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

时间:2022-01-17 11:19:36

相关推荐

糖尿病危害知多少

糖尿病和肝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了解,但是肝炎加上糖尿病变成肝炎可诱发肝源性糖尿病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肝源性糖尿病。何为肝源性糖尿病?各种肝病导致肝实质损害,诱发糖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以

1肝炎可诱发肝源性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知多少?

糖尿病和肝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了解,但是肝炎加上糖尿病变成肝炎可诱发肝源性糖尿病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肝源性糖尿病。

何为肝源性糖尿病?

各种肝病导致肝实质损害,诱发糖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属2型糖尿病但又与之有所不同。肝脏发生弥漫性病变时,肝脏会对体内糖代谢出现双向调节。餐后高血糖升高:由于肝功能下降,进食后,肝糖原的合成能力不足。空腹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由于患者肝脏内肝糖原储备不足以及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减少。肝脏病变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

肝损害合并糖尿病的危害

1、糖代谢异常使已经受损的肝细胞能量代谢进一步受损加重肝损害。

2、高血糖者合并感染可能性升高。

3、高血糖导致内脏淤血门静脉压力增高,增加内脏出血的几率。

4、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

肝炎可诱发肝源性糖尿病

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肝炎,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胰腺病变,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临床习惯把这种由肝炎继发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炎未除而又继发肝源性糖尿病,往往提示病情较重,严重影响疗效的发挥和疾病的康复。本来,肝炎病人适当增加糖的摄入有利于正常肝细胞的再生,但增加糖的摄入势必要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为了不影响两种疾病任何一方的临床疗效,就只有在静脉输注适量葡萄糖的同时,配合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肝内肝糖原减少,糖原异生作用增强,加速蛋白质消耗和糖代谢的失调,致使脂肪分解增多,极易产生酮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或昏迷,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这将对肝病的治疗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这时,除要积极控制肝炎外,还要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脂肪饮食。

由此可见,肝炎与肝源性糖尿病往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给治疗带来难度,但绝非不治之症。临床观察发现,只要发现及时,用药得当,往往随着肝炎恢复,肝源性糖尿病也能减轻或恢复。若在发生肝炎之前就有糖尿病,就其成因而言,发生肝炎之前的糖尿病肯定不是肝源性糖尿病,而发生肝炎之后的糖尿病可能既有原来糖尿病的成分,也有与肝炎有关的肝源性糖尿病的成分。这种在发生肝炎之前就有糖尿病,在患肝炎后糖尿病加重的情况,往往近期疗效较差,即使在肝炎恢复和糖尿病控制后,仍需长期控制饮食,使用降糖药物。至于降糖药物,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定期检测血糖的前提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消渴丸、达美康、拜糖平、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物。

2糖尿病患者治疗十忌知多少?

随著生活水平提高,被称作“富贵病”的糖尿病近年来也找上了普通人。但是很多糖友还没有认识到糖尿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尿病十忌,让你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治疗十忌

一忌:一曝十寒,跌宕起伏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空腹、餐后血糖的情况要清清楚楚,所以定期测血糖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不少患者平时不定期监测,服药又随意加量或减量,导致血 糖忽高忽低。长期如此,身体总处于应激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必然受损,并发症来得更早,危害更大。患者要学会监控血糖,避免血糖跌宕起伏,同时要把糖尿病 治疗融入生活中,并养成“有度”饮食、运动和用药的习惯。

二忌:两败俱伤,人财两空

临床上糖尿病治疗有四大误区:(1)过度治疗:血糖降了,胰岛功能没了———大剂量促敏药物刺激,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2)不及时治疗:药用了但血糖未达标———瞎折腾;(3)偏颇治疗:血糖降了,肝肾功能损害了———用药时没注意药物的副作用;(4)迷信:广告、偏方和秘方———疗效危害两不知。

专家提醒,糖尿病用药不当,容易导致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都不获益。

三忌: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频繁更替医院,频繁更换医生,不停更换药物,这对病情的控制没有任何好处。目前对于糖尿病没有能根治的奇药,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疗效和局限性,对于糖尿病,医生和病人必须互动和默契才能达到理想治疗状态。例如,目前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消渴丸,若能根据血糖水平灵活调节用量,可逐渐达到血糖控制平稳,但患者不能随意换药或停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否则可能引起血糖出现波动。

四忌: 四体不勤,事倍功半

有 部分患者特别信赖药物治疗而忽略运动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糖尿病运动疗法却是最简单且事半功倍的方法。研究表明,餐后运动,可以降低血糖2-5毫摩尔/ 升。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还能强身健体、防治骨质疏松、延缓衰老等。患者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最好咨询医生,制定个体的运动方案。

五忌:五谷不分,良莠不辨

“见 了麦苗叫韭菜”这是缺乏基本生产常识的秀才,而“五谷不分”则是不懂饮食治疗基本常识的糖友。一旦患上糖尿病,就要对饮食上的基本常识有所了解,比如每天 需要的营养四要素:糖、蛋白、脂肪、纤维素,还要了解这些营养要素都是由哪些食物提供的,自己能吃什么、吃多少。糖友们最好能接受系统的训练,掌握饮食治 疗的规律及窍门,吃出健康。

六忌:七窍生烟,敏感多疑

七 窍生烟说的是容易被激惹,遇事爱激动,内心不平和。而敏感多疑则是指过度注意自己身体的感受,症状频发。傅主任说,因为神经内分泌稳定是血糖和血压稳定的 基础,经常动怒、焦虑、抑郁、悲伤的糖尿病患者,其升血糖、升血压的激素不断分泌,这样就增加了降糖的难度。因此,一旦得了糖尿病,好好听医生的建议,进 行规范的治疗,信任医生是治疗的第一步。

七忌:八面来风,人心蛊惑

当今社会,信息太多,今天有人说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对肝肾有毒,明天有人说吃南瓜、苦瓜能降糖,这些信息往往像“八面来风”一样干扰糖友们,以至于打破其原本规律的生活及常规的治疗。

专家提醒,现在药物层出不穷,许多新药的疗效和副作用还没有历经时间的考验。因此,不要轻信广告或医托。不被忽悠的关键是多听听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意见,不要盲目用药、换药、停药。

八忌:十全十美,不切实际

由于糖尿病的治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控都必不可少。不过,有些患者就太过于理想化,往往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饮食太过严格以至于因噎废食营养不良;(2)运动太过苛求以至于欲速不达伤筋动骨;(3)药物太过挑剔以至于顾此失彼因小失大;(4)达标过于追求以至于稍有波动就惴惴不安。

其实,糖尿病的治疗讲究的是对“度”的把握,过度了反而有害无益。

糖友饮食运动需要注意啥?

一日三餐 糖友生活需要规律

吸烟、酗酒,都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果要预防糖尿病,必须要控制患者饮食,生活必须要有规律。在饮食中要注意低糖低脂,尽量少吃高油脂高糖份的食物。

饮食要注意均衡,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谈到糖尿病,就一定会谈到碳水化合物,其中主要以米饭为基础,再此基础上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蛋白质含和油脂成份的食物。每餐要尽量包括主食,蔬菜,含蛋白质的肉、蛋、奶,最后是油脂,油脂一定要控量。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制定每天热卡的摄入量,计算起来很复杂。基本上三大板块的东西都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都要有,但是每一节,比例都不一样,碳水化合物比例在40%~ 60%左右,蛋白质在20%左右,油脂类在5%~ 10%样子。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比例有一定的区别。大概比例是这样的,每餐饭按照这个比例比较好,不要因为血糖高就不吃主食,这是不可取的,而且这也不符合营养学方面的饮食规律。

适量运动 患者需做有氧运动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出门不是坐车就是开车,而且年轻人平时因工作忙也常常忽略了锻炼。针对现在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我们鼓励人们多做有氧运动,按照每个人的自身情况和年龄的差别,也有运动程度的不同。

最简单的方法,每周活动3—5次,每次时间在30分钟以上,根据自己身体的接受能力选择时间和运动量,运动强度要求运动后的心率为170减去实际年龄,比如:40岁男子,运动后的心率在130次左右,证明运动强度够了。

年龄在30多岁年轻人,适合慢跑、游泳等运动项目。专家介绍,游泳是非常好的一个项目,可以调动全身的肌肉组织,而且对关节损伤不严重,特别是膝关节损伤的人特别有帮助。但是,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人,建议不介绍强度的运动,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心绞痛。

3糖尿病人用药宜忌知多少

家解答,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就称为合并用药,合并用药时,有些药物会受到其他药物的干扰或影响,即有药物交叉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交叉反应是药物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糖尿病患者合并用药尤其要小心,因为在治疗糖尿病期间,同时又服用一些其他药物,可因这些药物易与甲磺丁脲、优降糖等降糖药发生拮抗作用而降低降糖药物的疗效;也可发生协同作用,使血糖降得太低,甚至还会引起低血糖昏迷,如果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有时还会危及生命。

为此,专家总结了,糖尿病患者在服药过程当中,最好不要与以下药物进行同时服用: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使口服降糖药代谢与排泄减慢,会增加磺脲类药物的药效,加上其本身也有降糖作用,合用会使血糖降得过低,易引起低血糖昏迷。许老师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就在于此。

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能降低血压,还可阻碍肝糖原释放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它还能促使胰岛分泌胰岛素,它还能掩盖低血糖引起的心律增加等征象,与口服降糖药同服,可造成低血糖昏迷。故糖尿病人服用心得安要十分谨慎。

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可抑制D860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容易发生低血糖。

复方新诺明可加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应用时要注意调整降糖药的药量。

氯霉素可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降低降糖药物的代谢,易引起低血糖。

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能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减少组织对糖原的利用和分解,使血糖升高,故得名糖皮质激素,是糖尿病患者禁用的药物。

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它们能促进肝脏分泌较多的药酶加速D860的代谢与排泄,从而缩短D860的半衰期,影响降血糖作用,降低降糖药的疗效,使血糖升高。

雌激素、黄体酮和口服避孕药它们能降低降糖药的疗效。

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可产生大量乳酸,引起病人酸中毒。

烟酸可引起糖耐量下降,并通过末梢组织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

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它们能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另外,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近等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重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一些含糖分过多的药物,如各类口含片、咀嚼片常添加蔗糖作为甜味剂,因其所含糖分较多,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有说明。糖尿病病人忌饮酒,其主要原因是酗酒能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从而引起低血糖。

4老年糖尿病知多少

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总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全世界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长了,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两大原因:随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相应减退;随年龄增长,内脏脂肪沉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老年糖尿病的五大特点

①患病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发病高峰在 60~69岁。据统计,5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病率比总人口患病率高3倍左右,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②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老年糖尿病往往表现为隐性糖尿病,即仅有高血糖而无糖尿病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或仅表现有乏力或体重减轻,常不引起病人的重视,不少老年糖尿病是在例行体检时才被发现的;③合并症多,需要同时治疗多种疾病;④慢性并发症多且严重,急性并发症的死亡率高;⑤易发生低血糖。对老年患者,严重低血糖所致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甚至因低血糖致死。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定期体检;体胖、超重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及老年感染性疾病都要常规检查血糖、尿糖,尤其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在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中,若按空腹血糖进行诊断,漏诊率竟超过 70.0%;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方式一般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有氧运动,要持之以恒,最好在饭后( 1~2 ) 小时血糖较高时进行;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量进食可避免饮食数量超过胰岛的负担而使血糖升得过高。定时、多餐又可预防出现低血糖,维持血糖稳定。

老年糖尿病用药原则

严防低血糖的发生;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积极治疗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常见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较常见。

糖尿病诊断标准

降糖标准应放宽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较年轻、年龄<65者,血糖控制正常化,空腹血糖<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而年龄>65岁,标准可适当放宽,不用过分严格控制血糖,太严格容易增加低血糖发生,反而增加死亡危险。

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伴多器官功能减退:心、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二甲双胍;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以避免低血糖;可选择作用温和的胰岛素促泌剂,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血糖控制标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重点避免发生低血糖。当出现如头晕、出汗、乏力等低血糖症时,首先应该知道“糖” 是这时候唯一所需要的。如不缓解并出现昏迷要及时就医。

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实施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首选用药;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

5糖尿病护理知多少?用毛巾都有讲究

在糖尿病的护理上,很多糖友只把眼睛放在了如何饮食以及一些糖尿病用品的注意事项上,却往往忽略了一下小细节,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毛巾,其实对糖友来说,毛巾的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另外,我们日常爱用的香味蜡烛和图方便的塑料水杯,其实对糖尿病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让小编为你一一介绍。

糖友用毛巾也有讲究

潮湿的卫生间里,镜子在早晨的忙碌中被溅得星星点点,旁边挂着几条毛巾,擦脸的,擦脚的,有的已经发硬,有的开始泛黄,常年湿热的环境,品质低劣的毛巾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而这正是很多人家中毛巾的真实写照。

据中国家纺协会报道的数据,在此种环境中只需3个月,毛巾上的细菌就可超标125倍!与此同时,生活中人们使用毛巾时普遍存在误区。首先,毛巾身兼数职,例如洗脸、洗头、洗澡、擦手都是一条毛巾;其次,多人混用一条毛巾;再者,毛巾湿用也不定期消毒杀菌,有数据显示52%的使用者不知道给毛巾消毒;最后,传统的节约观念也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那就是不破不换,80%的使用者9个月以上才换毛巾。

可是,对于()糖尿病病友而言,一条柔软,清洁的白色毛巾,尤其是擦脚毛巾,至关重要。

从专业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血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能量供给不足,所以免疫力低下;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水平,细菌侵入后容易生长繁殖,可导致创面迁延不愈;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性和神经性病变致皮肤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良,也增加了感染机会。种种原因造成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如果不幸再加上一条粗糙的、细菌超标的洗脚毛巾,糖尿病足将成为糖友们的心头大患。

基于以上种种,广大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了解如何正确保养、使用毛巾。首先,要选择一条柔软、清洁的毛巾,最好选择白色的,以便及时发现血迹或者脓包。毛巾保养时,注意用中性洗涤液,因为它能保持毛巾柔软,防止水中钙离子和肥皂结合钙化,使毛巾变硬。而清洗的频率是要求3-4天一次,但是一般洗涤液30天细菌就会超标,因此要完全避免细菌,仅仅靠洗涤是不够的,最好的消毒办法是煮沸和暴晒。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对于毛巾的使用一定要遵循专人专用,专巾专用,保持毛巾干用,勤洗勤晒勤更换,定期消毒,重视毛巾的隐患,防止细菌的滋生和对皮肤的损坏,以防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痛。

日常“致糖炸弹”要远离

1、香味蜡烛。化学合成的香味蜡烛中含有的邻苯二甲酸盐是一种能够扰乱激素分泌的化学物质,它的绰号是“致胖激素”,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人们体重增加。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浓度较高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会翻倍。

对策:尽量选用蜂蜡做成的蜡烛。不要使用乙烯基塑料材质的浴帘,因为乙烯基中也含有邻苯二甲酸盐。棉制和麻制的浴帘是最佳选择,麻制品还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

2、各种芳香剂。空气清新剂、香水、花露水和普通的清洁用品都含有让代谢紊乱的化学物质,扰乱激素分泌水平,从而增加人们患糖尿病的风险。

对策:避免使用成份列表中含有“香料”或“香精”字样的个人护理用品。选用不带香味的肥皂和天然洗涤用品,如茶粉、小苏打和醋。

3、塑料饮水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显示:双酚A与脂肪细胞加速生长、胰腺细胞功能遭到扰乱之间存在关联,而后两者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对策:双酚A存在于很多底部标有“7”的塑料制品中,所以最好选择玻璃材质或专用于食品类的不锈钢材质的水杯。要特别留心那些声称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它们很有可能是双酚A的替代物,没有通过安全性测试。

4、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引发糖尿病的胰腺功能紊乱之间存在关联。另一类杀虫剂(氨基甲酸盐)也与糖尿病的发病存在关联。这两类杀虫剂的残余物通常存在于采用非有机方法种植的草莓和桃子等蔬果中。

对策:选择有机食品。真正的有机食品意味着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合成农药。

5、二手烟。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发表在《环境健康展望期刊》上的一份报告显示,大人吸烟会增加家中孩子日后患上肥胖症的风险。特别是孕妇产前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孩子日后患上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

对策: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

如果觉得《糖尿病危害知多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