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医疗”移动 而不是“移动”医疗

“医疗”移动 而不是“移动”医疗

时间:2020-07-17 22:16:51

相关推荐

“医疗”移动 而不是“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但根本上而言,目前在国内做移动医疗的公司很少有“基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专业医疗“干预模式”,就像“科瓴医疗科技”的CTO张红广所说,在做移动医疗的可划分为两大块,“一是轻问诊模式,二是慢性病管理模式,后者以软硬相结合为主,能把数据传到云端共享给亲人或者家属”。

在做“轻问诊”的公司一直都在强调“健康咨询”的概念,即便如此,笔者觉得,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或者签约医生,无法根本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从未做过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初创团队,也奔着移动医疗这座金矿而来,做款“可移动”的医疗检测设备很简单,但后续的医疗服务却是很大的门槛。

而“科瓴医疗”则是以医疗为导向的团队,“走了一条医学移动化的路线”,他们总体的策略是:推出一系列包括软件跟硬件在内的移动医疗服务系统,先做临床研究,待效果得到验证后,再去进行商业化推广。科瓴主要针对的是四大类慢性病管理——高血压、、心脏病和慢阻肺。

最核心的服务是“风险分析模型”

所谓风险分析模型,就是将硬件检测到的数据进行云端分析,再进一步提交给专业医师管理的医疗服务。张红广表示,他们的做法和Welldoc类似,只要在临床研究中验证其系统的有效性,就会有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愿意买单,打造一种模式。

利用这套系统模型,科瓴希望实现的是,让有限数量的医生管理更多的患者。这个风险分析模型能够通过日常检测的数据对用户进行健康管理,只有当风险较高时,医生才会介入进来提供建议措施。

目前,科瓴医疗正在和几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组织了一部分患者来试用这套系统,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未使用该系统的同类患者相比,看其血压或者血糖等数据的维持情况如何、费用支出情况如何,以此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张红广表示,在该临床研究做完之前,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临床研究做完后,他们会出版几篇高水平的论文,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后,才开始做宣传推广工作。

用户行为干预管理

这套系统的背后,是科瓴医疗推出的智能医疗设备、云端健康服务和手机App。张红广介绍道,慢性病管理的几大因素分别是数据检测、知识宣教、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和医学干预,这几方面都通过手机App来实现。

营养干预,是根据用户的测量情况以及身体一些重要的体征,结合营养专家系统根据医生的经验给出一些食谱;运动干预,是通过云端的专家系统推算出来,用户在未来一个星期的运动量应该是多少。张红广告诉笔者,他们正在跟几个手环厂家谈合作,将来可以把推荐运动量直接设置到手环上,“一点开手环就知道今天的步数应该是多少,以前都是自己设定的,不知道科不科学。而且年龄层次不一样,身体状况不一样”。

最重要的则是医学干预,张红广介绍道,通过后端医学团队的服务系统,医生可以看到用户的数据进而做一个辅助的决策。可以通过在手机App弹出信息的形式来给用户提供一些建议,也可以直接预约用户,来医院问诊,进行详细的检查。

科瓴的创始团队包括了两位分别毕业于美国范德堡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的医学博士,有很强的医学专业实力,而且也在签约慢性病管理的主治医师,可以保证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待系统得到临床验证后,他们会跟医院和保险公司展开合作,张红广说道,美国的移动是由保险公司来买单的,“只要保险公司能够介入进来,移动医疗的普及会进入快车道”。

文章来源:雷锋网

(原文标题:科瓴医疗”张红广:“医疗”移动,而不是“移动”医疗)

如果觉得《“医疗”移动 而不是“移动”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