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护理和治疗指南

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护理和治疗指南

时间:2024-05-12 17:45:00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护理和治疗指南

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小伤口可能很多人一个创可贴就能搞定,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能这么轻易处理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如果伤口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尿病患者处理伤口要注意的相

1记住:糖友脚受伤别用碘酒消炎

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小伤口可能很多人一个创可贴就能搞定,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就不能这么轻易处理了,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如果伤口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尿病患者处理伤口要注意的相关情况。

糖友切莫忽视小伤口

糖尿病人的足部小伤口都可成为糖尿病足的导火线,其足部伤口不可使用碘酒,应及时上医院找专业医生治疗。平时家人要多看看病人脚底的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抓伤和足趾变形等情况,如果有问题,要尽快去医院内分泌科检查。秋季,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足部保暖,每晚用45℃左右的温水泡、洗脚15分钟;用热水袋的时候,温度不要太高。

专家提醒患者,要经常检查下肢,观察局部血液供应情况,摸一摸皮肤温度有无改变,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温度下降提示下肢动脉有阻塞,应去医院进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若发现血管狭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减少,要及时找专家诊治,切不可粗心大意。

糖友伤口护理有讲究

平常人足部的皮肤破损了,用点碘酒消炎是个好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就万万不能这么做。因为,碘酒有刺激性,容易让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围绕着足部伤口,逐步扩大、加深。

对此常人来说,当我们磕磕碰碰出现一些小创口的时候,贴个创可贴就好了。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千万不能小看小创口,小创口有可能带来大麻烦。

糖尿病人的手脚一旦出现伤口,哪怕只是小小的擦伤,专家都建议不能单纯贴一个止血贴了事,因为创可贴糊在伤口上,会造成局部温度的增高,患处由于温度升高不透气,很容易出现细菌繁殖现象,这样患处就更不容易好了。

糖尿病外科治疗专家补充,也要避免在创口处使用颜色较深的药液,比如说紫色的药水,药液的颜色可能会遮盖伤口出现的异状,如感染、伤口不愈合等,进而耽误了治疗。

另外,专家提醒2型糖尿病患者不可用胰岛素涂抹伤口,这是因为在伤口的感染期用胰岛素没有任何作用,而到后期长皮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使用胰岛素出现了低血糖。

每年筛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控制不好,会致血管狭窄、闭塞,血流不畅,从而导致足部神经细胞缺血,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损伤。所以,糖尿病足的患者起初会觉得足部发凉、麻木,后来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蓝颖茹说,有一些病人鞋子里面有小石头、沙子也感觉不到磨脚,直到足部伤口溃烂才就医。

专家建议,为了早期发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做下肢血压和超声检测以及神经感觉功能测试,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也做一次这样的筛查。

2糖友千万要留意“足下”

糖尿病人人皆知,但说到其并发症——糖尿病足却鲜为人知,不仅是大众知之甚少,就连有些非专科医生也不甚了解。这一点直接导致病人投医无门,贻误治疗时机,最终可能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经常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这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只有进行血管重建,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的供应,才能保证下肢健康。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已有糖尿病患者约200万人,其中兰州市有糖尿病患者约20万人。在这些糖尿病病人中有25%最终会发展为“糖足”,这个数字是惊人、庞大的。目前,糖尿病所致的下肢缺血可通过药物、外科血管搭桥手术和微创介入的方式来治疗。如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若在稍晚时发现则只能通过后两种方法来缓解病情。

糖尿病足大众知晓率低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糖尿病足有大众知晓率低、临床识别率低、治疗不当导致截肢等问题存在。

现状一:糖尿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滞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糖尿病早期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人忽视;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对于足部病变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于本应在早期就诊治疗的病变,如水泡、皲裂等,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引发严重的感染。

现状二:血糖控制不良,缺乏有效监测。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最有力的措施是血糖的良好控制,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长期持续高血糖状态,可致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内膜不光滑或阻塞,引起缺血症状。

现状三:早期血管病变未引起重视。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有微血管病变,也有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主要侵犯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和腘动脉等,生成斑块,进而引起阻塞。微小动脉病变主要是微动脉的栓塞、创伤、感染或痉挛引起的微动脉血栓,影响下肢和足部血液供应,经常表现为小腿抽筋,加上患者多为老年人,往往认为是骨质疏松,想不到是自己的血管出了毛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现状四:有病乱投医,轻信小广告。很多晚期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初期就已经在接受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大多倾向于看中医,还有的认为中药泡脚可治疗此病,往往使病情恶化。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使得皮肤感觉迟钝,当患者感到泡脚水温热时,其实水温已经很高,损伤皮肤后继发感染坏死。

“脚冰凉”警惕糖尿病足

入冬以后,气温逐渐转凉,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常有手脚发凉的情况。专家提醒,如果糖尿病病人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则要留心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下肢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

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有分期,糖尿病病人出现症状后即需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据悉,“糖足”症状共分四期,即1期症状是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延误病情。因此足部发凉就是一个早期信号,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一定要趁早治疗。2期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产生下肢疼痛,被迫停止运动,休息一会儿后,疼痛缓解,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再次出现。随着缺血的加重,病人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3期症状是“静息痛”,患者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4期症状为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肢体的发黑感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导致病人最终截肢

脚趾开始坏死千万别慌

糖尿病足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的某个脚趾就开始变黑、溃烂。如果此时只是单纯清创、换药,就相当于在一块快要旱死的田地里施肥但不浇水。糖尿病经常使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这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只有进行血管重建,保证组织需要的血液的供应,才能保证下肢健康。也就是说光施肥不浇水,田里的苗是不能成活的。

而脚趾已经开始坏死了,也千万不能去骨科或者烧伤科一“截”了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医生就是内分泌科或者糖尿病专科医师,鉴于糖尿病往往会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告知自己的任何“不舒服”,医生会根据症状指导患者去相对应的科室治疗。这当然需要专科医师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识别率,以免贻误患者病情。

目前,糖尿病所致的下肢缺血可通过药物、外科血管搭桥手术和微创介入的方式来治疗。如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若在稍晚时发现则只能通过后两种方法来缓解病情。

患者应保护好自己的脚

糖尿病患者,要多多保护自己的脚。对此,刘静介绍了以下保护方法。她说,应防止皮肤干燥,当脚部皮肤增厚时要多观察,及时就医;不要用热水袋或热水瓶暖足,防止皮肤烫伤;要穿干净舒适、吸水性、透气性好的棉袜和软底的鞋子,同时穿鞋之前最好倒一倒,以免受沙子之类的异物对脚的伤害;脚汗者,容易感染真菌,应当每天换袜子,保持脚部清洁;每天用40℃以内的温水浸泡双足,每次30分钟左右,水中可加一点婴儿护肤霜或保湿霜,洗后涂上保湿霜,脚跟和侧面可以多抹一些;如果脚部已经有开裂的迹象,可以抹上凡士林,睡觉前包上纱布再穿上袜子,如果裂的地方有出血,就要涂上抗生素软膏并贴上创可贴,以免感染;糖尿病患者不要赤足行走,以免足部皮肤受损;剪脚趾甲时,应该平剪,慎防损伤甲沟皮肤引起甲沟炎,对于小的伤口,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性消毒剂,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遮盖伤口感染征兆,并及时就医;足底如有鸡眼,不要自行处理,应请专业人员修剪;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至60分钟,这样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足部的运动方法有行走,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等。

3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之后怎么办?

(1)局部创面处理

主要是保证溃疡创面充分引流和创面清洁。可用碘酒、酒精、生理盐水进行消毒。

(2)合理应用抗生素

对伤口感染较重,全身抵抗力较差者,可遵医嘱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

(3)注意外部环境

保证病室环境、床单及病人皮肤的清洁。溃疡创面周围的皮肤可用温水、中性肥皂轻柔地清洗,而后用棉球拭干。应避免挤压糖尿病足伤口和损伤患周皮肤。

4雨天谨防糖尿病足 糖友出行要注意

连日来,我国多地遭受着持续的降雨。尽管城市被雨水笼罩,但生活仍要继续,对于多数健康者来说,这样的天气会给他们的外出带来不便,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这样的天气外出,带来的不仅仅是不便,可能还会带来“灾难”。

近来不少地方都普降大雨,阴雨天本来就容易滋生细菌。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血液循环不佳、皮肤抵抗能力差等原因,脚上常常会出现小的裂口,路上趟雨水后易引起足部感染,进而诱发丹毒,若不及时处理病情会加重。

雨天糖尿病人出行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糖尿病人外出,一定要慎重。首先,糖尿病足患者要做好防雨的措施,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并做好防雨措施:记得出行带伞,可遮阳可挡雨而且携带也较方便。

其次,尽量减少在下雨天外出,外出时最好穿一双橡胶鞋。如果你在外面如果遇到污水阻道,千万不要直接淌水过去。每次回到家后,不要怕麻烦,一定把你的脚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再仔细检查,如果你外出时脚上沾了污水,回家后发现脚上有破损,千万不要心存什么侥幸心理,应该到正规的糖尿病医院请求救专业医师的帮忙,以免因细菌进入伤口而引起感染。

最后,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出现感染或者感染有加深的现象,糖尿病足患者就更加应该注意了,最好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疗人员,采取一些消毒的措施来防止糖尿病足感染的继续恶化。

5糖友脚趾甲溃烂的处理方式有些什么?

糖尿病足是对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下肢组织结构破坏的总称,主要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及改变的生物力学所致,最常见表现为足溃疡和坏疽,糖尿病足的常见症状有发凉,麻木,皮肤苍白,疼痛,感觉迟钝,间歇性跛行,糖尿病足还会脚趾甲溃烂。和正常人比较,糖尿病足患者的趾甲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病理性变化。

(1)趾甲结构的异常:常见的是趾甲增厚,此时如果鞋对趾甲造成压迫可能引起甲下出血,最终导致溃疡。在有缺血和神经病变的患者中可能出现趾甲萎缩。当甲板过宽且薄时会出现趾甲的向内生长,形成嵌甲,对趾甲边缘造成压迫,易形成甲沟炎。

(2)甲床颜色异常:趾甲颜色变为红、棕或黑色,提示可能存在甲下血肿。在急性缺血时甲床苍白。

(3)甲下异常:甲下或甲周深部有分泌物及甲板变软可能提示存在甲下溃疡或感染。

(4)趾甲感染:趾甲的真菌感染通常侵犯甲板背侧引起脱甲,大拇指最容易受累。感染常从趾甲的一角开始,并经过一段时间扩散至整个趾甲。在糖尿病无痛足患者中,甲沟的反复的微小创伤常常不被患者注意,但是这种微小创伤能使趾甲作为异物引发进一步的感染、溃疡和坏疽。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护理和治疗指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