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中国古代耳饰漫谈

中国古代耳饰漫谈

时间:2022-05-13 09:01:45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耳饰漫谈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金环镶东珠耳环

耳饰是佩戴于耳朵之上的物品,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便知道用耳饰美化自己。就目前所知,最早的耳饰种类为玦,并以玉玦居多,另外也以骨、石、玛瑙和象牙材质,但当时受到工艺限制,仅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打磨,便见于各种各样的玦和珰。且从墓地出土的玉珏来看,当时不仅有女性佩戴,成年男性和儿童也有穿耳洞的习俗。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薛家岗文化玉人

在夏商出土的陶塑和青铜头像中,发现穿耳多产生在神人和奴隶形象中。例如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中年男性玉人两耳皆有穿孔,可以看出耳孔较大,佩戴的正是耳珰,一说明当时耳朵穿孔已经很普遍,二说明当时的佩戴方式和佩戴风格都与今日相去甚远。

扁体玉玦

从耳饰分类上来说,主要有玦、瑱(又叫充耳)、耳珰、耳环、耳坠、丁香和耳钳几类。

玉鸟纹玦

在原始社会时期,耳饰就包括玦、耳珰和耳坠三类。玦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主要特征是形似环、有缺口,既可以直接穿过耳孔,也可以将缺口夹于耳部,或用绳子穿系于耳部,戴法多种多样,在原始社会最为常见。

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着冕冠的皇帝刘秀,耳畔垂圆珠为瑱

瑱是先秦时期的产物,玉质的瑱又名“珥”或“充耳”,起初用于充塞耳孔,与珰可作一类,在汉晋两代最为流行。瑱既可直接垂于耳上,也可系于簪首,早年是男子冕冠上的佩戴之物,后来成为宫廷上层女性朝服的必配之物,称为“簪珥”,在宫廷大肆流行。

琉璃耳珰 空心平头型

耳珰可以嵌入耳垂,以玉石和琉璃质居多,佩戴起来俏丽动人,主要出土于汉魏时期。

宋代金瓜果枝叶纹耳环

耳环泛指以金属为主体材料制成的环形耳饰,中国的夏商时期,冶金技术产生,中原地区便有了青铜和金质的耳环和玦形环。

西汉末-东汉中期拧丝扭环缀叶穿珠式金耳坠

到明晚期,出现耳坠,上端为圆形,下面悬挂若干坠饰,走起路来来回晃动,尽显女性婀娜体态,也更加活泼灵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与宫廷盛行的“排环”等形成明显对比,在清代大肆流行。

明代丁香 金嵌珠宝

丁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耳钉,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里说“女子佩戴耳环,如同丁香一般。

一耳三钳式珍珠耳环

丁香的钉头可以镶嵌珠玉,富贵人家常以此装饰,清代还十分流行“一耳三钳”,一只耳朵可以戴三件耳饰,非常前卫,后特指夹钳的耳饰,也就是今天女性佩戴的耳夹,避免穿耳之痛,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备受女性喜爱。

清代金累丝宫灯形耳坠

进入文明时期后,穿耳洞与人们的礼俗观念产生了很大冲突。从周朝起,人们特别注重身体的完整性,“不爪翦,不穿耳”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这时起开始了对穿耳的严格抵制。

元文宗像耳戴“一珠”耳环

虽然经历一波三折,但仍抵挡不住人们对耳饰的喜爱,历史上不乏有溢美之词。《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一语点明耳饰在古代配饰中的地位。北方游牧民族基本都有戴耳饰的习俗,在清宫廷画家所绘的《雍正帝行乐图》中也能看到雍正满装造型佩戴的金环。

镶钻石珊瑚翠耳坠

总之,耳环的产生与佩戴都与当时的制作工艺和社会开放程度有关,时代的进步与思想的开明都是耳饰发展演变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与审美的进步则是支撑它的内在力量。如今耳饰的款式更是层出不穷,一度跃身成为社会风尚的指向标,也成为我们窥探当时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摘自《上海工艺美术》杂志第二期 作者:袁娜)

如果觉得《中国古代耳饰漫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