到眼睛出现问题,感觉视力下降,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患上糖尿病。”据统计,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在4000万人以上,当中约30%可能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邹玉平介绍,糖尿病能引起屈光不正、上睑下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眼疾,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严重,黄斑水肿又是其进程中的严重病症。黄斑是人眼的光学中心区、视力最敏锐的地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机制紊乱,引起视网膜血管的微循环障碍,小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进黄斑区,引起水肿。在病变初期,患者一般感觉不到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随病情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如感到有中心暗影、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者甚至盲目。

预防:控制血糖+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本病重要的检查手段。”专家表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更能精确确定视网膜水肿程度,辅以立体眼底照片可全面了解黄斑情况。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医学难题,目前仍未有彻底根治之方法。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是引起黄斑水肿的两大因素。“特别是空腹血糖值长期在8mmol/L以上的糖友,就要注意了。”专家说,“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情延长,几乎100%出现视网膜病变。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终生不发生。”

“控制血糖,是‘治本’之法;而‘治标’,则可通过眼内注射药物、激光治疗控制病情。”专家表示,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有助消除水肿及抑制血管异常生长。视网(整理)膜激光光凝术是通过牺牲部分周边视力来保全中心视力的方法,术后视力或有所下降。但如果错过了激光治疗时机,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即第4~6期),将形成大量新生血管、视网膜增殖膜、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目的是清除出血、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争取机会进行激光治疗。”

此外,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需要每3个月甚至1个月复查眼底。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

如果觉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友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