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肾病有3大误区 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有3大误区 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

时间:2021-08-21 06:31:43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有3大误区 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

纽约的研究人员发表糖尿病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糖控制和戒烟后,其微量蛋白尿风险迅速降低。美国波士顿Joslin糖尿病诊治中心的Andrzej S、Krolewski博士及其同

1戒烟也能控制血糖 预防糖尿病肾病多吃鱼和蛋

纽约的研究人员发表糖尿病治疗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血糖控制和戒烟后,其微量蛋白尿风险迅速降低。

美国波士顿Joslin糖尿病诊治中心的Andrzej S、Krolewski博士及其同事对943例存在正常蛋白尿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09例在随后4年中出现微量蛋白尿。结果发现,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上升到8%以前,微量蛋白尿发生率没有任何改变。但一旦超过该值,微量蛋白尿发生率出现急剧上升。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一个患者以前血糖控制不好,但后来改善了,其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便出现显著降低。而且,是否吸烟与发生微量蛋白尿的危险也显著相关,因为吸烟是导致微量蛋白尿的关键因素。

Krolewski博士指出,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在戒烟6个月后,发生肾病综合征的几率明显下降。他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们尚未发生肾病综合征,那么就应立刻戒烟,同时加强血糖控制。

预防糖尿病肾病多吃鱼和蛋

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理同样不可缺少,我们建议可多选用鱼、蛋、禽、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丰富的食物。

食物蛋白按其不同来源可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根茎类、干果、坚果等,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鱼虾、禽肉、畜肉、蛋类及牛奶等。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蛋白中,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生物利用率小,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不利。而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利用率高,营养价值也好,尤其是动物食品中的奶类、禽蛋类、水产类,其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好,有利于保护肾脏。因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除控制糖代谢紊乱外,选用优质蛋白质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几个民间验方

1、糖尿病性肾病验方、活鲫鱼 2条 (约 100克左右 ),地榆 15— 30克 ,鲜土大黄 10— 15克。鱼洗净 ,与上述中药同煮沸 ,睡前半小时吃鱼喝汤。每日 1剂 ,5天为 1疗程。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性肾病。

2、糖尿病性肾病验方、蜈蚣 1条 ,鸡蛋 1个。蜈蚣去头烘干研为细末 ,鸡蛋开一小口 ,将蜈蚣粉纳入鸡蛋内并搅匀 ,外用湿纸及黄土包裹煨熟 ,剥壳吃蛋 ,每日 1个 ,1周为 1疗程。如尿蛋白未退 ,再服 1至数个疗程。两疗程中间相隔 3日。吃蛋期间应将蛋计入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内。若有高脂血症者不宜服用。

3、糖尿病性肾病验方、黑芝麻、核桃仁各 500克为一料。每次各 10克 ,以温开水送服 ,服后嚼大枣 3枚 ,每日 3次 ,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蛋白消失 ,可于 1— 2周后适当减量 ,如减至每日2次。适用于各型糖尿病肾病。

4、糖尿病性肾病验方、黄芪、玉米须、糯稻根各 30克 ,炒糯米 10克。煎水代茶 ,分数次饮。每日 1剂 ,连服 3个月。定期查尿常规。若尿蛋白消失 ,可隔 1— 2日服 1剂。尿蛋白量少者服半年 ,量多者服 1年。适用于气虚型糖尿病性肾病 ,症见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无华 ,尿蛋白日久不消者。

5、糖尿病性肾病验方、地肤子 15克 ,水蛭粉 3— 15克 (装入胶囊 ),山药 30克 ,菟丝子 15克 ,黄芪 30克 ,茯苓 20克 ,覆盆子 15克。水煎 (水蛭除外 )2次 ,早晚分服。水蛭粉装入胶囊 ,分 2次送服。适用于肾气虚衰型 ,症见腰痛肢软 ,神疲乏力 ,尿有蛋白等。

6、糖尿病性肾病验方、黄芪 50克 ,赤芍 25克 ,川芎、当归、鸡内金、苍术各 15克 ,桃仁、红花、大黄各 6克 ,桑寄生 30克。适用于气虚血瘀型 ,症见尿蛋白、乏力、面色萎黄等。

2预防糖尿病肾病 可多吃鱼

怎样预防糖尿病肾病?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糖尿病肾病可谓是糖友的终极杀手,在临床上很常见,它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一旦患上了这种病,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糖尿病肾病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可以预防的,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我们身边的疾病,我们下面就要告诉大家糖尿病肾病日常怎么预防。

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理同样不可缺少。预防糖尿病肾病要做到低盐、低蛋白饮食,多选用鱼、蛋、禽、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丰富的食物,少选用植物蛋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预防糖尿病肾病为什么选择动物蛋白而不选择植物蛋白?

1、动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利用率高,营养价值也好。

2、动物食品中的奶类、禽蛋类、水产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好,有利于保护肾脏。

3、植物蛋白中,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生物利用率小,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是不利的。

3预防糖尿病肾病多吃鱼和蛋

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调理同样不可缺少,我们建议可多选用鱼、蛋、禽、瘦肉等优质动物蛋白丰富的食物。

食物蛋白按其不同来源可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大类。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谷类、根茎类、干果、坚果等,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鱼虾、禽肉、畜肉、蛋类及牛奶等。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蛋白中,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生物利用率小,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不利。而动物蛋白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利用率高,营养价值也好,尤其是动物食品中的奶类、禽蛋类、水产类,其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好,有利于保护肾脏。因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除控制糖代谢紊乱外,选用优质蛋白质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提醒,除了合理的饮食调节和食物选择,通过药物控制血糖仍是预防和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这是因为临床糖尿病肾病一经确诊,已不可逆,即使血糖在正常范围也不能阻止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因此,要在肾病早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病情来选择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接近正常,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严格控制糖尿病常可使尿蛋白排出量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已发生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选用胰岛素治疗。但由于肾功能衰竭的肾脏降解胰岛素的能力减低以及患者进食量不足,病人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往往减少,容易发生低血糖,也有的病人可能由于周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需要较大剂量,因此胰岛素的剂量必须按个体情况调节。

4糖尿病肾病有3大误区 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

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升高,随之而来的由慢性高血糖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也正逐渐地危害人们的健康。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目前人们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还普遍存在着“三低误区”。

一是知晓率低,许多人还不知道糖尿病能引起肾脏的损害。肾病的出现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原有的病情,并能引起或加重心、脑、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患者往往等到出现浮肿、泡沫尿等症状时才就医,失去了最佳的控制时机。

二是治疗率低,引起糖尿病肾病的罪魁祸首还是慢性高血糖。但是在临床上许多糖尿病患者不按时服药,凭自我感觉随意加减药物,甚至在“感觉良好”时自行停药,延缓或加重了病情。

三是控制率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往往比一般的肾脏疾病更加棘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治疗不达标,不能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都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阶段,将会出现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及早的诊断与治疗呢?由于每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因此病情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糖尿病肾病分期。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控制好病情,防止病发症的出现。

I期:糖尿病的初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状态,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肾脏还没有发生病理性的组织损伤,积极的血糖控制可以得到部分缓解。

II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仍高于正常,但是肾脏已出现早期的病理损伤。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在正常范围内(20μg/min),休息后恢复正常。这一期如果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患者可以长期稳定处于该期。

III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患者的尿液中能够持续检测出微量白蛋白的存在,尿白蛋白排泄率维持在20-199μg/min。肾脏的病理损伤加重,肾小球滤过功能开始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血压开始升高,经过积极地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延缓肾脏病进展。

IV期:临床肾病期,其特点是持续性的大量白蛋白尿(>200μg/min或>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功能低于正常。除了大量蛋白尿外,患者还会出现浮肿,明显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贫血等症状,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患者一旦进入IV期肾病,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最终会导致肾功能的衰退。

V期:终末期肾衰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尿毒症期,患者肾脏的滤过功能丧失,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变得难以控制,同时还容易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广州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是全国糖尿病教育基地及广东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定期举办糖尿病教育讲座,普及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知识。对于I期、II糖尿病肾病患者强调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对于III期、IV期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通过纠正体内血流动力学紊乱、抗氧化应激等综合治疗,使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降低,延缓了肾功能的恶化。而对于V期的患者则通过综合的临床治疗,延缓了进入肾脏透析的时间。

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减少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对早期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均有利。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的速度。多种治疗指南中均推荐选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出可降低血压外,还可以减轻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开展了一项为期2年的治疗观察研究,旨在通过综合的治疗与干预,减少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肾病的进展。

5严控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如果能把血糖等指标控制好,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长期生存。但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合并肾损害,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会明显增加。所以严控血糖是是糖尿病患者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

肾脏与血糖的关系

肝脏与肾脏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地位极为重要。首先,肝脏和肾脏都是糖类代谢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肝脏内,既有种类繁多的酶,又是胰岛素和许多激素发挥作用的地方,糖在这里被加工、利用,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相互转换也在这里进行,其次,肝脏和肾脏是糖类储藏和释放的场所,人体内多余的糖分在这里形成肝糖原或者肾糖原加以储藏,在需要的时候又能转变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当肝脏和肾脏储存的糖类不够用时,它们还能利用脂肪或者蛋白质制造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的稳定;第三,肾脏是多余糖分排出体外的通道,当血糖升高时,只要肾脏功能正常,就可以通过排尿将多余的糖分排出,使血糖不至于太高。所以说,血糖的稳定离不开肝、肾功能的正常。反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也势必影响肝脏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严控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据了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其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及其相关问题的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而糖尿病肾病一般是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的慢性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并有空腹血糖增高或糖尿病症状。据专家介绍,对于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初期症状患者来说,良好的控制血糖,并针对受损肾脏进行早期的修复治疗是极其关键的。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的治疗有其共同之处,就是调控血糖、血压等,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更复杂一些,如果治疗得当,可大大延缓肾功能下降的到来,不然则会很快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疾病,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应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劳逸适度对血糖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觉得《糖尿病肾病有3大误区 防治要严格控制血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