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我的中医临床心得:遣方用药的原则之“因势利导”

我的中医临床心得:遣方用药的原则之“因势利导”

时间:2021-03-25 16:11:32

相关推荐

我的中医临床心得:遣方用药的原则之“因势利导”

其实在临床面对患者的时候,经过四诊辩证后,遣方用药首先执行的是“因势利导”的用药思想,但是前面已经先讲了“扶正祛邪”的原则,那么讲一下我对“因势利导”思想的应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兵家作战的“势”是双方之一占了上风,正邪作战的“势”是正邪之一占了上风。“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的胜就是病势。“因势利导”就是根据病情主要矛盾进行治疗。

治法以脉证为依据。临床上面对患者,通过四诊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这仅仅是得出一个证。例如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确定为太阳中风;下利、腹痛、脉沉涩为太阴里虚寒;心下满、眩晕、脉浮大为胃有停饮等,由证才能确定病势和治法。对于一个发热、汗出、脉浮缓的表虚证,表证当从汗解,虽然病人已经有汗出但发热不退就说明邪气不除,邪气去则安,那就继续发汗。脉浮缓说明精气不足,浮脉主热主汗,但是脉管里精液不足不能出汗,所以用甘草、大枣甘甜之品先安中补液助汗出,从根本上顺着发汗的“势”去治疗。外科治疗边界不清、肿势较轻、表面苍白的脓肿的时候,采用帮助脓肿外出的方法,采用补气托脓的药物黄芪,让脓肿破溃而出则病愈,都是顺势利导的治疗方法。对于温病早期口渴、咽痛、发热、脉浮数的风热在表即将转里的病势,采用轻清表邪兼清里热的治法,取药薄荷、荆芥、防风等凉开之品配合金银花、连翘、知母等清里之味来顺势治疗。

“顺势利导”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急性病,例如脉微欲脱,大汗淋漓的真阳散失之证,立即采用附子、干姜通脉回阳救逆固脱之味。对于慢性病,如腹型肥胖的“肾着”之病,那就采用干姜、肉桂温阳之味。还有对于腹满采用半夏、生姜降逆之品;对于大热汗出脉洪大给予石膏、知母清里热之品;对于肺有水气给予细辛、干姜、五味子之味。

在中医学中,从立生命到调摄养生,疾病预防治疗,都体现出顺应大势、顺应正邪消长大势、顺应疾病发展转归大势的思想,其基本逻辑都是构建在“因势利导”的思想基础之上。从天地自然、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盛衰、人体正气之强弱、邪气性质的偏颇和部位来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预后转归等过程正邪之“势”。从而根据每个阶段的“势”和规律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因势利导,就是从基本根本上进行治疗,从帮助人体对疾病反应上治疗。人体想吐就催吐,想出汗就发汗,但是治法必须和脉证保持一致。下一次讲“兼顾他证”。

(以上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我的中医临床心得:遣方用药的原则之“因势利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