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_老年人糖尿病的三大病因

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_老年人糖尿病的三大病因

时间:2021-03-25 07:48:38

相关推荐

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_老年人糖尿病的三大病因

血糖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昼夜血糖波动期分为5期: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直到睡前,这3期可简称为三餐后的高血糖时间段。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怎么应对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怎么应对血糖不稳定?

1、空腹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

原因: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不高说明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除外感冒、发烧、创伤等引发机体应激反应,以及饮食、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影响外,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也会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对策:单纯空腹血糖高,需要检查胰岛功能——明确目前胰岛功能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延迟还是胰岛素抵抗,明确病情后再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餐后血糖高,空腹血糖不高

原因:1)当前用药方案与胰岛素分泌模式不匹配,即药物发挥药效的时间点与餐后血糖高峰错开,从而导致餐后高血糖,进而又发生低血糖。2)吃的太多,运动量过小。3)情绪刺激等因素也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对策:针对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的现状,患者需要监测七个点的血糖变化,并调整饮食和运动,控制情绪,如果调整后餐后血糖依然高,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检查等。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和整体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后,再制定治疗方案,降低餐后血糖。

3、一吃药,血糖就低

原因:吃药后,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如不好好吃饭、药照吃,药物使用不当,随意补服药物,运动量增加(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情况的患者,均会引发低血糖。

对策:做胰岛功能检查,明确目前胰岛功能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延迟还是胰岛素抵抗,我们根据胰岛功能情况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及饮食、运动方案等。而当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首先要与医生商议改变药物治疗方案,拔除低血糖这枚不定时炸弹,决不能对低血糖视而不见。

4、吃了药,血糖还高

原因:服药后血糖依然高,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药物类型、剂量、用药方法有误;一类是没有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存在吃的多,动的少的问题。经详细问诊得知,张女士虽然吃药,但没有控制饮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才导致血糖升高。

对策:如果是饮食不当导致血糖升高,需要控制一天总能量的摄入,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如不能明确血糖高的原因,需要做胰岛功能检查,明确患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延迟还是胰岛素抵抗,根据胰岛功能情况、患者意愿、依从性以及患者的家庭承受能力,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及饮食、运动方案等。长期血糖高,需要做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如有并发症,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5、用了胰岛素,血糖还高

原因:其实决定患者血糖水平的并不只是胰岛素剂量本身,胰岛素如何注射,注射在什么地方,注射后吸收如何等诸多因素都对血糖控制达标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胰岛素保存不当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对策:首先学会正确的注射技术,其次用了胰岛素血糖血糖长期高的患者,需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做动态血糖监测,并进行并发症相关检查明确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根据实时血糖监测结果,了解血糖变化谱,了解哪些时段血糖高,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调整胰岛素种类、剂量,或联合口服降糖药,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并教会患者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相关并发症。

6、血糖忽高忽低,不稳定

原因:血糖忽高忽低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自身胰岛素分泌量几乎丧失殆尽,只能依靠药物及外源性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且自身对胰岛素量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极易发生血糖忽高忽低的变化。

对策:到糖尿病专科医院,做胰岛功能检查。在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情况下,调整用药方案。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并发症。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宜降糖过度,血糖控制标准可放宽:

专家表示,血糖波动比高血糖危害更大。严格控制血糖,可显着降低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但也会增加患低血糖的风险。血糖控制越严格,相伴而来的低血糖风险也越高,血糖波动的幅度也相应增加,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衰退,容易发生低血糖现象。同时老年人感觉减退,缺乏饥饿感、心慌、出汗、头晕等低血糖的预警症状,常常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一旦发生低血糖,容易诱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甚至心源性猝死。

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即空腹血糖<8.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0.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在7%~8%。对于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频发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长期卧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尺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危害大,要尽量避免。

2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

一般来说,昼夜血糖波动期分为5期: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直到睡前,这3期可简称为三餐后的高血糖时间段。

血糖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昼夜血糖波动期分为5期: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直到睡前,这3期可简称为三餐后的高血糖时间段。睡眠至凌晨3时,这一时期称为前半夜(或黎明期的前期),此期缺少足够的肝糖输出,又无肠道糖的摄入,易发生低血糖。凌晨3~8时为黎明期,此期胰岛素拮抗激素出现昼夜周期的高峰,此时出现高血糖,来源于肝糖原输出。

正常人在清晨5~8时胰岛素分泌量可增加50%,即使上午血糖升高,也可将血糖保持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昼夜有一定的规律,即使无胰岛素分泌低下,也可由于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肝脏对升血糖激素敏感性增加,致使清晨血糖浓度增加;若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低下者,则黎明现象更明显。用胰岛素降糖,药效上午的作用较下午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上午10时给药,降血糖作用最强。早晨需要的胰岛素的量相对要更多一些,糖尿病人的尿钾排泄较多,昼夜节律的峰值时较正常人大约延迟2小时,有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患者还要再延迟2小时。

3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中一旦出现视物模糊、意识不清、头晕、大量出汗、心跳急剧加快、面色苍白、手抖、强烈的饥饿感等情况,表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物,症状即可缓解;或求助他人帮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

2.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眼花、心跳缓慢无力、意识突然丧失,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减慢,应立即将病人平躺,松开衣领、腰带,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阿托品等,叩击心前区,手掐人中穴,进行辅助人工呼吸,但注意此时不要喂患者糖水。

3.假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出现腰背疼痛、骨头痛,体力下降,腿抽筋这些症状的任何一种,就应该怀疑存在骨质疏松的可能。

4.糖尿病人足部容易损伤,鞋子应穿宽松、鞋底柔软舒适、鞋面通气好的运动鞋、布鞋等,且在运动前后常规检查足部。有感觉丧失的患者应避免负重运动和需要足部反复活动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机、长距离行走、慢跑、踏楼梯运动。

4老年人糖尿病的三大病因

一、年龄因素

老年人胰岛结构在显微镜直观下可见胰岛β细胞量减少,α细胞增加,δ细胞相对增多,纤维组织增生。老年人糖耐量降低,糖代谢下降,老年期胰岛素释放延缓。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随增龄的改变,老年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平均每增龄10岁,空腹血糖上升0.05-0.112mmol/L,餐后2h血糖上升1.67-2.78mmol/L。老年人对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分析起始上升延迟,往往第Ⅰ时相低平甚至消失。

二、胰岛素原因素

当人衰老时,体内有活性的胰岛素原增加,胰岛素原与胰岛素的比例增加,使体内胰岛素作用活性下降,也是老年糖尿病增多的因素之一。

三、遗传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糖尿病属多基因——多因子遗传性疾病。据国外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兄弟姐妹若能活到80,则大约有40%发展为糖尿病,一级亲属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为5%—10%,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的比例为15%—25%。

5哪些饮食有效预防老年人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应注意哪些?

1.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多吃点粗粮:荞麦面、玉米面、全麦等粗粮是更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的,这类食物不仅能够为患者补充丰富的微量元素,同时相对于米面来说,更能够帮助减少血糖过度升高的情况,还有助于通便、降血脂。

2.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吃点水果蔬菜: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水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其糖量及淀粉成分,建议患者可以吃点猕猴桃、草莓、柚子、火龙果等,但是不要吃香蕉、红枣、菠萝等糖分含量较高的水果,至于蔬菜的话,可以多吃点菠菜、白菜、生菜、苦瓜、南瓜、洋葱等。

3.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不要吃油炸类或甜食: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甜食的,因为如果甜食摄取过多的话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禁忌食物,最好也要减少淀粉的摄取,日常中还要注意不要抽烟喝酒。

哪些饮食有效预防老年人糖尿病?

饮食方面,应该保持摄入低盐、低糖、低脂的食物,同时注意选择含有高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充足的食物。不但主食要少吃,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尽量少吃。运动不可或缺,要保持经常运动的好习惯,因为通过运动可以很好地控制好血糖,有助于减低血糖水平,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依赖。但已经是糖尿病的患者在运动时就要稍加注意,运动前应先检查血糖水平,避免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专家认为,健康舞、肌肉锻炼、四肢伸展的运动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每星期可进行三至五次,每次二十至四十分钟。如果除了糖尿病,还同时患有视网膜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步行、踏单车、游泳等运动。

如果觉得《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_老年人糖尿病的三大病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