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防治妊娠糖尿病 你要知道这5大要点!

​防治妊娠糖尿病 你要知道这5大要点!

时间:2024-03-04 02:28:12

相关推荐

​防治妊娠糖尿病 你要知道这5大要点!

防治妊娠糖尿病,你要知道这5大要点!

1

认识GDM——准父母的甜蜜负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育龄期女性在孕前糖代谢正常或存在潜在的糖耐量异常,直至孕期才出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国际糖尿病和妊娠研究协会组织(IADPSG)标准[1]则认为,如果5.1 mmol/L ≤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 7.0 mmol/L,即使在妊娠早期,也可诊断为GDM。

在临床上,妊娠糖尿病多在孕检时突然发现,让患者及家属猝不及防。据报道,约6%~9%的孕妇患有糖尿病,其中GDM占90%左右,同时,GDM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GDM的危害

产妇的风险: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阴道助产、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及肩难产等。

胎儿及新生儿的风险:胎儿宫内死亡、早产(<37周)、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死亡、高脐血C肽、新生儿产伤(骨折或神经麻痹)及先天性畸形等。

子代:有GDM病史的产妇及其子代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远期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明显升高。

如果对孕期及产后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明显改善母婴的上述不良结局。

妊娠期女性的糖尿病如何进行管理?

孕前

孕前咨询和血糖目标

合理孕前计划是降低糖尿病女性发生出生缺陷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怀孕时血红蛋白A1c(HbA1c)低于6.5%,在没有明显低血糖的情况下,也可以低于6%。如果在较低的HbA1c水平时发生低血糖,则可以放宽至低于7%。

体重和营养

在怀孕前,除了血糖控制外,还应优化体重。的一项研究发现,胎儿主动脉弓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随着母亲BMI的增加而增加,与BMI正常的孕妇相比,BMI大于40 的孕妇的胎儿大动脉错位的风险增加。

所有糖尿病女性应在怀孕前或怀孕初期咨询营养师,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的女性,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营养计划,该计划考虑到孕前体重,目标是孕前体重减轻至少5%至10%。

为预防神经管畸形,准孕妇应在受孕前至少1个月每天至少服用400 μg 叶酸。还应该每天服用1000 mg的元素钙和600 IU的维生素D,以支持新生儿的骨骼健康。这些营养素可以通过多种维生素补充剂或通过膳食补充。

孕中

血糖监测

对于怀孕女性来说,强化血糖监测可能是一个挑战。建议进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的女性,在空腹、餐前和餐后(1小时或2小时)监测末梢血糖水平,每天至少进行7次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的推荐值为低于95mg / dL,餐后1小时血糖应低于140 mg / d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20 mg / dL(表1)。

糖尿病女性在怀孕早期对胰岛素最敏感。加强血糖监测对于避免低血糖至关重要,低血糖除了意识改变,癫痫发作和孕妇受伤等风险外,还可导致低出生体重。低血糖风险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特别明显,这些患者通常比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更敏感,并且更可能患有低血糖症。怀孕期间给予胰高血糖素是安全的,应教患者在严重低血糖情况下如何使用。

孕期的营养和体重

即使在非肥胖女性中,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超过推荐目标也可能导致围产期不良结局,包括巨大儿,肩难产和新生儿低血糖。因此,怀孕期间需要密切注意食物摄入量,以确保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过多的体重增加。但是,也应注意避免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这可能导致怀孕期间饥饿和酮症。

胰岛素管理

已有糖尿病的怀孕女性通常需要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来达到血糖目标。具体而言,既往仅通过饮食控制、口服药物或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女性,需要接受强化胰岛素管理的教育,这可能是实现孕前血糖目标所必需的,或者需要在怀孕期间实施相关方案。

非胰岛素药物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治疗与减少孕妇体重增加有关,主要是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以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然而,2项研究检查了孕期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女性的孩子,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能对后代产生长期影响。

与使用胰岛素女性的孩子相比,孕期服用二甲双胍的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孩子,在9岁时,皮下脂肪的测量值更高。4岁时,孕前服用二甲双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孩子,BMI较高,肥胖率增加(32%),对照组儿童肥胖率为18%。因此,二甲双胍可能对胎儿和儿童发育有长期影响,可能是由于其对线粒体呼吸,生长抑制或细胞代谢和增殖的影响。

产后

分娩之后,女性对胰岛素变得非常敏感。胰岛素需求可能会降低至孕前的50%,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下表)。因此,谨慎起见,给予孕前胰岛素剂量的50%到90%,可以通过产后即时血糖水平,静脉注射胰岛素量和食物摄入来做出判断。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好处包括减轻母亲体重,密切母婴关系以及降低后代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母乳喂养的女性容易发生低血糖症,因为碳水化合物被排出到母乳中,因此在此期间可能需要降低胰岛素剂量和/或可以建议女性在哺乳期间食用零食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2

GDM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GDM的控制优先考虑从饮食调节、运动、血糖监测入手。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指南指出:

GDM患者常规应接受营养教育和营养咨询,根据自身体重指数制定个性化的饮食与运动计划。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限制在33%~40%,其余的能量供应则包含20%的蛋白质与40%的脂肪。相对于单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更加推荐复合碳水化合物饮食,在3餐中间增加2~3次少量加餐来分散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每周应进行至少5天,每天30分钟或累计时间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2.药物干预

当饮食与运动治疗不足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时,需启用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主要包括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

可用于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的胰岛素及其作用特点见表1。

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当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时,胰岛素是GDM控制血糖的较好选择。

注意事项:

①通常起始使用总剂量为每天0.3~0.8 U/kg,分次注射。

②后续使用剂量可根据患者各时间点血糖值的情况进行调整:

如同时存在空腹与餐后血糖偏高,可采用中效与超短效胰岛素联合注射。

如只有某个特定时间点的血糖值异常,可具体调整胰岛素的使用方案。如某GDM患者只有空腹血糖值异常,那么夜间可使用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其对GDM患者及胎儿的影响尚无定论,缺乏长期安全性的证据,不建议作为首选药物[3]。对于拒绝胰岛素治疗的GDM或无法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告知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的风险。

孕期进行运动、饮食及药物干预就可以了吗?

NO!

针对妊娠糖尿病,

我们是认真、严肃且专业的!

要想生个或再生个健康宝宝,

备孕期筛查、胎儿监测、分娩注意及产后监测一样都不能忽略噢~

3

将GDM扼杀在摇篮里

1.备孕期筛查人群

超重或肥胖的育龄期女性以及有下列至少一项的额外危险因素者应进行筛查。

25岁以上,缺乏体能运动,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

家族史: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

高危种族或民族(如亚裔美国人等);

曾分娩体重大于 4000 g的胎儿;

GDM病史;

高血压病史;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 0.90 mmol/L,三酰甘油水平高于 2.82 mmol/L;

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尿病前期:既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 5.7%,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糖受损;

其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因素(如孕前BMI>40Kg/M^2、黑棘皮症等);

心血管病史;

羊水过多。

2.孕早期筛查

GDM的筛查通常在24~28孕周进行,筛查对象主要针对未被确诊的2型糖尿病孕妇,以及伴有超重或肥胖等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的孕妇。

从1964年至今,国际及国内的筛查标准纷繁复杂,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筛查方式。

在我国,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修订的《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均采纳了IADPSG标准(即75g OGTT),对于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医疗资源缺乏地区的孕妇,建议妊娠24~28周首先检查FPG,FPG < 4.4 mmol/L,暂时不行OGTT;4.4 mmol/L ≤ FPG < 5.1 mmol/L,应尽早行75g OGTT;FPG ≥ 5.1 mmol/L,可以直接诊断GDM[2],版CDS指南中对于GDM的诊断也采纳了此标准。

3.GDM患者的胎儿监测

对于无需用药且血糖控制良好的GDM患者,何时进行胎儿监护尚未达成共识,建议GDM患者根据具体情况,根据医师建议适时采用电子胎心监护、生物物理评分、胎动计数等手段监测胎儿状况,如在孕36周开始无应激试验(NST),NST异常者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查对于需用药控制血糖的GDM患者,可在孕32周开始,每周1次NST,孕36周开始每周2次NST。

毛爷爷曾经教导我们,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是民族的希望。为了祖国未来的希望,防治妊娠糖尿病,患者和医生都义不容辞!

来源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医咖会

科室简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创立于1989年,在贾淑琴主任带领下成立,与消化科共用门诊和病房(内二科),独立内分泌科门诊,艰难发展。独立内分泌科病房,与消化科共用护理单元(十病区);医院任命任卫东担任内分泌科主任,内分泌科确立了以建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团结协作的学习型团队为目标,开展了胰岛素泵治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神经血管病变筛查,动态血糖监测等以糖尿病诊治为主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内分泌科独立成立24病区,在任卫东主任带领下快速发展,先后开展了甲亢碘131治疗、骨质疏松症、矮小、内分泌高血压、垂体疾病、性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专业疾病诊疗,成为一个兼有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以治疗内分泌疾病为特色的专业科室。

内分泌科现有医生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生(在读博士)2人,医生均为研究生学历。有护士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科室目前开设亚专业有生长发育和儿童性腺(许峥嵘牵头)、内分泌高血压及垂体疾病和成人性腺疾病(谷君牵头)、糖尿病及肥胖(史丽牵头)、甲状腺和骨代谢(张志英、李明霞)。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4.3万人次,目前门诊开设了生长发育(矮小)门诊、内分泌高血压门诊、糖尿病宣教(免费)门诊、肥胖专病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内分泌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

内分泌科病房床位65张,年住院2049人次。科室是国家卫计委授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内分泌专业)培训基地,是中华医学会授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

内分泌科于7月9日创立了一附院内分泌科公众号,持续宣传健康知识,每天阅读量在10000人次以上。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

如果觉得《​防治妊娠糖尿病 你要知道这5大要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