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甘露消毒饮 甘露消毒丹新冠

甘露消毒饮 甘露消毒丹新冠

时间:2023-08-05 13:28:48

相关推荐

甘露消毒饮 甘露消毒丹新冠

中年男性,一周前发现舌苔很厚。

平时口苦口粘,

自己表述夜间胸部有痰阻着的感觉,

大便经常拉稀。

舌苔如图一。

用平胃散,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法化裁

服药一周,今天来复诊,舌苔退了。

口苦减轻,大便转成型。

#养生# #中医#

一疱疹性咽峡炎,高热,舌苔厚腻,呕吐,精神可。中医诊断:湿温蕴毒。予甘露消毒饮两剂,小儿推拿bid,次日回访未出现发热。

战汗医案

作者:丁瑞丛

朋友儿子,张某,男,5岁,体重40余斤,9月26日,诉发热恶寒2天,自行服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及布洛芬混悬液,先汗出体温降,旋而复升,体温达39℃,刻诊:发热恶寒,无汗,咽痛,扁桃体II度肿大,不欲饮食,二便正常;舌暗红,质润,苔厚腻,稍黄,舌尖及中部芒刺,脉细促。诊断为:湿瘟;湿重热轻证。予甘露消毒饮加减:

白豆蔻 藿 香滑石(包煎) 木 通 石菖蒲

黄 芩 连 翘浙贝母(捣)射 干薄 荷

茵 陈 金银花麻 黄

2付,水煎服,日三次

晚上8时许服药一次,2小时后渐汗出热退,凌晨5时许,突然战汗,身颤抖,症状持续约20余分钟,随后呼饥饿,予奶粉及面包,服少许后再次入睡,翌晨8时许,测体温36.3℃,已无恶寒,咽痛减轻,思饮食,嘱继续服药。

9月27日,晚7时许诉全身出疹,以肘弯及臀尾部为多,发图片及舌苔给皮肤科孟威威大夫,诊断为水痘, 建议继续服用中药,并外用阿昔洛韦软膏。隔离,继以银翘散合升麻葛根汤内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10余日,愈。#大家健康超能团##超能健康团#

一病一克星!13种常见病“最怕”13种中成药,保存备用

1、甲状腺结节“克星”——中医常用“柴胡舒肝丸”。

2、风寒感冒“克星”——中医常用“姜枣茶”。

3、风湿关节痛“克星”——中医常用“独活寄生丸”。

4、头痛“克星”——中医常用“都梁丸”。

5、胆囊炎“克星”——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

6、慢性支气管炎“克星”——中医常用“小青龙汤”。

7、过敏性鼻炎“克星”——中医常用“过敏煎”。

8、腿抽筋“克星”——中医常用“芍药甘草汤”。

9、肾结石“克星”——中医常用“八正散”。

10、足跟痛“克星”——中医常用“化铁丸”。

11、肠息肉“克星”——中医常用“乌梅丸”。

12、哮喘“克星”——中医常用“金贵肾气丸”。

13、HPV“克星”——中医常用“甘露消毒饮”。

本内容仅为用药科普常识,不能作为自行用药参考,用药需先辩证,不建议自己盲目试药,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关注@中医白大夫,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甘露消毒丹·出自叶天士《医效秘传》

飞滑石、淡黄芩、绵茵陈、石菖蒲、川贝母

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名方赏析——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出自王士雄《温热经纬,方论》,主治湿温时疫,湿热并重的中焦病证,在岭南地区6一9月应用很广泛。也是我在夏季用得很频的方子。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这是上个月的一个中山的网友,32岁有乙肝病史,主诉右胁部胀痛,恶心呕吐,口臭,喉中痰,失眠多梦,大便粘烂,舌红苔黄腻,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偏高。

我的辨证病因病机:中焦湿热,湿热并重

主要症状包括:咽喉、胸闷腹胀,舌红、苔黄腻

用药:藿香、石菖蒲、丹参、清半夏、茵陈、滑石、泽泻,川贝母、黄芩、连翘、射干、薄荷、虎杖,瓜蒌等

甘露消毒丹制方特点:

1、化湿、清热并重,适用于湿热并重而热毒郁结偏盛者。

2、重在清化中、上焦特别是中焦湿热。(下焦用龙胆泻肝汤)

3、薄荷、连翘、射干、川贝母搭配使用,尤能利咽化痰、开结解毒,形成了本方的标志性搭配

4、方中重用茵陈,与滑石,黄芩共为君药,这正是本方治疗湿热有效的关键所在

我临床上用此方治过很多病,诸如:疱疹性咽峡性,乙肝、口腔溃疡、口臭、早泄、头汗、胃炎、阳w。只要抓住湿热蕴郁中焦这个病机,可随证加减使用。#头条健康# #清风计划# #健康真相馆#

中医对小儿发热疾病✔

我在临床上分三种✔

希望对大家临床有用✔

1、伤寒(恶寒,不想喝水,咽不红)。

♥用方——葛根汤。

2、风热(有汗,咽红或肿,喝水,舌尖红苔白)。

♥用方——小柴胡汤➕连翘,麻杏石甘汤。

3、温病(微恶寒,咽红肿或不红肿,舌红苔腻)。

小柴胡汤 ➕ 三仁汤 (患儿想喝水)。

(不喝水,咽红肿,咳嗽 ),甘露消毒丹。

♥用方——升降散➕ 薄荷桔梗,淡豆豉,(无便,高烧手脚凉,舌芒点)。

《科普内容》

《仅作参考》

中医提高免疫力,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补气法

中气不足、气虚虚弱者,表现为气短声低、眩晕乏力、面黄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时有便溏,舌嫩苔厚,脉虚等。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生脉口服液、升陷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大枣、刺五加、沙棘等。

补血法

营血亏虚者,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白唇淡、爪甲枯瘪、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苔滑少津、脉细涩或数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可使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阿胶、龙眼肉等。

固表法

针对肌表疏松、卫外不固者,表现为易患感冒、体弱怕风、自汗盗汗、面色?白、心悸短气,舌淡、脉虚细弱等。常用的方剂有玉屏风散、芪风固表颗粒、举元煎等。可使用的中草药有黄芪、白术、刺五加等。

健脾法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者,表现为虚乏倦怠、头身困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腹痞胀、便秘或溏薄、夜寐多梦,舌淡、苔腻、脉虚弱等。常用的方剂有保元汤、健脾丸、人参养荣丸、黄芪建中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芡实、山药、陈皮、山楂等。

醒脾法

针对脾运失权、精微失布者,常见人群有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表现为头晕健忘、昏沉倦懒、消化不良、时有粘汗、食后困睡、体力耐力下降、舌淡胖、齿痕重、苔腻、脉虚或濡或滑等。常用的方剂有实脾散、香砂枳术丸、资生丸、四磨汤口服液。可使用的中草药有石菖蒲、佛手、苏合香、香附、厚朴、藿香、陈皮、砂仁、枳壳、冰片等。

除湿法

针对湿盛浸淫、阻碍气机者。表现为头重身痛、关节酸楚、面浮肢肿、脘腹痞闷、时时泛恶、舌苔白腻、脉紧或缓等。常用的方剂有参苏饮、葱豉汤、九味羌活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羌活、独活、杜仲、牛膝、威灵仙、木瓜、桑寄生、草果、薏苡仁、荠菜等。

降浊法

针对浊毒内蕴、阻塞孔窍者,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为多见。表现为头昏倦懒、虚乏汗出、午后周身不适、身热不扬、时有咽肿目赤、食后困睡、便粘尿浊、体力耐力下降,舌紫或暗、苔厚腻、脉滑。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半夏泻心汤、连朴饮。可使用的中草药有石菖蒲、威灵仙、厚朴、槟榔、木香、菊花、佩兰等。

活血法

针对瘀血内停、脉络不畅者。表现为头昏耳聋、身痛且有定处、急躁善怒、入暮潮热、夜寐多梦、面青唇紫、时有干呕,舌质暗红、有瘀点或者瘀斑、脉涩或弦紧等。常用的方剂有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当归、丹参、赤芍、川芎、地龙、三七、玫瑰花等。

益肺法

针对肺气不足、久咳不愈者。表现为感冒咳喘等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虚乏易感、胸闷短气、动则喘甚、喘促自汗,脉虚数等。常用的方剂有补肺汤、补中益气丸、九仙散。可使用的中草药有黄芪、防风、泽泻、大枣、白术、升麻、虫草等。

宣肺法

针对肺气不宣、久咳不愈者。表现为病势缠绵、干咳少痰、咽干喉紧、胸闷痰粘、怕风畏寒、自汗盗汗、心悸短气、舌淡脉虚等。常用的方剂有清肺汤、桔梗汤、加味甘桔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桑白皮、桔梗、杏仁、升麻、细辛、麻黄等。

疏肝法

针对肝郁脾虚、脏腑不和者。表现为情志不舒、头痛目眩、寒热错杂、口苦呃逆、胃腹痞满、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脉弦等。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逍遥丸、半夏泻心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柴胡、郁金、合欢皮、川楝子、陈皮、酒白芍、茵陈、栀子等。

解毒法

针对热毒壅盛、脏腑郁热者。表现为抑郁烦躁、口干舌燥、倦怠乏力、疮疡肿痛、阴痒潮湿、男子尿浊遗泄、女子带下浊臭,舌红、苔黄、脉数等。常用的方剂有栀子豉汤、清心莲子饮、清暑益气汤。可使用的中草药有黄连、栀子、金银花、菊花、蒲公英、连翘、莲子、鱼腥草、木蝴蝶、绿豆、芦荟、蜂房、大蒜等。

固涩法

针对气血、精津滑脱耗散者。表现为体虚羸弱、自汗盗汗、心悸短气、肺虚久咳、久泻失禁、遗精带下,舌淡、脉虚细弱等。常用的方剂有真人养脏汤、牡蛎散、九仙散、生脉饮、六味地黄丸。可使用的中草药有山茱萸、五味子、乌梅、肉豆蔻、莲子、芡实、薏苡仁、益智仁等。

安神法

针对五脏功能失调、神志不安者,常见免疫功能紊乱、易患过敏性疾病等。表现为惊恐善怒、心神烦乱、健忘心悸、失眠多梦、耳鸣眼花、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的方剂有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左慈丸等。可使用的中草药有茯神、龙骨、牡蛎、酸枣仁、龙眼肉、灵芝、远志等。

开窍法

针对浊瘀交阻、蒙蔽孔窍者。临床多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表现为情绪不畅、头晕健忘、昏沉倦乏、肢体困重、入夜尤甚、多梦嘈杂、胸闷心悸、消化不良、舌暗红或紫、苔浊腻、脉弦滑等。常用的方剂有菖蒲郁金汤、不忘散。可使用的中草药有苏合香、安息香、石菖蒲、天麻、僵蚕、雄蚕蛾、火麻仁、郁金、细辛等。 #肿瘤那些事# #赵志飞#

一张治湿症的好方,疗效显著

临床所见,湿邪先祛,热邪易清,病可速已,实则是祛其蒙蔽,热邪有外达之路,此即为阳气得通矣。故治湿热当用叶氏清化湿热之三仁汤。

三仁汤轻开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虽重在中焦,亦顾及上下两焦,使三焦氤氲弥漫之湿,分消宣化,从膀胱而去。本病临床辨证当分湿、热之轻重,湿重于热者偏重于化,本方加藿香、佩兰、草果等芳香化湿祛浊之品。热重于湿者,本方与《温热经纬》之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化裁应用。

湿热病,虽多发于夏秋之令,但四时均可有之。如春温一证,为感受春季温热而致之时令热病,以里热症侯及易伤阴液为主要特征。但脾虚湿盛,兼见湿热症者,临床并不少见。

如症见:高热,午后热甚,头重身酸疼,渴不欲饮,汗出溲赤,胸闷脘痞,呕恶不饥,便秘或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或濡数。

治宜清解里热,祛湿保津,方选银翘散,三仁汤化裁。

药用:银花、连翘、薏苡仁、牛蒡子、白蔻仁、半夏、厚朴、滑石、竹叶、通草、黄芩、栀子、芦根。

面赤气粗,心烦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保津;阴伤者加鲜芦根、沙参、寸冬之类补而不滞之品;热结阳明者加大黄,芒硝以通滞泄热;热甚发痉者加羚羊角、双勾藤、菊花。

感冒一证,病程一般三至七天,若挟湿邪则缠绵难愈,病程长达数十日者,不为罕见。其症多以肢节酸困重疼,头重如裹为主,可见身热不扬,恶寒,咳声重浊,痰白而粘,或湿蕴于中而胸闷脘痞,呕恶纳呆,便溏,苔薄白,脉濡。治当疏表化湿。用《局方》之羌活胜湿汤化裁。

药用:羌活、独活、川芎、防风、防己、秦艽、灵仙、藿香、佩兰等;湿浊蕴脾证重者,以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

夏秋暑湿当令,多生痢疾,《病机沙篆》谓痢疾之病因为“湿热郁蒸因于天,生冷停滞由于人。”此病应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原则。

凡症见:恶寒发热,头项重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咳嗽,脉浮紧或寸脉沉,苔薄白。

此风寒暑湿杂感之证,急予人参败毒散去柴胡、独活加藿香、佩兰、薏苡仁,表里双解之剂,可免其暑湿风寒入里化热,与生冷停滞相合交阻阳明而致痢疾。吴塘言此方“不治痢而治痢之源”实为卓见。

祛湿邪 健脾胃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章虚谷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阐明了湿邪与脾胃之间的关系。

脾胃者,后天之本,主化主纳,贵在健通和畅,倘遭湿邪滞腻,非但饮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在湿邪继发于它病之后,应补难补,应下难下,药饵难达病所,须先化湿,湿邪化,脾胃健,生化之源不竭,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湿邪致脾胃病,当分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治法当以燥湿健脾用温燥之药,或清利湿热用清利之品。但从脾从湿着眼,选方莫若三仁汤化裁。

三仁汤虽为治湿温初起,湿遏卫气证之轻宣化湿之剂,但方中白蔻仁、厚朴、半夏均为宣化中焦脾胃湿浊而利气机,健脾和胃之品;薏苡仁利湿而健脾;杏仁开上焦肺气以化湿邪;竹叶清上焦邪热;通草、滑石渗利下焦之湿而泄热。使湿热之邪上下分利,中焦得通,脾胃得健之剂。

寒湿困脾证见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口中粘腻,头重身倦,便溏或泄泻,甚则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肢体浮肿,肤色晦暗发黄,小便少,苔白腻。脉濡缓。用三仁汤去通草、竹叶、滑石清利之品,加藿香、佩兰、茯苓、苍术助其化温之力。

因脾虚而湿盛,症见气息短促,心慌神疲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薏苡仁生、炒各半则健脾力胜;寒甚舌暗脉迟者,可加黑附子、肉桂、干姜、麻黄以温阳化湿;阴黄证属寒温困脾者与茵陈术附汤合用。

湿热蕴脾证见肌肤黄如橘色,胁脘作胀,纳呆呕恶,口干苦,或有发热,便秘或溏,溲赤而少,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法当清热利湿,用茵陈蒿汤类,但苦寒之品,似有伤脾之弊,若用三仁汤加茵陈、黄芩、陈皮、茯苓利湿清热健脾,则湿邪先祛,热自易清,又无伤脾之虞,实为良剂。湿热伤中,脾胃运化失常致泄泻者,本方与葛根芩连汤合用,可奏清热利湿之效。

祛湿邪 通经络

湿邪致病,多侵袭体表经络,且易伤脾,脾主四肢肌肉,故多见经络壅阻,肌肉痿废证。

【湿热的中药及方剂,你知道有哪些?】

1、藿香;

2、车前草;

3、野菊;

4、紫花地丁;

5、苦参;

6、白鲜皮;

7、地榆;#超能健康团#

8、淡竹叶;#春节医路守护#

9、滑石;#湖南医聊超能团#

10、三仁汤;

11、茵陈蒿汤;

12、葛根芩连汤;

13、甘露消毒丹;

14、龙胆泻肝汤;

湿热体质的表现主要有:平素面垢油光,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短赤,男易阴 nang潮湿,女易带下增多等症状,脉象多见滑数,性格方面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还容易患湿疹、口腔溃疡等病证。

日常调养: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西瓜等食物,少吃辛辣助热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等运动。

#老古中医方您认为必好吗# 从伤寒论到金元四家再到温补,温病,中医药的发展经历几千年的考研和实践。伤寒论的方子最经典,只要辨证准确,效如桴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发热恶寒无汗的麻黄汤,发热汗出恶风的桂枝汤,寒热往来的桂枝汤。。。

黄疸用茵陈蒿汤,慢乙肝用柴桂姜,湿热用甘露消毒丹。。

几天前有个久坐水肿患者,辨证肺气郁闭,肾阳不足,应用大青龙汤合真武汤,患者说你是不是用什么利尿药,喝上药水肿很快就下去了。

有个患者早泄,反复治疗两年无效。我把脉两脉弦缓,舌质红,舌苔厚腻,考虑肝郁,湿热下注。应用四逆散合上四妙散,舌苔很快就退了

凡是能留下的古中医方多有疗效,只要辨证准确就会收到不错疗效。

最近南方地区这场流感,大多数人还是用到了温病的方子,这场流感,传染性强,发病迅速,高热不退,加之输液,寒水内停,郁热于里,湿热并重,湿性粘滞,则缠绵难愈,热郁于里,则高热反复。

湿重于热,三仁汤主之。

热重于湿,甘露消毒丹主之。

张男,33岁,胆囊多发息肉,口苦粘腻,大便干,自感头面冒油,周身困乏,舌红,苔黄腻。少阳阳明湿热,大柴胡合甘露消毒丹合茵陈蒿汤加化痰活血消息肉之品!

分享一下这例,典型的湿温病例。

近期的瘟疫,可以借鉴使用。

06月25日初诊

男,13岁,主诉:发热、流鼻涕3天

3天之间多次口服布洛芬口服液、抗病毒药治疗,汗出热退,又继续高热,最高时可达39.4℃

现症见:发热不汗出,头重脚轻,疲倦无力,微微怕冷,流清稠鼻涕,无全身酸痛,不口干口苦,咽喉稍疼,纳差,大便便秘,4天未解,小便颜色微黄,舌质红,舌尖红,苔微黄腻。脉滑数。

诊断:发热

病机:湿温,热重于湿。

分析:近期南方阴雨绵绵,地面潮湿,又突发高温炎热天气,阴雨潮湿,感受湿浊之气,郁结于内,加之温热疫毒外袭,湿浊与热互结于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皮毛,正气于邪交争于气分,高热不退;湿性粘滞,热邪被湿浊之气遏制于体内,不容易外发,故汗出热退后,再次发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受邪,大肠传导失司,故便秘不畅。舌体胖大,为体内湿浊不化,故舌体胖;热盛则肿,故舌体大。

处方:甘露消毒丹加大黄。

反馈:一剂后,体温下降,保持在36.8-37.4℃之间,无再发高热。舌尖红点逐渐消退,舌体胖大变小。

发热3天:中医发散郁热,通调三焦治愈

患者李先生,28岁。病史发热3天,最高38.2度,伴咽痛,咳嗽,口服罗红霉素,新康泰克后中间1天体温正常,今晨再次发烧,微信发舌像:舌淡红、齿痕,苔白厚腻。辨证:苔腻,齿痕,内有湿郁之象;反复发热,咽痛,属少阳郁热。处方:柴胡,黄芩,清半夏,藿香,射干,浙贝,白豆蔻,茵陈,桔梗,滑石,连翘,甘草。2剂,水煎600ml,早中晚服。

患者服完后微信告知:昨日最高39.5度,服中药后下午热渐退,今晨至刻下体温正常,轻微咳嗽、头蒙,处方:麻黄,杏仁,薏苡仁,桔梗,前胡,白豆蔻,浙贝,射干,枇杷叶,清半夏,石菖蒲,甘草。2剂。患者服后病愈人安。

小柴胡汤为柴胡剂基本方,无论伤寒、温病应用机会皆较多。伤寒发热,太少合病,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皆可以小柴胡为底方,常用如柴胡桂枝、大柴胡、小柴胡加石膏、柴葛解肌汤等。温病本为郁热,小柴胡可发散郁热,初起可以合银翘散、桑菊饮等应用。小柴胡汤又可通调三焦,而三焦为津液运行道路,津液不化则聚而为湿、气机不畅则郁而化热,温病属湿热者,也可以与甘露消毒、三仁、达原饮等合方而用。

退热十二方:

(注:提供理法方药思路,作于交流。不要照搬运用,发热请到发热门诊专业医生处处治)

1、白虎汤

【病机】阳明气分热盛。

【辨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2、小柴胡汤

【病机】伤寒少阳。

【辨证】发热或高或低,或往来寒热,咽喉红痛,舌红,脉弦。

【组成】柴胡、半夏、党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3、银翘散

【病机】外感风热表证。

【辨证】发热,咽痛,口渴,脉浮数。

【组成】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4、升降散

【病机】火热内郁,气机失调。

【辨证】憎寒壮热,咽喉肿痛,上吐下泻或便秘,舌红,脉有力。

【组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

5、三仁汤

【病机】湿温初起,湿重于热。

【辨证】恶寒,身重痛疼,肢体倦怠,午后身热,苔白腻。

【组成】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

6、甘露消毒丹

【病机】邪在气分,湿热并重。

【辨证】身热肢酸,口渴尿赤,咽喉红痛,苔黄腻。

【组成】滑石、黄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7、桑菊饮

【病机】风温初起。

【辨证】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组成】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8、九味羌活汤

【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郁热。

【辨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脉浮。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9、人参败毒散

【辩证】气虚,外感风寒湿邪。

【辨证】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咳嗽,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

【组成】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

10、藿香正气散

【病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辨证】恶寒发热,热度不高,上吐下泻,肢体酸痛,舌苔白腻。

【组成】藿香、白芷、紫苏、大腹皮、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11、麻黄汤

【病机】外感风寒表实。

【辨证】恶寒发热,头身痛疼,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12桂枝汤

【病机】外感风寒表虚。

【辩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组成】桂枝、白芍、大枣、甘草、生姜。

常见病不求人!老中医们都在用的“拿手药”,好用不贵

1、感冒——挟滞证——正柴胡饮冲剂

2、咳嗽——风寒袭肺证——蛇胆川贝枇杷膏

3、胆胀——气滞血瘀证——消炎利胆片

4、肺热——痰热壅肺证——鱼腥草颗粒

5、胃脘痛——肝胃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6、积滞——血瘀气滞证——桂枝茯苓丸

7、便血——肠风伤络证——地榆散

8、泄泻——寒湿困脾证——藿香正气散

9、便秘——阴虚肠燥证——麻仁润肠丸

10、湿阻——热重于湿证——甘露消毒丹

11、不寐——阴虚火旺证——朱砂安神丸

12、眩晕——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番茄健康超能团#

病因不同,虽然表征一致,但用药有所不同,具体还得谨遵医嘱。更多健康知识,欢迎继续关注@番茄本草堂

如果觉得《甘露消毒饮 甘露消毒丹新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