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胰高血糖素瘤怎么预防

胰高血糖素瘤怎么预防

时间:2019-12-03 05:09:11

相关推荐

胰高血糖素瘤怎么预防

胰高血糖素瘤如何诊断鉴别,胰高血糖素瘤怎么预防,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不断有人患上了胰高血糖素瘤,这给人们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胰高血糖素瘤】栏目为你带来胰高血糖素瘤,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看看吧!胰高血糖素瘤是胰岛A细胞瘤,分泌过量的胰高血糖素,主要表现为皮肤游走性、坏死溶解性红斑、糖尿病、贫血、舌及口角炎、外阴阴道炎、低氨基酸血症等,又称为高血糖皮肤病综合征。

1胰高血糖素瘤有哪些症状

1、突出的症状为皮疹和糖尿病,皮疹的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临床称为表皮坏死溶解性移行性红斑,开始主要为区域性红斑,也可为脱屑性红色丘疹及斑疹,常呈环形或弧形,可为大疱,糜烂结痂,由于易被细菌及酵母菌所感染,出现坏死溶解性大疱状斑疹,最初病变部位开始愈合时,愈合处留有色素沉着,病变可从一个部位移向另一个部位,其红斑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但以躯干,下腹,腹股沟,臀部,会阴,下肢及面部的中1/3等部位较多见,而上肢较少,病变自出现至愈合需1~2周,同一病例的皮肤病变可呈红斑,大疱,结痂,正常等不同表现,皮肤病变不易治愈,微小创伤或医用黏膏接触皮肤后即可引起皮肤病变,早期病例全是因经久不愈的皮肤病变而就诊于皮肤科医师,胰高血糖素瘤的皮肤病变发生机制,可能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致营养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增强,造成低氨基酸血症,通过低氨基酸血症的营养不良,形成皮肤病变或损害,或因锌缺乏所致,亦有人认为是胰高血糖素或肿瘤分泌的某些物质对皮肤的直接作用,因肿瘤切除后皮肤病变可完全消失。

2、95%以上的病人都有糖尿病症状,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症状多较轻,往往经饮食节制或口服药物即可得到控制;偶尔病情较重,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注射才能控制,从未见这种病人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报告,很可能由于绝大多数病人同时伴有血浆胰岛素升高,因而抵消了高血糖素的作用。

3、体重减轻,乏力,舌炎和口角炎,贫血等症状也很常见,其发生机制与肿瘤的消耗及胰高血糖素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增强,从而造成营养不良有关,有50%的病例可有腹泻,也是体重减轻的原因之一。1/5~1/3的病例发生无凝血异常的血管栓塞,黄疸罕见,见于胰头部肿瘤压迫胆总管者。

4、少数患者有精神神经病史,如痴呆,视神经萎缩,呐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反射异常等,产生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广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所致,与大量胰高血糖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2胰高血糖素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突出的症状为皮疹和糖尿病。皮疹的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临床称为表皮坏死溶解性移行性红斑(necrotic migratory erythema,NME),开始主要为区域性红斑,也可为脱屑性红色丘疹及斑疹,常呈环形或弧形,可为大疱、糜烂结痂,由于易被细菌及酵母菌所感染,出现坏死溶解性大疱状斑疹。最初病变部位开始愈合时,愈合处留有色素沉着,病变可从一个部位移向另一个部位。其红斑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但以躯干、下腹、腹股沟、臀部、会阴、下肢及面部的中等部位较多见,而上肢较少。病变自出现至愈合需~周。同一病例的皮肤病变可呈红斑、大疱、结痂、正常等不同表现。皮肤病变不易治愈,微小创伤或医用黏膏接触皮肤后即可引起皮肤病变。早期病例全是因经久不愈的皮肤病变而就诊于皮肤科医师。胰高血糖素瘤的皮肤病变发生机制,可能由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致营养物质分解代谢过程增强,造成低氨基酸血症。通过低氨基酸血症的营养不良,形成皮肤病变或损害,或因锌缺乏所致。亦有人认为是胰高血糖素或肿瘤分泌的某些物质对皮肤的直接作用,因肿瘤切除后皮肤病变可完全消失。

95%以上的病人都有糖尿病症状,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症状多较轻,往往经饮食节制或口服药物即可得到控制;偶尔病情较重,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注射才能控制。从未见这种病人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报告,很可能由于绝大多数病人同时伴有血浆胰岛素升高,因而抵消了高血糖素的作用。

体重减轻,乏力、舌炎和口角炎、贫血等症状也很常见,其发生机制与肿瘤的消耗及胰高血糖素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增强,从而造成营养不良有关。有50%的病例可有腹泻,也是体重减轻的原因之一。

1/5~1/3的病例发生无凝血异常的血管栓塞。黄疸罕见,见于胰头部肿瘤压迫胆总管者。

少数患者有精神神经病史,如痴呆、视神经萎缩、呐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反射异常等。产生神经系统症状是由于广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所致,与大量胰高血糖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在所有病例中均极为相似,糖尿病、体重减轻、舌及口角炎、腹泻等,并结合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3胰高血糖素瘤是怎么引起的

1、发病原因

胰高血糖素瘤多为单发,其中60%为恶性,偶尔可由胰岛A细胞增生引起本病。肿瘤分布以胰尾最多,其次为胰体,胰头部最少。

2、发病机制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α2)细胞分泌,是由16种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3485。胰高血糖素在α2细胞内核蛋白体上合成,自高尔基器接受包膜围绕形成α2颗粒。胰高血糖素在α2细胞中合成时可能有一个分子量较大的前体,称前胰高血糖素。胰岛α2细胞每天分泌胰高血糖素约为1mg。近来用免疫方法测得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以几个分子大小不同的形式存在,约55%为高分子量的高血糖素称巨高血糖素,分子量约16万Da;35%为“真性”高血糖素,分子量为3500Da;另外一种称作大高血糖素,分子量为9000Da,只占少量,可能为高血糖素前体。

正常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基础水平为50~100pg/ml。在胰高血糖素瘤病人中,血浆胰高血糖素基础水平常有明显升高,往往在1000pg/ml以上。在大多数病人中这种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升高来自于“真性”胰高血糖素,有时大分子量的前胰高血糖素(9000Da)也有增高。胰高血糖素瘤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过多胰高血糖素的分解代谢作用;胰高血糖素可以激活肝脏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它还有促进糖原异生的作用。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及肝糖原分解作用致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脂肪分解常被继发性增高的胰岛素分泌所拮抗而不致表现过量的酮体生成,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尚在正常范围,但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则常明显表现为低氨基酸血症及营养不良。皮炎的发生类似于长期注射外源性胰高血糖后的皮肤改变,切除胰高血糖素瘤后皮炎可愈合不再发生,此形成与过多胰高血糖素的分解代谢亢进后的低氨基酸血症有关,也为皮炎促发因素。此外口炎、唇炎、舌炎及贫血等也与低氨基酸血症相关,故应用多种氨基酸液注射后常可使皮炎、唇炎、口唇炎等症状获得缓解。

据Binnick(1977)21例中记载详细者19例,胰尾10例(47.6%)、胰体5例(23.8%)、胰体及尾均累及2例,胰头及胰颈1例,胰颈1例。约60%的病例已有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脏,其次为淋巴结,个别转移至脊柱及左肾上腺。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或柱状,大小不一,核分裂极少见;瘤细胞呈巢状或网状结构排列,有的地方呈菊形团样或腺泡状,细胞间有纤维组织,恶性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电镜下有α2细胞的特点,带有圆形致密的分泌颗粒,但也有其他细胞含有不同的颗粒存在。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可证实瘤细胞内含有胰高血糖素。对高血糖素抗体免疫荧光反应阳性可确诊。皮肤病变镜下最明显的组织学改变为表皮生发层的上层呈坏死溶解,并导致大疱性破裂,在表皮层的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在经久形成的病变中,呈非特异性皮炎样改变,有不规则的棘皮症伴有海绵层水肿,梭状角质细胞伴核固缩,无皮肤棘层松解,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4胰高血糖素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胰高血糖素瘤多为单发,其中60%为恶性,偶尔可由胰岛A细胞增生引起本病。肿瘤分布以胰尾最多,其次为胰体,胰头部最少。

(二)发病机制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α2)细胞分泌,是由16种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3485。胰高血糖素在α2细胞内核蛋白体上合成,自高尔基器接受包膜围绕形成α2颗粒。胰高血糖素在α2细胞中合成时可能有一个分子量较大的前体,称前胰高血糖素。胰岛α2细胞每天分泌胰高血糖素约为1mg。近来用免疫方法测得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以几个分子大小不同的形式存在,约55%为高分子量的高血糖素称巨高血糖素,分子量约16万Da;35%为“真性”高血糖素,分子量为3500Da;另外一种称作大高血糖素,分子量为9000Da,只占少量,可能为高血糖素前体。

正常人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基础水平为50~100pg/ml。在胰高血糖素瘤病人中,血浆胰高血糖素基础水平常有明显升高,往往在1000pg/ml以上。在大多数病人中这种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升高来自于“真性”胰高血糖素,有时大分子量的前胰高血糖素(9000Da)也有增高。胰高血糖素瘤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过多胰高血糖素的分解代谢作用;胰高血糖素可以激活肝脏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它还有促进糖原异生的作用。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及肝糖原分解作用致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脂肪分解常被继发性增高的胰岛素分泌所拮抗而不致表现过量的酮体生成,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尚在正常范围,但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则常明显表现为低氨基酸血症及营养不良。皮炎的发生类似于长期注射外源性胰高血糖后的皮肤改变,切除胰高血糖素瘤后皮炎可愈合不再发生,此形成与过多胰高血糖素的分解代谢亢进后的低氨基酸血症有关,也为皮炎促发因素。此外口炎、唇炎、舌炎及贫血等也与低氨基酸血症相关,故应用多种氨基酸液注射后常可使皮炎、唇炎、口唇炎等症状获得缓解。

据Binnick(1977)21例中记载详细者19例,胰尾10例(47.6%)、胰体5例(23.8%)、胰体及尾均累及2例,胰头及胰颈1例,胰颈1例。约60%的病例已有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脏,其次为淋巴结,个别转移至脊柱及左肾上腺。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或柱状,大小不一,核分裂极少见;瘤细胞呈巢状或网状结构排列,有的地方呈菊形团样或腺泡状,细胞间有纤维组织,恶性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电镜下有α2细胞的特点,带有圆形致密的分泌颗粒,但也有其他细胞含有不同的颗粒存在。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可证实瘤细胞内含有胰高血糖素。对高血糖素抗体免疫荧光反应阳性可确诊。皮肤病变镜下最明显的组织学改变为表皮生发层的上层呈坏死溶解,并导致大疱性破裂,在表皮层的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在经久形成的病变中,呈非特异性皮炎样改变,有不规则的棘皮症伴有海绵层水肿,梭状角质细胞伴核固缩,无皮肤棘层松解,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5胰高血糖素瘤如何预防

由于该病变过程表现为慢性、复发性和迁徙性,常常合并细菌感染,所以做好皮肤护理非常重要。即要做好“两保一换”,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温度2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min;随时更换衣服和床单。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胰高血糖素瘤怎么预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