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易患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有哪些?

易患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有哪些?

时间:2024-04-21 09:16:39

相关推荐

易患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有哪些?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面临严重并发症哪些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足呢?长期患有糖尿病患者是高风险人群尤是那些控制血糖不佳患者。烟草使用者面临更高风险因为烟草使用会限制血液循环影响足部血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及肾脏疾病患者也是易患糖尿病足人群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足部血管和神经受损。肥胖、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人群也面临较高风险。因糖尿病患者需密切关注足部健康保持良好血糖控制、戒烟、控制重并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以减少发生糖尿病足风险。

什么是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脏亦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

1糖尿病性肾病的概念及分期

什么是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脏亦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通常谓之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常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并存,又被称为糖尿病三联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分哪几期

糖尿病性肾病按病情发展和肾脏损害的轻重程度分为5期:

Ⅰ期

糖尿病性肾病初期,亦称肾功能增高期。此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系膜可以发现超微结构改变,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尿蛋白阴性,但若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则白蛋白的排出率也增加。

Ⅱ期

“寂静期”亦称无症状期。此期可维持数年,有的病人可持续30—40年,主要特点是无临床症状,尿微量的蛋白排出量多在正常范围内,也可呈间歇性增高,但此期肾小球基底膜开始增厚,毛细血管间的系膜区略见扩大,部分病人在代谢控制不良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蛋白尿。

Ⅲ期

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期。此期不仅有结构上的改变,即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球内系膜区扩大,肾小球硬化使毛细血管阻塞,以致部分肾小球缺血废用,而且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持续增多,在15/ug/分以上,介于15—200/ug/分之间(正常人<10ug/分),但尿常规化验蛋白定性仍为阴性。

Ⅳ期

临床糖尿病性肾病期。此期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区更为明显和广泛,多数肾小球闭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上的特点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尿蛋白和肾功能减退,尿蛋白排泄率大于200ug/分,24小时尿蛋白&.克,尿常规化验,尿蛋白定性阳性,并伴有血压升高和轻度水肿等症状。

Ⅴ期

尿毒症期。此期因肾小球硬化,绝大多数肾小球闭锁,伴有肾小球动脉玻璃样变,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临床上出现高血压、水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贫血、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此时肾功能已衰竭,病人多因尿毒症而死亡。

2什么药物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经近几年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如开搏通、赖诺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昔利等)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等),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3哪些糖尿病患者易患糖尿病足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以下5类糖尿病患者易患糖尿病足:

1.有溃疡、穿透性足底溃疡和截肢病史的患者。

2.间歇性跛行者。

3.足部畸形、包括受压点胶质层增厚、爪样趾、平足。

4.温度辨别、疼痛或震动感消失者。

5.有周围血管病变者。

如果觉得《易患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