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诊断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诊断治疗

时间:2018-10-29 16:35:43

相关推荐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对称性感觉障碍最为多见,医学上又称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以感觉缺失、肌肉无力、腱反射减退为主要病变。一般是以双下肢病变为主,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

1糖尿病神经病变四大定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对称性感觉障碍最为多见,医学上又称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以感觉缺失、肌肉无力、腱反射减退为主要病变。一般是以双下肢病变为主,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蚁走感、灼热感、手套或袜套样感觉、手足冰冷及感觉过敏等症状。急性神经病变的预后较好,可在糖尿病控制后得以明显缓解,而慢性神经病变的预后较差,一旦发生难以恢复。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原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可以肯定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是发病的关键原因。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以延迟或阻止神经病变的发生。如果已发生周围神经病变,除要强化降糖治疗和进一步加强饮食疗法之外,同时也要重视运动疗法,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在运动疗法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发生神经病变时,其保护性感觉缺失,痛觉反应迟钝,任何剧烈运动都极容易造成损伤,因而患者应当避免如打篮球、踢足球和快节奏的健身操等剧烈运动。另外,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以下肢为主,且由足部开始逐渐向踝部、膝部发展,所以,患者还应避免负重和足部的反复运动,如举重和长距离跑步、快走等。

注意运动环境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要选择好运动场所,周围障碍物应少些,路面应平坦些,且不要拥挤,以防跌倒。如果神经病变已使患者的体温调节有障碍,还应当注意运动场所的温度,避免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运动。在运动中要多喝些水,以防因散热不良或出汗过多而致体温升高、脱水等异常现象。

做好运动准备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在运动前要选择好鞋袜,鞋袜要舒适、柔软与透气,同时注意检查鞋垫和鞋帮内有无沙砾,清除干净,以免在运动中造成足部皮肤损伤。另外,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往往包括自主神经的病变,可使患者心脏对运动的反应能力降低,因而在运动强度过大时易致血管扩张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由于心肌供血跟不上而发生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在制定运动计划时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任何超负荷运动,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选择适宜项目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运动要适可而止,循序渐进,但应坚持不懈。患者应在吃第一口饭起的1~2小时内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20~30分钟即可。可选择运动强度小,不负重的项目,如散步、游泳、骑车、打太极拳、五禽戏等,也可通过活动手足来缓解麻木,例如,手麻者可练习击掌,先对拍手心,再互拍手背及手臂,而足麻者可拍打足底涌泉穴,早晚各一次,直至手足心发热为止。

2如何应对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那么如何应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呢?下面详细了解一下!

积极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因治疗。首先了解和明确自己的个体化饮食供给量,即符合自身代谢需要的科学热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供给量,并努力长期培养好用量的饮食规律。同时积极投身运动治疗,摸清运动规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就能使血糖逐渐正常,长期的稳定控制可使糖尿病神经系统早期病变逆转,症状消失。

积极参加运动

原则上糖尿病病人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糖升高;同时,过量的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好选择羽毛球、乒乓球、保龄球、游泳、慢跑、快走、骑车、登山等中等活动量的运动。也可选择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较轻活动量的运动。总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不要作为一种额外的负担。

应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出现低血糖。每周至少应坚持运动3次,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运动。

各种营养素的全面补充

全营养素的饮食摄入对人体极为重要,正常人机体代谢需要40多种营养素参与,如果在数周到数月之间食物中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营养素缺乏引起机体病变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不科学的饮食,容易产生营养素缺乏而逐渐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因此,血糖控制理想的糖尿病患者,即便是没有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者,也要有全营养素食补的意识。

代谢需要的全营养素除了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膳食中还应包括:常量矿物质元素(钙、磷、钾、钠、镁);微量矿物质元素亦称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氟、铬、锰、钼);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泛酸、叶酸、烟酸、胆碱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及膳食纤维等。

如果糖尿病已经合并了周围神经的病变,在上述营养素基础上应注重加强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的食物摄入,有利于病变的恢复。

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症状及治疗

近年来,学术界又提出了“氧化应激损伤学说”,该学说认为线粒体超氧化物过多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如何发生的?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可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神经,包括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也称“自主神经”),其中,中枢神经病变相对少见,而周围神经、植物神经病变非常多见。由于受损的神经类型不同以及病变程度不同,因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般情况下,患病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出现神经病变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个别患者,即使血糖控制尚可,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使机体能够感觉到内外环境的温度(冷、热)、疼痛、触摸、方位的变化刺激,使机体能够很好适应外部环境并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运动神经”负责支配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机体完成各种随意动作。

1.感觉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感觉神经是糖尿病人中受累最早、最多的神经。大多起病隐匿,早期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做肌电图检查时发现异常(如发放神经冲动的潜伏期延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逐渐出现:

①感觉异常:如肢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发冷感、踩棉花感等等;

②感觉减退:似戴手套、袜套样感觉,严重者感觉丧失,对冷、热、痛的刺激毫无知觉,这种病人由于缺乏下意识的自我保护反应,因而很容易受伤,需要格外注意自我防护;

③感觉过敏:对冷、热、触摸极为敏感;

④自发性疼痛:有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静息痛),似刀割火燎,夜间疼痛尤甚,让人彻夜难眠,痛不欲生,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上述症状主要发生在四肢,而且往往肢症状更为明显,病变部位通常双侧对称,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以后逐渐向上发展,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2.运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支配肌肉缩舒,引起肢体及面部运动的一组神经。当病人出现运动神经病变时,由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萎缩,运动时肌无力,甚至瘫痪,比如面神经病变时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动眼神经病变可引起眼睑下垂、复视等。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

“植物神经” 分布在全身各内脏器官(心、肺、肝、肾、胃肠道、泌尿道等)、血管、皮肤及体内各种腺体等处,是主管心跳、呼吸、维持正常血压、消化、排泌等生理功能,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一组神经,又因其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控制,故又称之为“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分布在全身各组织器官,根据受累的植物神经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可表现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不同的症状。

1、心血管异常:当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病变后,病人会出现心血管异常,主要表现在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①心跳加快、心率变异性下降:主要表现为静息心率增快(多在90~l00次/分以上)且相对固定,而运动时心率却不像正常人那样随之加快,由此造成机体供血不足,出现严重的心慌、气短、胸闷、头晕等症状,故应限制剧烈活动。此外,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梗、心脏骤停及猝死的发生率也较高,病人常常因得不到及时诊治而死亡。

②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当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后,部分病人可发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即平卧位时血压正常,一旦患者从平卧、坐位或蹲位站立时,血压会突然下降而呈低血压状态,这时病人就会感到头晕、眼前发黑、严重时会发生晕厥而跌倒,这是由于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以维持正常血压的缘故。

2、胃肠功能紊乱:当支配胃肠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时病人可出现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医学上称为“胃轻瘫”,表现为早饱、腹胀、嗳气,呃逆甚至呕吐。此外,肠功能紊乱还可引起顽固性便秘、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3、泌尿系统异常:当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时,会造成膀胱逼尿肌无力而引起排尿困难、尿不尽感、膀胱残余尿增加以及尿潴留,长期严重尿潴留易合并细菌、真菌感染,严重的逆行性感染会危害肾脏,引起肾功能迅速减退而出现尿毒症。

4、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还会引起男性阳痿、逆行性射精等性功能障碍;女性病人则会出现月经紊乱、阴道干燥、性欲冷淡。

5、皮肤出汗异常:当支配汗腺的植物神经发生病变后,部分病人可有皮肤出汗异常,常常表现为下肢无汗而头、手、躯干大量出汗,吃饭时明显,即所谓的“味觉性出汗”; 还有的病人原来是汗脚,随着病程的延长,就变成了干脚。在此提醒糖尿病病人,如果您的汗脚变成干脚,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发生了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6、无症状性低血糖:正常情况下,低血糖发生后马上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预示低血糖发作。但当自主神经受损后,病人在低血糖发作时往往没有上述预警信号,容易引起严重低血糖昏迷,若是发生在夜间,病人往往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

如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首先要全面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其中,严格控制血糖是最重要的,因为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人一定要记住,单纯治疗神经病变,不控制高血糖,就好像救火而不扑灭火源一样无效。当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要及时加用胰岛素。胰岛素不但可以降低血糖、纠正代谢紊乱,而且也是非常好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疼痛性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再选用以下几类药物:

1、扩张微血管药物:除了高血糖以外,血管性缺血缺氧也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血供及氧供,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得以修复和再生,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碱、山莨菪碱(654—2)、钙离子拮抗剂等,此外,还可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血塞通、银杏达莫、葛根素、丹参、脉络宁等)。

2、神经营养药物:①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与一般的维生素B12不同,能够渗入神经细胞内,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明显改善神经病的症状,最好先注射给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②神经节苷脂,该药也具有营养和修复受损神经的功效,能够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的肢体疼痛。

3、改善氧化应激:可以选择α-硫辛酸注射液,该药是一种强抗氧化剂,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少自由基损害,进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4、其他疗法:如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分压,促进有氧代谢,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下降,还能促使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改善临床症状。此外,按摩、经皮电刺激等均可改善神经功能。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般治疗,此外,还需针对某些特殊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胃动力下降者:应少量多餐,并配合应用胃动力药,如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吗丁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普瑞博斯)等。

顽固性腹泻者:可选择鞣酸蛋白、次碳酸铋、复方苯乙派啶、易蒙停等止泻药,中药可选择附子理中丸、健脾温肾止泻剂,此外,针灸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顽固性便秘者:首先要高纤维素饮食,增加运动。在此基础上,酌情给予通便药及胃动力药。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果导片、番泻叶、芦荟胶囊、大黄等),因其可损伤肠粘膜及肠壁神经丛,服用久了反而会加重便秘,尽量选择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和容积性泻药(如琼脂、纤维素类)。

膀胱功能障碍者:可采用耻骨上按摩,每天3~4次,并鼓励患者自动小便。较重的病人可用可用新斯的明0.25~0.5mg,肌肉或皮下注射。必要时应留置导尿(保留导尿管),但应严格定期消毒,冲洗,以防感染。

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注意在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慢,必要时可服用9a-氟氢考的松0.1~0.3mg,每日一次。

阳痿者:可试用万艾可(伟哥)治疗,也可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睾酮,中药补肾方济有一定疗效。

疼痛者:可选用“抗癫痫药物”和“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前者如卡马西平(0.1g,2~3次/日)、苯妥英钠(0.1g,2~3次/日),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和步态不稳 ;后者如丙咪嗪(25mg,3次/日)、阿咪替林(25mg,2~3次/日)、加巴喷丁胶囊(0.3g,3次/日)

以上治疗方案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事实上,大多数糖尿病人通过早期积极的治疗,有可能使神经病变得到完全恢复,彻底摆脱病痛的困扰。

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必须用专门的仪器检查才能发现;到病变晚期,病人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对它缺乏了解,往往对神经病变视而不见或误认为是其它疾病。例如,由神经病变引起的阳痿被误认为是“肾虚”,由胃神经病变引起的恶心、呕吐被误认为是胃炎,由肠神经病变引起的频繁腹泻被误认为是肠炎……因此,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做好相关的检查和鉴别,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病人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知识链接: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报警信号

当糖尿病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要想到可能合并周围神经病变:①脚趾、腿部、手和臂膀有针刺样感觉或灼烧感。②对轻微的刺激过度敏感。③对冷热刺激不敏感。④麻木或感觉缺失。⑤手脚肌肉无力。⑥疼痛、痉挛。⑦平衡和协调能力丧失,以至于行走困难。

当糖尿病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要想到可能合并自主神经病变:①低血糖发生时感觉不到。②长期腹胀、便秘或腹泻。③小便困难及尿潴留。④站立时眩晕或晕厥。⑤休息状态下心动过速。⑥性生活、性高潮障碍。⑦排汗异常(排汗增多或少于平常)。⑧夜晚视物不清,在驾驶时表现明显。

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很大,可以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葡萄糖进入神经细胞时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所以糖尿病病人神经细胞中葡萄糖浓度常较高,这些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催化下,先生成山梨醇,进而又转变为果糖,使神经细胞中的渗透压升高。同时由于病人血糖高,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发生糖化变性,再加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神经纤维的鞘膜脱落,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

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损害。糖尿病也可影响脊髓,表现为肢体的感觉与运动失常,位置觉消失,还可能有排尿困难与阳痿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颅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病变4种。颅神经共有12对,多数都能受糖尿病的影响,颅神经受害的表现包括上眼睑抬不起来、眼球活动障碍、看东西双影、听力下降、口眼歪斜等。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有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末梢神经炎的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疼痛严重时有的病人会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病人可有感觉异常,如有烧灼感、蚁走感、触觉过敏,但真正受到高温、低冷或刺伤等外界刺激时反而不能有正常的感觉,不能立即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容易受伤。还有的病人叙述“脚下没根”,“像在棉花上一样”,容易跌倒。与感觉神经相比,运动神经受累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病变,如全身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等,偶有单神经麻痹引起肢体瘫痪者,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可以消失。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非常多见,病人常诉说大汗,特别是头面部和躯干部大汗,四肢汗不多,吃饭或稍事活动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半身出汗。腹胀、大便失常、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也不少见。病人还可有直立性低血压,他们往往躺着时血压高,一站起来血压就下降,甚至头晕跌倒。另外不少病人排尿障碍,或有尿尿不出来,或小便滴漓不尽。糖尿病人的阳痿、不育也很常见。这些症状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

4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什么?症状各有不同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病理改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理改变广泛,主要可累及周围神经、自主神经、颅神经,脑及脊髓也可受累。早期表现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性。Schwann细胞增生,随着病程进展,表现为轴突变性和髓鞘纤维消失,在髓鞘纤维变性的同时有再生丛的产生,随着病变的进展,再生丛密度降低,提示为一种不恰当修复,此种现象尤其在T2糖尿病中常见。有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和电生理检查提示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变(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其主要改变是炎性浸润、脱髓鞘和轴突丧失,与特发性CIDP很难鉴别。自主神经受累时,主要表现为内脏自主神经及交感神经节细胞的变性。微血管受累的表现主要是内皮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透明变性,毛细血管数目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小血管闭塞。脑部病变主要累及脑血管,易发生中风,尤其是脑梗塞,有些可发生脑萎缩和脑硬化。脊髓病变以后索损害为主,主要为变性改变。

一、糖尿病性中枢神经病变:糖尿病性中枢神经病变主要指大脑、脊髓病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是它的特点。

(1)糖尿病性假脊髓痨:主要是脊髓后根神经节损伤,临床表现为患者步态不稳,举足高,踏地重,似踩棉垫,跨步较宽,行走困难。常伴有双下肢麻木,刺痛感,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

(2)糖尿病性脊髓侧束硬化综合征:本病患者多为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主诉双下肢无力,或行走困难,走路时难控步伐。常伴有肌无力、肌肉萎缩。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糖尿病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4倍,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大大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昏、肢体麻木、失语、偏瘫等症状。

(4)糖尿病低血糖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力减退,出汗,面色苍白,精神失常,神志不清。给予补充葡萄糖可以缓解。

(5)糖尿病性老年痴呆:主要表现为智能缺损,记忆力下降,刺激能力障碍,人格改变,思维困难,对答缓慢,动作减少等,给人以痴呆印象。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分为三大部分:①感觉神经:可使机体感觉到内外环境的冷、热、痛、痒等变化;②运动神经:支配肌肉收缩舒张从而引起机体运动的神经;③自主神经(又称植物神经);分布在全身内脏器官、腺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

(1)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糖尿病初期或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主诉双下肢极不舒服,麻木,过电感,蚁走感,烧灼感,酸胀痛等。

(2)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呈对称性,常伴有蚁走感,针刺样疼痛,踏棉垫感觉,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加重,病人难以入睡。

(3)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发病突然而剧烈性疼痛,常发生在下肢远端,疼痛呈刺痛,钻凿痛,夜间为甚,病人多伴恐惧感。有的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初期出现神经症状,被称为“胰岛素性神经病变”。

(4)糖尿病足:发生溃疡前常有较久的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肢体麻木,烧灼样疼痛,脚踩棉絮感,间歇跛行,并伴有肌肉萎缩,足部变形等症状。

(5)糖尿病神经性肌病:此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变主要侵犯下肢近端肌群,如髋肌、大腿肌,伴有肌萎缩。病人表现为肌无力,行走困难,尤其上台阶极为困难。

(6)糖尿病性坐骨神经痛、糖尿病性面瘫: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行走困难。糖尿病性面瘫主要表现为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等。

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1)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律异常,如心动过速、糖尿病性高血压病、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等,这些病变主要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失衡所致。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2)糖尿病性食管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食管下段蠕动减弱,胃内食物清除功能差,导致食管返流。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食管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易被医生误诊误治。

(3)糖尿病性胃瘫: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肢部灼热,隐痛。上述症状主要是由于胃的排空动力差而导致。也有病人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

(4)糖尿病神经性胆囊炎:临床证实,糖尿病患者中胆囊收缩不良者为56。9%,胆石症伴胆囊炎者为20。7%,80%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胆囊病的症状不典型,多以无痛性为主,但一旦发病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

(5)糖尿病性膀胱病:主要表现为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有40%~90%伴有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降低,排尿无力,尿潴留,尿末滴沥等症状。

(6)糖尿病性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5倍,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阳痿发病率就越高且程度越重。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诊断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非常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糖尿病患者出现何种症状时应考虑发生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发生率较高,患者的自觉症状较多,病变早期可无症状,也可表现轻微,以感觉障碍为主,呈对称性疼痛或/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凉、发热、烧灼感、刺痛或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有时有触觉过敏,严重者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疼痛可表现为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糖尿病神经损伤可以因进展缓慢而不被发现,例如手持高温物体致烧伤,但不觉灼热和疼痛,鞋过小或有异物,引起足部慢性糜烂而无自觉的痛苦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诊断?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但病变早期常无症状,病程越长,治疗起来越困难。因此,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警觉性,争取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所有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或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时应进行神经病变的筛查。定性筛查的方法包括针刺觉检测,轻触觉检测,位置觉检测,温度觉检测,振动觉检测(128 Hz音叉),压力觉检测(10g Semmes-Weinstein 单纤维尼龙丝),此外还可进行运动觉检测和踝反射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量诊断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定量感觉功能测定 (QST);腓肠神经活检等。一般情况下,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内分泌科医生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治疗?

由于糖尿病本身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在治疗时应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体质选用相应的药物,以采取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及控制疼痛等综合治疗为主,辅以支持与症状针对性治疗。

首先,应严格控制血糖,这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和基础,要求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若口服降糖药不能使血糖降至满意的水平,必要时可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严格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次,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松弛血管治疗及抗凝溶栓治疗,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的神经组织修复。第三,可食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肌注或口服甲基维生素B12等。第四,药物缓解疼痛,自我护理等。另外,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也要一并加以控制,最后,别忘记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衡饮食、减轻体重。应该强调的是,患者需要在内分泌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

更多糖尿病文章推荐

糖尿病患者饮食选择和控制原则

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必须测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优点和缺点

糖尿病患者如何饮食控制血糖?

常打鼾的胖子糖尿病危险更大

如果觉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何诊断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