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

时间:2024-04-23 08:30:23

相关推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且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致盲主要原因。当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网膜出现病变终导致视力丧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微血管病变和新生血管病变两种类型两者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视力损害。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关键在于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积极治疗视网膜病变并及进行眼部检查以及定期进行眼科专业评估。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成为致盲主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最常见,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日友好医院的眼科主任医生金明对如何预防该病提出了意见。在糖尿病患病初期,积极控制血糖及合理治疗糖尿病,对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

1 关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种,糖网症就是其中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失调,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部血管会受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

糖网病变种类

背景性视网膜病变

这是病发的初期。曾经普遍认为如果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好,可以随着岁月逐渐恶化。大部份的患者不会察觉视力受损,但视力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模糊。

增值性视网膜病变

是由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发展而成,也是导致大部份视觉受损的因素。新增血管可以生长在视网膜表层或视神经上。这些未成长的血管比正常血管脆弱,容易破裂使血液流入玻璃体中,引致眼底出血而令患者视力模糊或完全失去视觉。从破裂的血管上可能长出疤痕组织,如果收缩可以牵扯视网膜导致脱落。新增血管也可能长在虹膜上引发青光眼而导致失明。

黄斑点水肿

有些患者的黄斑血管(黄斑点是负责中央视觉的部分)可能出现渗漏导致视觉受损。

糖网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样分期的?

1、我国眼底病学组于1984年参考国外分期标准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共六期。

单纯型包括三期: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增殖型也有三期: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2、国外学者为了使用简便将本病分为三期: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

非增殖期(称单纯型、背景型):其特征为局部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血管渗透性增强,表现为微血管瘤、点状出血、硬性渗出和视网膜水肿。

增殖前期:特征为广泛毛细血管闭塞,棉絮样斑、点状出血,广泛微血管异常,静脉呈串珠状。

增殖期: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成为致盲主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最常见,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日友好医院的眼科主任医生金明对如何预防该病提出了意见。

在糖尿病患病初期,积极控制血糖及合理治疗糖尿病,对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尤为重要。美国《新闻周刊 中文月刊》近期载文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最常见,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日友好医院的眼科主任医生金明对如何预防该病提出了意见。

金明医生称,并不是患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影响眼睛,这主要取决于血糖控制程度和病程的长短。国外有人统计,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糖尿病五至十年者,发病率为 20%至30%;糖尿病病史超过十年的患者,DR 发病率可在 50%以上。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及时到眼科做眼底镜检查。

金明表示,对于 DR 患者,定期检查眼睛十分必要。如果只有几个出血点和血管瘤,建议他们每年检查一次。轻度、中度和重度非增殖型患者,则分别需要每九个月、六个月和三个月检查一次。出现黄斑水肿的话,随诊时间应增加到每两至四个月一次。如果是增殖型患者,则需要每两至三个月检查一次。妊娠期的女性尤其需要注意这方面,每月一次的检查千万不可忽略。在 DR 早期,患者常无典型症状,所以即使是目前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我也建议他们在糖尿病确诊后立即到眼科医生处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并且坚持每年检查一次。

金明强调,病者必须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合理的膳食,限盐、限脂、限糖、限酒,同时要作适量的运动。

(实习编辑:吴伟棋)

3预防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

据了解,我们国家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四千万人,然而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眼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这些问题都是非常的严肃,如果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就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对于如何预防的问题你是否知道呢?详情请看下文介绍,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据统计,患糖尿病5〜9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为10%,糖尿病病史者发病率约为50%,25年以上者则高达90%。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对糖尿病及其眼部并发症仍然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不少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才到眼科就诊,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避免致盲的关键所在。

糖尿病为何侵害眼睛

眼睛里的视网膜犹如相机的底片,是人眼接受光线的重要组织结构,一旦视网膜严重受损,则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直至失明。视网膜上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是人体内最容易受到糖尿病危害的组织之一。较高的血糖首先会引起体内微小血管的病变,最先受到损害的器官就是视网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只是通过散大瞳孔检查发现部分患者眼底出现一个个散在的红色小圆点,和出血点很像,称之为视网膜微动脉瘤。它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有些人可以逐渐出现视力缓慢下降、视物扭曲变形,这往往与视网膜中心部位即黄斑区出现出血、渗出有关。这些症状和眼底表现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增生期。

如果血糖不能得到控制,非增生期会很快发展到增生期。患者可诉说眼前突然出现大片黑影、视力丧失,散瞳后检查可发现眼底出现大量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脆弱的新生血管十分容易破裂,并且会有血液流到眼睛的中间部分而阻碍视力。疤痕组织也可能在视网膜周围形成,最终会使它从眼睛后方分离,将可能发生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失明。新生血管的出现是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标志。

怎样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病变的发展。由于早期症状不容易发现,因此1型糖尿病确诊后,即便视力是1.0也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倘若一切正常,应每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一定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五六年后才被查出,此时视网膜可能已经有病变,因此这部分病人更应及时检查,定期扩瞳检查眼底。

有条件的医院还配备有眼底照相机,把每年的眼底情况用照片保留下来。必要时可以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这种检查是通过静脉将造影剂注射至患者体内,同时通过特殊的眼底动态照相机,记录下视网膜血管的情况。这样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用肉眼无法识别的隐形病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一旦出现这种病灶,患者眼底的病情往往会发展迅速,加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非增生期向增生期发展。只要患者没有过敏体质和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佳等情况,都应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该项检查。造影检查一般一年随访一次,如果造影发现眼底有无灌注区或者新生血管,就必须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如果出现眼内出血,甚至眼底都无法看清时,就必须通过眼科超声波来判断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有无视网膜脱离,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控制血糖是根本措施

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好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根本的措施。因为,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关系极为密切,当血糖控制不佳时,视网膜病变发生早、发病率高、病变程度重。有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后有80%以上发生了视网膜病变,而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巨大。控制好血糖水平,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进展,甚至终身无需治疗。其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病人,也是治疗糖尿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在重视控制糖尿病的同时,也有一些针对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和一些传统中药等。

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如果发现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就必须做视网膜激光治疗。即把激光光束聚焦在视网膜病变组织,以封闭渗出、出血及新生血管病变,改善正常视网膜血流的供给。一般局部光凝目的主要是封闭视网膜局灶性的无灌注区,阻止其范围扩大;全视网膜光凝,是在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后所做的范围更大的光凝,其目的是破坏患病的组织、阻止视网膜病恶化。一般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需分4次完成,2次治疗之间间隔1〜2周。事实上,该治疗方法可以将严重的视力损伤减少60%。晚期增生期病变可口服或注射促血块吸收药物,等出血消退后能看清眼底时,再予以激光凝固治疗。眼底激光治疗后3个月要复查眼底荧光造影,以判断其治疗效果,如果无灌注区扩大或者发现别处的新生血管必须再补充光凝治疗。

少数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包括一些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会因为眼睛内部大量出血而失明。现在,眼科专家可以去除眼睛中间部分的血液和疤痕组织,这项手术称为玻璃体切除术。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后,病人通常可以看得很清楚,并且可以自由走动。有些手术后视力恢复较好的病人可以重新阅读或驾驶。

综上所述,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是挽救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方案

糖尿病在眼部有许多合并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的出现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其食疗法也格外关注,那么有哪些好的食疗法呢?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饮食方案:

三七山药粥:三七5克,生山药60克、粳米60克、酥油适量,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药去皮为糊后用酥油炒,令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内拌匀,可作早点食用。 功能:润肺健脾,益气固。适应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症见神疲乏力,口干咽干,食欲减退,腰膝酸软,大便于结或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兼见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胖有齿痕或舌质暗淡,苔白或干,脉沉细无力。

葛根粉粥:葛根30克、粳米50克。将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淀粉,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管,具有温和的降血压作用。适应证:阴虚火旺型糖尿病,症见口干多饮,心烦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舌苔黄燥,脉象滑数。

藕汁饮:将新鲜嫩藕l节洗净,捣烂榨取汁,适量饮用,连服7~10天。作用清热生津,凉血散瘀。对DR眼内反复出血而积血难散者尤为适宜。

糖醋元参鸭:将鲜藕1节洗净,切成小薄片,鸭子1只去毛及内脏,煮熟捞出切块,元参50g和藕炒至七成熟时合入鸭肉,放入糖醋等调料适量。每日1次,连服7~10天。可凉血止血,散瘀明目,是DR患者之佐食佳品。

生地饮:鲜生地250g,三七粉10g。将生地洗净,捣烂如泥,榨取汁,加入三七粉和匀顿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作用凉血止血,和血散血。是治疗阴虚火旺眼底出血之佳品。

炒木须肉:黑木耳10g和黄花菜10g用温水浸泡开,洗净,木耳撕成小块,黄花菜切成小段,鸡蛋一个打匀,瘦猪肉30g切成小薄片。先炒鸡蛋取出,再用爆火将猪肉煸熟取出,然后将木耳和黄花菜煸炒后,加入鸡蛋、肉片、调料,同炒即成。作用养血滋阴,凉血止血。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证,可见眼内出血,口咽干燥,目涩等症。

兔肉馄饨:将兔肉lOOg,洗净剁成肉末,放人鸡蛋1只,加豆粉、味精、盐、葱等调匀,按常法包成馄饨。正餐食用。可以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出血,胃热呕吐,便血等。

枸杞叶粥:用鲜枸杞叶100g洗净,加水300ml,煮至200ml去叶,人糯米50g,再加水300ml,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食。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可辅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虚劳发热,头晕目赤,夜盲证。

地黄粥:用新鲜生地150g,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备用,南粳米50g,冰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 500ml,煮成稠粥后,将生地汁兑入,改文火,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稍温食。可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辅治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热病伤津所致的烦躁口渴,舌红口干,虚劳骨蒸,血热所致的眼底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及津亏便秘等。服用本粥时,忌吃葱白、韭菜、薤白及萝卜。另外,本粥不宜长期食用

香菇烧豆腐:将嫩豆腐250g洗净,切成小块,香菇100g洗净,与豆腐同入砂锅中,放人适量盐和清水,中火煮沸,改文火炖15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可食用。适量服食,不宜过热。可以清热益胃,活血益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的出现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呢

现在的人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很高,很多的人都喜欢观光和旅游,热爱旅游的人都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糖尿病是影响全身的糖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会诱发很多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呢?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为最显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有研究报告,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变为38%—39%;病程5—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0%—56.7%;以上者,发生率增高至69%—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在中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大小无关,但是与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眼底病变随糖尿病病程加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如同时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则眼底病变发病率也会明显增高。

健康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祝您早日康复。

如果觉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主要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