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患者患某种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 务必警惕!

糖尿病患者患某种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 务必警惕!

时间:2024-03-17 15:37:55

相关推荐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糖尿病患者癌症之间的密切联系。据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上胰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糖尿病与癌症关系的关注和警惕。研究人员指出,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能增加了患癌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肥胖、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这些因素也是导致癌症风险增加的原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控制血糖和定期体检外,也需要警惕癌症的风险,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和定期体检,从而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胃痛胃胀、腰酸背痛

血糖不稳定、皮肤发黄

……

你一定想不到

这些症状都可能指向

胰腺癌在民间素有“癌中之王”的恶名

它的很多症状往往会和其它情况混淆

使得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隐藏得很深

让人生死都在“胰腺”之间的病

人们对它却是所知甚少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权威专家

了解“胰腺癌”

掌握“胰腺生机”

胰腺癌为什么会被称为“癌王”?

胰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胰腺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9.5万和8.5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0位和第6位,胰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为1:0.89,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目前胰腺癌的总体发病率高吗?

在上海,胰腺癌的发病率大约是多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胰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9位,大约是十万分之七左右。而在上海,它的发病率已经达到十万分之十五。

很多人都说“患了胰腺癌就真的没救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像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相对疗效好的癌症生存期可以达到十年、二十年等,但是胰腺癌因为其恶性程度,我们常以1年、2年、5年的生存期计算。

目前全球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9%,预测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仅次于肺癌。但是只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直径小于2cm的胰腺癌, 5年生存期还是可以高达50%。

如何才能早期诊断胰腺癌?

当出现胃胀、腰酸、黄疸、血糖不稳定等症状时,千万别忘记再多加一个腹部增强CT(非平扫)检查胰腺,不要轻易地自判疾病或是求助于非医学专业人士。

究竟哪些人会是患上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的人群

2、常年烟酒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胰腺癌发病高危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烟叶中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变。

胰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常常有吸烟史,因此必须注意戒烟,尤其要重视二手烟的危害,减少去烟雾缭绕的棋牌室等场所的次数。

3、不健康饮食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几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发现患糖尿病时,除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外,还要查胰腺癌。

5、胰腺炎

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6、遗传因素

胰腺癌的发病,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3-13倍。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人发病则升至12倍,3人发病则高达40倍。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孙三代的胰腺癌家族出现频率非常高。

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胰腺癌的“光顾”?

1、避免酗酒;

2、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自己身体的警惕,定期体检,关注血糖,腹部增强CT和肿瘤标记物(尤其是CA199)的检查不可少

4、如影像学有异常,及时就医,密切随访,必要时加做超声内镜加以明确。

防治胰腺癌

不单是医务工作者的事

主动权更在于我们每一个人

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就能助你远离

胰腺癌的“汹涌来袭”

专家介绍

文字:魏妙艳(胰腺外科)编辑、制图:朱一齐(实习)

如果觉得《糖尿病患者患某种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 务必警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