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1型糖尿病_1型糖尿病的食疗_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_1型糖尿病的食疗_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时间:2021-03-30 17:51:56

相关推荐

1型糖尿病_1型糖尿病的食疗_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此为第一特点。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在1型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1型糖尿病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1型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

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 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6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研究提示:1型 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 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1型 糖尿病。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有病毒感染史,而且1型糖尿病的发生,往往出现在病毒感染流行之后。如那些引起 流行性腮腺炎和 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 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1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

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2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生活。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1型糖尿病的发病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出生后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

防范措施:

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为了预防I型糖尿病的发生,家长应为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少喝糖分多的甜饮料,少吃高热量的快餐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早春、秋冬时节,要注意保暖防护,避免受到病毒的侵袭和化学毒性物质的刺激。患了感冒及各类炎症时,要积极科学地进行治疗。

3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以下时为1型糖尿病。

空腹胰岛素低于5μiu/ml(国际单位),空腹血糖超过6.8mmol/l(毫摩尔)以上诊断为1型糖尿病。

(一)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 这一类型包含了以前所称的iddm, i型或青少年发病糖尿病。有自身免疫参与,其证据包括:

①hla基因-dqa, dqb, dr位点的某些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或减少出现②体液中存在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65)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ia-2,ia-2β、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和胰岛素自身抗体③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和addison病。b细胞破坏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个体差异很大,起病缓急不一,青少年起病者发病较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dka)倾向,且可以此为疾病的首发表现,检查可见b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的证据。成人者则发病较缓,症状隐匿,一些患者仅有轻度高血糖,在感染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迅速恶化,发展为严重高血糖,甚者发生dka。另一些患者病情进展相对慢,可保留残存的b细胞功能,足以在多年内不发生dka,易被误认为2型糖尿病,这部分患者曾被称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lada)”。患者在病程中胰岛功能逐渐减退,最终需应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代谢紊乱和维持生命,此时血浆c肽水平明显降低。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的存在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二)特发性1型糖尿病 是在某些人种(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所见的特殊类型。常有明显家族史,起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在病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在起病后数月至数年期间不需胰岛素治疗,这些患者始终没有自身免疫反应的证据,各种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始终阴性。

得了1型糖尿病不要紧,关键要及时治疗。现在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也有很多方法属于“滥竽充数”,这些方法不仅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还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此,北京糖尿病治疗中心权威专家向您推荐目前对1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希望对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41型糖尿病的食疗

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有那些呢?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治疗方法以及饮食都不是很了解,导致患者减少饮食,给患者带来了不好的后果。那么如何治疗1型糖尿病最好?下面就让我们介绍一下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1型糖尿病,有一些患者有误解的地方,患者要知道控制饮食绝不是意味着尽量少吃,因为长期饥饿,热量不足可导致机体自身消耗,不仅会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要遵照医嘱,合理安排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订出自己较理想的食谱。

1型糖尿病人每天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不吃零食,戒烟、忌酒。1型糖尿病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病人,在饮食中还要严格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应少吃或不吃,鸡蛋每日最多不超过两个。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尽可能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以绿叶菜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

多吃一些蔬菜和粗粮帮助人们及时控制好血糖情况,是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最佳方法,此外在使用饮食治疗糖尿病之外,想要有效地控制血糖一定要做一些适量的运动,增强抗病能力。

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上述介绍的是饮食疗法对于治疗1型糖尿病只能有效的控制1型糖尿病的病情,不能完全治疗好1型糖尿病,如果患者想更好的对1型糖尿病进行治疗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51型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很多老年人都得了这个病,但目前这个病还不能治愈,只能靠平时的饮食来控制血糖。糖尿病人有很多的饮食禁忌,你知道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那些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食物,你想要了解一下吗?那就赶紧跟着小编去下文瞧瞧吧!

糖尿病患者慎吃蜂蜜

蜂蜜中约含85%的糖类,其中约45%是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5%左右为易消化吸收的蔗糖。吃蜂蜜后由于其中所含的两种糖吸收既快又集中,血糖波动加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和尿糖还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吃蜂蜜只会使血糖更高,对疾病的治疗没有好处。

蜂蜜除含葡萄糖、蔗糖外,还含有35%的果糖。果糖的吸收利用不受胰岛素制约,对血糖升高影响不大。据称,国外有些学者在蜂蜜中发现了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认为糖尿病病人可以吃蜂蜜。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蜂蜜能滋阴润燥,糖尿病患者吃蜂蜜不但无害,而且有辅助治疗作用。但考虑到蜂蜜中含糖量很高,所以在使用时,中医也持慎重态度,参考病人的血糖和尿糖的情况,辨证施治,不能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服用的。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还是慎吃蜂蜜为好,需要时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糖尿病患者慎食南瓜子

糖尿病患者由于常有饥饿感,故多以花生和瓜子作为解馋的充饥食物。因为花生和瓜子味道鲜美,含糖少,吃上一点就有饱的感觉。虽然花生和瓜子含糖量低,但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意吃,不按照食物交换份方法减去相应的主食量或者进食过多,都会导致血糖、血脂的增高。

有人说南瓜子有降糖作用,市场上还有用南瓜制的保健食品,专用于糖尿病患者。其实南瓜子有降糖功效的观点是错误的。南瓜子虽含有较少的糖及膳食纤维,但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每100克南瓜子含46.7克脂肪,多食同样不利于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

对于坚果类的花生、瓜子,少吃则有利,多吃就有害。一般每日进食不带壳的坚果15-20克为宜。无论进食多少,都要严格将其热量计算入全天食物量中。

糖尿病患者慎吃芝麻酱

芝麻酱气味芳香,味美可口,对普通人来讲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但是,面对这样香喷喷的食品,糖尿病病人必须忌口。

芝麻酱属高蛋白食品,每百克芝麻酱含蛋白质20克,而糖尿病病人的蛋白质代谢经常是紊乱的,尤其是未妥善控制时,其肌肉及肝中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多;如果此时摄入过多的芝麻酱,可使血浆和组织蛋白质发生过度非酶糖化反应,影响蛋白质的排泄。

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勿贪图味美而随意进食芝麻酱。

上面的三种食物虽然营养价值很好,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容易造成蛋白质代谢的混乱,给我们血糖控制带来麻烦,所以应该尽量避免食用。

如果觉得《1型糖尿病_1型糖尿病的食疗_1型糖尿病是否遗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