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治疗方法

时间:2020-09-25 00:02:24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治疗方法

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的并发症。如何治疗,专家强调,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快速治疗和预防治疗疾病。糖?尿?病?肾?病?怎?么?治1、饮食治疗目前主张

1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谨记7大原则

一个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的并发症。如何治疗,专家强调,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快速治疗和预防治疗疾病。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

1、饮食治疗

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对已有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饮食上除限制钠的摄入外,对蛋白质摄入宜采取少而精的原则(0.6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宜选用植物油。尚应密切监视病人的营养状态和氮平衡。

2、控制血压治疗

高血压能促进肾功能衰竭,有效地降压治疗可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率,减少尿白蛋白排出,糖尿病患者如血压超过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就应该用降压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6.0/10.7千帕(120/80毫米汞柱)左右为好,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雅施特等。干咳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特殊副作用,确切机制不明,可改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其他降压药如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络活喜)、波依空等]、β受体阻断剂、呋塞米(速尿)、甲基多巴、可乐定等也可选用。

3、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应即采用血液透析、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近年来透析后患者存活率较前明显提高。透析时应控制血糖及高血压,纠正血脂异常,防止感染及注意病人营养状态。肾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近期疗效较好,但供体来源有限,排异反应尚未完全解决。

4、控制血糖治疗

口服降糖药。对于单纯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并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时需监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

5、抗氧化治疗

由于现在已经明确导致肾脏损害的原因系氧化应激,因此抗氧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表现出显著的效果,Naito等在研究中发现“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是糖尿病导致肾病的一个重要机制。

6、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肾?病

肝脾肾气阴阳俱虚:此症见腰腿酸痛,神疲乏力,怕冷怕热,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治疗药方:此方用吕氏调补阴阳汤(党参、当归、生地、金樱子、芡实、旱莲草、女贞子、黄连),成药可加用金匮肾气丸。

脾肾气阳虚:此症见腰背肢体酸疼沉重,肌瘦无力,纳后腹胀,畏寒肢冷,手足浮肿,大便常溏,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数。治疗药方:此方用吕氏健脾补肾汤(黄芪、苍术、猪苓、木香、黄连、陈皮、半夏、砂仁、厚朴、金樱子),成药可加用济生肾气丸。

肺肾气阴虚:此症见胸背腰膝酸疼,神疲乏力,易于感冒或有咳嗽气短,手足心热,大便常干。治疗药方:此方用吕氏补养肺肾汤(沙参、麦冬、玄参、生地、山茱萸、黄连、地骨皮、枳实),成药可加用麦味地黄丸。

肝肾气阴虚:此症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烦热多汗,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治疗药方:此方用吕氏益气养阴汤(黄精、生地、山茱萸、旱莲草、女贞子、枳壳、枳实、黄连、生首乌、牛膝),成药可加用杞菊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七大原则

1、控制高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达标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

2、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严格达标。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已有血压高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达标值:无肾损害及尿蛋白<1.0克/天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0克/天,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3、控制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都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因此有血脂紊乱者,还应进行调脂治疗。达标值: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

4、限制蛋白摄入 按0.6~0.8克/公斤标准进低蛋白饮食。以摄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盐的摄入控制在5克/日以下。浮肿时盐限制更要严格而且还要限饮水量。

5、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对肾脏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可用辨证施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但进入尿毒症期,也要慎用。

6、定期体检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查。凡初次筛查未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

7、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当已进入尿毒症期,除了以上治疗外,还要选择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如果有条件进行肾移植,恢复程度和生存时间都会明显提高。

2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肾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增加,从而肾脏及其它并发症也增加。而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难缠的疾病,治疗起来也相当的麻烦。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疗:

有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提倡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1g/kg/d),高热量(30~50 Kcal/Kg.d),水肿明显者应予低盐饮食;少食动物油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以噻嗪类加保钾利尿剂并用效果好;效果不佳时,改用渗透性利尿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并用襻利尿剂(如速尿)。人体白蛋白的使用指征:①利尿不理想;②利尿后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③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利尿不宜太猛,易致血容量不足,形成血栓和电解质失衡。

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应、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发挥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使用原则:始量足(1mg/kg, 8~12周);减量慢 (10%,2~3周),维持长(10mg/d半年至一年)。方法:早晨一次顿服;副作用:感染、糖尿病、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疾病(痤疮、紫纹、多毛)和神经精神异常(神志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

2、细胞毒药物:适应症:激素治疗无效;患者对激素依赖;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

①环磷酰胺: 用量(2mg/kg/d, 总量6~8g);副作用:肝损害、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脱发、胃肠反应、性腺抑制等。

②环孢菌素A:抑制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用量(3~5mg/kg/d),维持其血浓度谷值为100~200ng/ml。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共服半年左右。副作用:肝、肾毒性,并可致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

中药治疗:

可减少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可选用中药免疫抑制药物:雷公藤多甙,昆明山海棠片,正清风痛宁等;增加肝脏白蛋白合成:黄芪。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七大原则

1、控制高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达标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

2、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严格达标。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已有血压高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达标值:无肾损害及尿蛋白<1.0克/天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0克/天,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3、控制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都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因此有血脂紊乱者,还应进行调脂治疗。达标值: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

4、限制蛋白摄入 按0.6~0.8克/公斤标准进低蛋白饮食。以摄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盐的摄入控制在5克/日以下。浮肿时盐限制更要严格而且还要限饮水量。

5、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对肾脏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可用辨证施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但进入尿毒症期,也要慎用。

6、定期体检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查。凡初次筛查未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

7、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当已进入尿毒症期,除了以上治疗外,还要选择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如果有条件进行肾移植,恢复程度和生存时间都会明显提高。

糖尿病肾病治疗五点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血糖

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要严格控制血糖。血糖的高低和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与糖尿肾病关系密切。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就很少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要首选格列喹酮。经饮食和药物不能控制或出现肾衰竭不全时,应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或用胰岛素泵治疗。

2、降压治疗要注意

尿蛋白大于1克/天时(该病例现在属于这阶段),血压应降至125/75毫米汞柱以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II)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对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已为医学界所公认。

3、纠正血脂紊乱

血中脂类升高会刺激肾小球囊增大,使肾病加剧。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达到即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有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和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避免肾脏进一步损伤

糖尿病人患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些将损害肾脏。通常糖尿病人控制膀胱的神经会受到损伤,产生神经原性膀胱,导致膀胱正常的排泄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感染。应避免进行能影响肾功能的检查,如肾盂造影等。

5、注意限制盐的摄入

单纯低蛋白饮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进而又会加重肾病进展,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必要时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血糖控制要严格,空腹血糖应在6.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在肾功能代偿期或轻度损害阶段可以应用格列喹酮、α-糖酐酶抑制剂等口服降糖药,使用胰岛素等治疗。

3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饮食要注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整理)下面就赶紧和小编来看一下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

1、遗传因素

男性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较女性为高;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非洲及墨西哥裔较白人易发生糖尿病肾病;同一种族中,某些家族易患糖尿病肾病,凡此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存在。1型糖尿病中40%~50%发生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在观察期间也仅有20%~30%发生糖尿病肾病,均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2、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其中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主要包括:①肾组织局部糖代谢紊乱,可通过非酶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②多元醇通路的激活;③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④已糖胺通路代谢异常。上述代谢异常除参与早期高滤过,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细胞外基质蓄积;增加肾小球毛

4、高血压

几乎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高血压,在1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平行发生,而在2型中则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出现。血压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肾病发展密切相关。

5、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其中包括RAS,内皮素、前列腺素族和生长因子等代谢异常。

治疗

1、糖尿病本身治疗: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特别是早期发病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纠正糖代谢紊乱可使早期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球囊内高压等降至正常。严格的血糖控制主要是饮食治疗,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2、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在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血压控制在早期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下降。对于目标血压,目前认为控制在120/75mmHg以下比较理想。

3、蛋白饮食限制:高蛋白饮食可使肾小球血流量增加,高灌注,高滤过和球囊内压增高,加重高糖时肾血流动力学变化。适量的蛋白饮食可使肾功能下降速度减慢。蛋白的摄入应以高生物蛋白为主。在血糖控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饮食

DN第三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蛋白质每日0。8-1。0g/kg体重。选用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剩余30%的热量用脂肪补足,选用玉米油、豆油、菜油、芝麻油,其次为花生油,不用猪油、牛油。此期如能控制糖尿病,并饮食调整合理,可稳定或延缓肾脏病变发展。

DN第四期蛋白质每日0。8g/kg体重。选择含蛋白质更少的食物,如海参、海蜇皮、酸牛奶、脱脂奶粉、牛奶、羊奶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第三期。有明显浮肿或伴有高血压时,限制钠盐(每日2~3g),并严格限制水分,每日摄入量≤ 1000ml。如每日尿量<5O0ml,应更严格限制钠盐。

DN第五期——尿毒症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此期饮食宜清淡、易消 化,每天进食蛋白质维持在30g左右,可以1周中连续 6d低蛋白饮食(每日 0。6~0。7g/kg体重),第7天自由选择饮食。最好选用麦淀粉饮食(将面粉中面筋植物蛋白洗去所得),因其含蛋白质仅0。4%~0。6%,较大米含蛋白(7。8%)少。选用含钠低(每 1OOg含钠<100mg)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瘦肉、大白菜、花菜、冬瓜、丝瓜、西红柿、芋头、莴笋、荸荠等。而不选用含钠>200mg的豆腐、蘑菇。紫菜、虾米等。

4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

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糖尿病频道告诉你,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很重要,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首先就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减少盐的摄入量,还要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它的具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和家庭医生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有卓越的贡献,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也不例外。中医专家指出,中药对早期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有显著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作用,可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病理,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降低肾小球硬化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把。

活血化瘀、清除生新治法是糖尿病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的继承与发展。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伤阴耗气,阴损及阳,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久病入络,痰浊、邪热、血瘀、气郁互相胶结,形成“微型症瘕”,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所致。某肾病医院推出了微化中药活血化瘀散结、修复生新的治则。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由于肾元受伤,气化不行,浊毒内生,浊毒可更伤肾元,耗伤气血,阻滞气机升降出入,最终可表现为尿毒症“关格”危候。

治疗则当重视化浊解毒,以保护肾功能为要务。微化中药渗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对早期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有显著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作用。可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病理,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降低肾小球硬化率。微化的中药最主要的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糖尿病肾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和基底膜的损伤。微化处理后,药物活性物质选择性地靶向定位于各级动脉血管,与其紧密融合,促使肾动脉扩张,增加肾脏的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对受损肾小球的供氧,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效缓解和恢复肾小球的硬化状态。

经过微化处理后的中药可充分发挥传统中药治病于本特点,使破碎的中药分子链再次有效链结,形成新功能的同时。还可针对受损伤的肾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积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的基底膜。这一方法主要是修复糖尿病肾病病变的基因和受损的肾脏病变细胞,并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内DNA复制,促使受损肾脏结构改变,使受损肾脏功能得到恢复。所以,修复之后,由于引起病变的根本原因被消弥于无形,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必然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且这种消失是随着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所以很难出现反复,当然更不存在停药后症状的反弹。

糖尿病肾病治疗一直是肾病和糖尿病治疗专业机构研究的对象。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分阶段,肾病的治疗更重于糖尿病。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后理,十年、几十年也许不会出现生命危机。一旦出现肾病,肾病危害远大于糖尿病,肾病不易控制,如有治疗不当则会很快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

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应该清楚了吧,最后专家强调一点,早期进行正确的治疗确可延缓肾功能不全的病理进展,改善血肌酐、血尿素指标,延长寿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所以,及早治疗是关键哦。

5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DN第三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蛋白质每日0.8-1.0g/kg体重。选用鸡蛋、牛奶、瘦肉、鱼等动物蛋白。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剩余30%的热量用脂肪补足,选用玉米油、豆油、菜油、芝麻油,其次为花生油,不用猪油、牛油。此期如能控制糖尿病,并饮食调整合理,可稳定或延缓肾脏病变发展。

DN第四期蛋白质每日0.8g/kg体重。选择含蛋白质更少的食物,如海参、海蜇皮、酸牛奶、脱脂奶粉、牛奶、羊奶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第三期。有明显浮肿或伴有高血压时,限制钠盐(每日2~3g),并严格限制水分,每日摄入量≤1000ml。如每日尿量<5O0ml,应更严格限制钠盐。

DN第五期——尿毒症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此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每天进食蛋白质维持在30g左右,可以周中连续低蛋白饮食(每日~体重),第天自由选择饮食。最好选用麦淀粉饮食(将面粉中面筋植物蛋白洗去所得),因其含蛋白质仅%~%,较大米含蛋白(%)少。选用含钠低(每含钠<)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瘦肉、大白菜、花菜、冬瓜、丝瓜、西红柿、芋头、莴笋、荸荠等。而不选用含钠>的豆腐、蘑菇。紫菜、虾米等。

如果觉得《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治疗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