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补脾安神止呃逆——公孙穴

补脾安神止呃逆——公孙穴

时间:2023-07-24 04:26:18

相关推荐

补脾安神止呃逆——公孙穴

点击上方“陶唐中医” 可以订阅哦!

穴位

简介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

1.定位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快速取穴: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解剖定位: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匪浅神经分支。

2

功效主治

主治: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 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 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功效: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丰隆、膻中主治呕吐、眩晕。

3.穴位保健

针刺:直刺0.6—1.2寸。

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公孙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治疗呕吐、水肿、胃痛等。

按摩法:用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胀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公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改善腹痛。

临床应用报道

采用针刺治疗呃逆病35例,收到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病人平卧或坐位,在公孙穴处常规消毒后,取2寸长毫针直剌1—1.5寸,中强刺激,针后留针5—15分钟。治疗结果:35例病人有31例一次治愈,3例一次症状显着减轻,二次治愈,1例无效。体会:公孙穴系足太阴脾经络穴,亦属针灸学所称马丹阳十二神针之一,可治九种心痛。此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可达到通经活络和松驰平滑肌的作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刘道明.针刺公孙穴治疗呃逆;《陕西中医函授》1993年05期)

失眠患者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失眠患者,利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睡眠恢复正常时间和中医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失眠疾病针刺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副作用,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患者采用四关穴、公孙穴、镇静穴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倪兴平.针刺四关穴配合公孙、镇静穴治疗失眠的应用研究;《内蒙古中医药》18期)

相关

中风失语增智力——通里穴胃病要穴——中脘穴颈椎、腰椎病通用穴——后溪穴

研究院介绍

北京陶唐中医研究院是一家中医健康服务机构,本院提供个人或团体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慢病康复等导引养生的培训课程,同时也提供艾灸、推拿、拔罐、火龙灸、督脉灸等非药物方法的健康调理服务,欢迎咨询!

地址

东直门北小街2号楼817室

电话

1561128

中医培训、健康调理

如果觉得《补脾安神止呃逆——公孙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