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有哪些

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有哪些

时间:2024-01-16 04:52:51

相关推荐

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有哪些

据媒体报道,前阵子天气炎热,赵阿姨觉得自己的腿部皮肤瘙痒难耐,而且还发炎感染,到了医院一查才知道患上了“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生介绍这是典型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病因是微循环障碍、神

1糖友要小心糖尿病皮肤病变

据媒体报道,前阵子天气炎热,赵阿姨觉得自己的腿部皮肤瘙痒难耐,而且还发炎感染,到了医院一查才知道患上了“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医生介绍这是典型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病因是微循环障碍、神经损伤以及免疫力下降等所致。皮肤瘙痒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常见于老年患者和女性患者间。据统计发生率约为7%-43%,临床可以表现为全身瘙痒,或肛门、阴部等部位的局部瘙痒,皮肤还会出现干燥、脱屑、皲裂,肤色改变等现象。

专家提醒,许多皮肤病变早期有些蛛丝马迹,比如反复瘙痒、长小水疱等,糖友要及时发现这些异常信号,早日就诊。

3个信号提示糖友 皮肤遇上“大麻烦”

信号1、 反复瘙痒

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早期症状之一,甚至有些病人到皮肤科看皮肤感染时才发现糖尿病。一般来说,早期皮肤病变引起的瘙痒可全身发病,有时手部有时背部,也可以局部发作,发病部位不定,瘙痒程度也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反复发作,自行使用外用药膏也只能缓解一时,甚至无效。而女性糖友最常发生在私处,比如外阴瘙痒等。

信号2、毛囊炎此起彼伏

糖尿病控制不好时,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毛囊炎。起初长出红色、充实性的丘疹(像痱子),然后迅速发展为丘疹性脓疱(痱子样的丘疹里有脓液,中间贯穿毛发),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处还没完全愈合,另一处又开始生长,此起彼伏。成年糖友容易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如头部、脚部(腿毛多且长)等。

信号3、动不动就汗流浃背

有些糖友由于糖代谢障碍,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容易出现皮肤潮湿、多汗的情况,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看似是皮肤排汗出问题,其实是神经病变的前兆,要引起重视。

教你6招预防糖尿病皮肤病变

1、 皮肤清洁

糖尿病人每天都要清洁皮肤,特别是脸部、足部、外阴。洗脸尽量选择性质温和的洗面奶、洗面皂,力度轻柔,水温不宜过高;洗澡不必每天进行,夏天每周2~3次,冬天每周1~2次即可,避免长时间的泡澡或使用刺激性的清洗剂。

2、合理润肤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皮肤容易干燥,所以每次清洁后要注意润肤,比如使用含有凡士林、硅油等有较强保湿作用的护肤品,每日1~2次。

3、日常尽量穿着纯棉衣物

纯棉衣物刺激小,糖尿病患者尽量不穿羊毛衣物,或者羊毛衣物不直接接触皮肤(羊毛衣物里穿一件纯棉打底衣服)。勤换衣服,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女性患者不穿化纤内衣。

4、 轻度瘙痒加强润肤,瘙痒难耐别硬撑

对于皮肤干燥引起的轻度瘙痒,糖友可通过加强润肤,缓解瘙痒;局部瘙痒者可以使用外用止痒药物,瘙痒严重或范围比较广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织胺药物,千万别因为“怕药物副作用”、“扛扛就过去”等愚昧的想法硬撑,用药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进一步的皮肤溃烂。

5、保持心情愉悦

心情烦躁,压力过大,易怒、焦虑、激动等情绪对皮肤病有害无益,糖尿病人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多到户外走走,有空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6、忌食燥热食物,比如煎炸、辛辣、精加工食品和酒类。平时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皮肤湿润。

2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的日常护理

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的日常护理?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皮肤病变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危害,患上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也是辅助治疗效果的一项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糖尿病皮肤病变患者的日常护理?

食疗:经常食用新鲜西红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美颜润肤,同时番茄素对于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外治: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湿敷、浸泡、坐浴、洗浴等方法,进行外洗对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有脓疱者,应先挑破脓疱再洗。外洗后红斑浸渍处,外扑外用药物,有糜烂处,将药物涂于纱布上,贴敷患处进行糖尿病皮肤病治疗。

自我调护:进行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时,要保持皮肤皱折部位的清洁干燥。夏季洗澡后,可在皱折部位扑爽身粉,避免长期水湿浸渍手足,用水后及时擦干双手,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时特别注意擦干指缝,不要撕甲周皮肤上的肉刺,以免造成损伤,继发真菌感染,积极采取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控制糖尿病。

3糖尿病患者须小心皮肤病变

手足癣患者手掌足底广泛脱屑,角层表面粗糙增厚,冬季易裂口,足趾间以脱屑、水疱、浸渍化白,患者往往瘙痒难忍以致用热水烫而使表皮破损而诱发继发性细菌感染,如丹毒、蜂窝织炎和淋巴管炎等。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较低,皮肤表皮的含糖量高,所以在继发感染的情况更为常见。手足癣如不及时治疗可感染指甲和趾甲,导致甲残缺不全、空洞,甚至妨碍手指的精细动作。

糖尿病患者因皮肤中糖含量比正常人高,是导致皮肤易受真菌和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在西班牙和英国的研究调查发现,在成人中真菌病的发病率为3%,其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为5%,在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和银屑病患者中可高达8%。

因此建议,有以上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到皮肤科医师那里做足部和甲及全身皮(整理)肤常规检查,以便对真菌感染做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4糖尿病人易患6种皮肤病 糖友需防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在糖尿病各个时期,可能会出现多种皮肤病变,一定要多加注意。

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六种皮肤病

糖尿病并发症往往可通过皮肤病变反映出来的约占30%~80%,20多种。如能及时察觉这些扑朔迷离的皮肤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据临床研究统计,正常人患糖尿病后,有5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的皮肤病变。以下皮肤病表现在糖友身上比较常见

1、皮肤感染

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2、皮肤瘙痒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3、感觉异常

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

4、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 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 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5、糖尿病性黄瘤

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6、糖尿病性皮疹

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糖尿病瘙痒症最常见

糖尿病人由于大量的排尿常有失水的表现,失水后的皮肤很干燥,病人常感全身皮肤发痒。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皮肤瘙痒。

老年人的皮肤本身就干燥,两方面原因合加就更容易发生瘙痒了。有些情况严重的老年患者,可看到皮肤上有一些将要脱落的干皮。如果患者能及早润肤,改善皮肤干燥,就可阻止瘙痒发生。

我们正常的皮肤,就像一堵墙。如果皮肤干燥了,那么墙的结构就可能发生变化,或变松,或变形,墙不坚固了就容易被细菌入侵感染,或者被过敏源刺激,于是瘙痒发生。因此,糖友应保持皮肤的润滑,维护皮肤的完整,保持其应有的抵抗力。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护理

要预防糖尿病皮肤病,首先要治疗原发病,避免高血糖引起的全身性变化。其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外伤。虽然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以弄伤皮肤,除了一些意外的创伤之外,还可能因为抓挠,或是皮肤疾病引发的伤口。

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时特别注意擦干指缝,不要撕甲周皮肤上的肉刺,以免造成损伤,继发真菌感染,积极采取糖尿病皮肤病治疗控制糖尿病。

饮食上,除了要注意低糖饮食外,还要避免辛辣刺激;生活上,建议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冬天不必天天洗澡,洗完后最好马上涂润肤霜。不要等到感觉皮肤干燥才来润肤,这已经晚了。经常润肤才能维护皮肤的完整性。

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还建议肥皂、沐浴露等尽量不用,如果真的改不了使用习惯,那可以两三天或三四天才用一次。此外,建议穿一些棉质的衣物,因为化纤的衣物容易产生摩擦、静电,也会形成一些外在环境的刺激。

糖尿病皮肤病变不可忽视,特别要防止细菌感染。

5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有哪些?

现在的糖尿病患者,部分是由于普查才发现的,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身体不舒服发现糖尿病的。后者主要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因为消瘦去查体被发现;第二类就是皮肤瘙痒,特别是外阴瘙痒;第三类是其他疾病检查中连带检查血糖而发现的。可见糖尿病皮肤病变在糖尿病起病时,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

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脓皮病常表现为颈部、臀部的红肿,其特征是反复发作,较难治疗。

2、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一般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为多见。形状常为境界明显的发硬黄色斑片,个别周围有紫青色或红色斑晕,中心呈逐渐萎缩凹陷。

3、皮肤念珠菌病

表现为外阴炎、阴道炎,阴股部、肛周、乳房下、腋窝等部位的糜烂性损害。取上述部位的分泌物、鳞痂做真菌培养,常可发现念珠菌。此病是由于血糖、尿糖增加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抵抗力减弱而造成的。

4、糖尿病性溃疡及坏疽

常继发于外伤和炎症的基础上,其中部分是特发的。通常一边出现局限性皮肤紫蓝色水泡,一边发生溃疡,并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大。感觉少有压痛和自发痛。有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下肢疼痛等症状。

5、糖尿病性黄色瘤

此皮肤病变大部分见于重症糖尿病患者,且女性为多见。症状可见皮疹急剧出现,多为黄豆大至蚕豆大黄橙色丘疹或结节,孤立或簇集分布。此类皮疹常有红晕,好发()于四肢、臀、颈、肘、腹等部位。有瘙痒感。由于中性脂肪增加,血清呈乳糜状。

治糖尿病皮肤病先控制血糖

糖尿病皮肤病变治疗一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改善皮肤血液供应,恢复皮肤神经末梢的数量。如果皮肤“三没有”是不需要治疗的,即没有皮肤的破溃、没有皮肤的感染、没有皮肤的溃疡,是不需要针对皮肤进行治疗的,一般只进行全身控制血糖的治疗就可以了。但是皮肤有了破溃、感染、溃疡,那就需要针对皮肤进行局部治疗了。

专家提醒,糖尿病病人如果发现自己的足、手或者全身有水泡样改变要及时就医,这有可能就是比较严重的类天疱疮改变。如果是全身性的,治疗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局部的可以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全身的用大面积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就不切实际,类天疱疮往往是那些全身糖尿病病史比较长,血糖控制不好,抵抗力比较差的人容易得。

如果觉得《因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病变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