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当代名老中医中药黄芪临床应用经验之文献整理(二)

当代名老中医中药黄芪临床应用经验之文献整理(二)

时间:2022-06-12 09:15:30

相关推荐

当代名老中医中药黄芪临床应用经验之文献整理(二)

【尚云主任医师临床应用黄芪经验】治冠心病,尚云主任医师认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以气虚为本, 血瘀、痰浊等为标, 尊崇王清任的“气虚血瘀”学说, 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常使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 等方加减。取黄芪益气活血之功效, 擅长应用黄芪, 剂量至少30g以上。有些冠心病晚期患者, 心衰症状较明显, 消化道长期瘀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尚云主任医师常配合使用丹参饮 (《时方歌括》) , 认为砂仁配丹参能行气活血, 配檀香有和胃健脾之功效, 一举两得。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以益气化瘀蠲浊立法创立黄芪保心汤[生黄芪50g、三七粉4g (冲) 、水蛭粉3g (冲) 、丹参30g、白芥子10g、制南星6g、鹿角片10g、山楂15g、生蒲黄15g], 以黄芪益气为君, 辅以水蛭破瘀, 三七逐瘀, 丹参化瘀, 蒲黄消瘀, 山楂行瘀, 诸药合用, 消血脉之瘀滞;白芥子利气豁痰, 南星燥湿化痰, 兼利胸隔, 两药合力, 蠲除脉中之痰浊;鹿角佐诸药扶正驱邪。动物实验证明, 黄芪保心汤具有明显缩小因左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损伤范围,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的作用;慢性支气管炎,尚云主任医师早年研治慢性支气管炎, 纯以痰饮论治总感疗效欠佳, 经仔细观察总结后认为本病正气不足始终占主要地位, 单纯蠲饮之法, 虽然亦能减轻临床症状, 但终究不能驱逐浊饮;且因正气虚卫表不固, 频频新感引动宿饮, 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即使在邪实较著的急性发作期, 正气的强盛与否, 对疾病的进退转归仍起决定作用。根据中医正虚邪实并重则当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 提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应在祛邪同时并用扶正之法。于是自拟固本蠲饮汤 (生黄芪30g、益智仁10g、鹿角片10g、生麻黄6g、白芥子10g、苏子10g、姜半夏12g、光杏仁10g、茯苓15g、僵蚕10g、干姜10g、细辛3g、白芍6g、甘草5g) 治之, 仅在原单纯祛邪方中加黄芪、益智仁、鹿角片三药,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祛邪化饮;慢性胃病,尚云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在胃镜下其溃疡面多露白苔样凹陷, 无脓液流出, 溃疡日久难以收敛, 且整体病情多显虚寒表现之特征, 与外科阴疮相类, 故应用中医外科“补托法”思路, 创立内托消溃汤 [生黄芪30g、软柴胡10g、杭白芍15g、枳壳12g、淡干姜10g、川黄连5g、白芨10g、参三七粉2g (冲) 、鹿角粉4g (冲) 、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5g、丹参30g、甘草10g]治疗消化性溃疡;以黄芪为君药, 多用生黄芪, 取其内托生肌, 补中气不足;创立平衡补酸汤[生黄芪30g、莪术10g、姜半夏12g、淡黄芩10g、淡干姜6g、川黄连3g、宣木瓜15g、乌梅30g、生白术30g、三七粉4g (冲) 、蒲公英30g、杭白芍12g、鸡内金10g、甘草3g。

如果觉得《当代名老中医中药黄芪临床应用经验之文献整理(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