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 您了解么?

「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 您了解么?

时间:2020-07-20 18:22:15

相关推荐

「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 您了解么?

作者:李静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您了解么?

适当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项目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好处,

那么,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

是什么,有什么运动误区呢?

许多糖友都知道,运动作为控制血糖的主要方法之一。

已经与糖友紧密相连,似乎成为糖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效控制慢性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治疗来说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深受糖友的喜爱。

但运动过程中也藏着许多误区,盲目运动,降血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很可能会给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谈一谈糖尿病患者运动中常见的误区。

一、忽视运动治疗。

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降糖主要靠药物,运动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殊不知 ,运动治疗与饮食治疗一样。

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减轻体重,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

通过运动能够协助药物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应当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对待。

二、运动前不进行体检

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运动。

因此,在决定实施运动疗法以前,应当先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等)。

然后由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适合运动疗法。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限制或禁止运动:

1、病情控制很差的糖尿病患者,即空腹血糖在13.9mmoM/L(250mgd)以上且尿酮体阳性,或尿酮体虽阴性而空腹血糖16.7 mmol/L以上;2、有活动性眼底出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Ⅳ期以上(包括Ⅳ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4、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或合并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病变(如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的患者 ;5、心、肺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6、下肢坏疽或有溃破 、感染的糖尿病患者。7、有其他严重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三、空腹运动比较好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晨练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选择早晨空腹锻炼。

其实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时间应有所选择。

早晨起床时人体已经七八个小时没有进食,血糖处于一天中的最低点。

这时候进行运动会导致血糖更低 ,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对低血糖比较敏感,此时运动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空腹运动时,体内能量主要靠脂肪分解,在没有糖的情况下,脂肪不容易充分燃烧。

会产生不完 全燃烧物——酮。同时肌肉会分解肌糖原以供需要。

由此可见,空腹运动虽然可以减肥,但同时也在消耗肌肉,造成肝脏负担。

所以最佳运动时间,应在进食半小时后进行。

应避免空腹和注射胰岛素 60~90分钟内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四、用家务活来代替运动锻炼

有些患者认为,自己一天到晚干了不少家务活,完全可以代替运动锻炼,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讲,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糖尿病治疗意义上的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做家务不能代替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要有一定的强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才能够达到锻练的目的。

而家务劳动往往是一些琐碎的事,不仅运动强度较低而且往往没有连续性。

实际上消耗的热量也很少,很少有人能通过家务劳动减轻体重。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所以说家务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因人而异。

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要有一定的运动环境。

五、运动时间及强度安排不当

有些糖尿病人在运动时间及强度安排上比较随意。

例如 ,早晨空腹、高强度运动,这种做法显然欠妥。

与健康人不同,糖尿病人在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的安排上都有特殊的讲究。

为防止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尽量避免空腹运动。

而宜将运动安排在饭后 1~2小时开始,每次运动持续半小时左右,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糖尿病人比较适合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为保证运动效果,运动时的心率应达到“170一年龄”。

例如,一名 50岁的患者,要求运动时心率为 170—50=120次/分才是比较合适的。

心率太低或太高都不合适。

为了有利于血糖控制,避免出现血糖忽高忽低,运动强度也应该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高忽低。

至于运动方式,每个病人可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及爱好选择步行、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六、运动无计划 ,“想运动就运动 ,不想运动就不运动”随心所欲。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生活作息毫无规律,运动时间也无保证。

闲下来就频繁运动 ,运动量和强度都很大,而忙起来又较长时间不运动。

这样既不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会导致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非常不利。

而规律运动则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同时规律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维持体重;

增强肌肉力量,减少并发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应每周 5 次,每次半小时进行锻炼。

甚至可以天天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效果更为理想。

七、剧烈运动对病情有利

有些患者急于减轻体重,认为剧烈运动可多消耗能量,达到减肥目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

同时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 (如乳酸 )。

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而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葡萄糖利用增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

一般以每次运动 3O~60分钟运动后微出汗,有轻度疲劳感但不气喘吁吁,运动中心率达到 (17O一年龄 )。

比如 60岁的人运动心率约为170—60=110次/分左右的锻炼才安全有效。

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控制也就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八、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

运动能促使血液循环,增加身体产热,消耗更多的能量。

加速了血糖的分解代谢,提高了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从而使高血糖降低。

而且,糖尿病使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增高,体育锻炼则会改善心脏动能。

使它更加强壮并减小腰臀比例或减少腹部的脂肪。

体育锻炼还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增加体育活动可以降低46%患糖尿病的危险。

在这项研究中,年龄大于50岁,无心脏病和关节炎的人被要求每天参加4个单位的体育活动量。

(附:一个单位的体育活动量。轻度:慢走,逛街,收拾屋子,30分钟。

中度:快走,下楼梯,骑自行车,洗衣服,跳慢舞,20分钟。

强度:慢跑,爬楼梯,跳老年迪斯科,玩台球式乒乓球,10分钟。

超强度:跳绳,打篮球,游泳,5分钟。

以上活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以轻度和中、强度搭配。)

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参加每天4个单位的体育活动量,即使体重没有减轻,但也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建议,糖尿病患者最简便易行的体育锻炼方法就是走路。

开始可以慢走,每天走大约10分钟,每周5天,渐渐地增加到每天走30分钟。

步行时,可以边走边听音乐,这样可以鼓励和帮助你调整步伐和节奏。

或者也可以听一些娱乐节目,边运动边放松。

九、不重视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放松

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热身准备活动。例如放松肌肉和韧带并活动关节等等 。

如果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肌肉韧带比较僵硬,在这种状态下运动,极易造成肌肉拉伤。

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进行适当的整理放松活动。

这样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觉,促进肌肉疲劳的恢复;

减少再次运动时由于肌肉没有恢复而造成的伤害。

十、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准备不足

运动前血糖偏低、空腹运动或者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久都可导致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一定要注意避免。

作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熟悉低血糖的症状;

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体出现低血糖时及时察觉和有效应对。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物。

如果感觉到低血糖的症状,就要迅速补充甜饮料、糖果或食物,并积极寻找病因。

此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将注射部位选在腹部皮下注射;

倘若在四肢注射,由于肌肉运动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容易导致病人低血糖。

另外提醒一点 :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补充水分。

愿广大“糖友”认清各种情况下运动的利弊得失,早日走出运动的误区!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李静

配图:网络(侵删)

如果觉得《「宣教」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 您了解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