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儿童糖尿病打针图片]11岁女孩自己注射胰岛素 为何孩子会得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打针图片]11岁女孩自己注射胰岛素 为何孩子会得糖尿病

时间:2023-02-02 14:49:39

相关推荐

[儿童糖尿病打针图片]11岁女孩自己注射胰岛素 为何孩子会得糖尿病

篇一:儿童糖尿病者10个“运动处方”

提起糖尿病,通常都只会想到中老年人。然而近几年,我们周围一些年仅几岁的孩子就患了2型糖尿病。从长远来看,小小年纪就与糖尿病相伴,一旦控制不良,若干年后,各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等不幸将接踵而至,会给患儿的一生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介绍说,同成人糖尿病一样,糖尿病患儿需要充分的运动,这不但是治疗的需要,也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运动可以给糖尿病患儿带来许多益处,如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促进患儿骨骼与肌肉的发育。原则上患儿每天须参加1小时以上的适量运动。最好能定时、定量运动,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儿童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李主任提醒小糖友们要注意10个方面:

1.患儿在运动前必须做好胰岛素和饮食的调节,剧烈运动前须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必要时也可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

2.选择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便于患儿长期坚持,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3.由于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胰岛素吸收增快,因而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可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

4.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最好选纯棉制品,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

5.如有可能,父母可以与患儿一起参加运动,能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增进感情。

6.儿童自制力比较差,有时玩上瘾了欲罢不能,以致忘记打针、吃饭,应注意避免。

7.在体育锻炼时,更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还要防止脱水,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和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

8.已有视网膜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9.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毫摩尔/升,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身体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时,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

专家小传

李全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第二炮兵糖尿病诊治研究中心主任,军队特殊津贴获得者。

篇二:儿童糖尿病常见问题答疑

现在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孩子的身体状况。王彩玲教授说,不少家长在8小时课堂之外,还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剥夺了孩子的课余锻炼时间。也有的家长怕孩子累着,什么活都不让干,小孩坐在那里看电脑、打游戏,久坐不动,这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因素。

她认为,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患病儿童每天除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以外,还应该再增加30分钟到1小时的体力活动,可以采用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登楼梯、游泳等,活动强度要适宜,每次活动10分钟至30分钟,每周至少锻炼四次。”钱教授特别强调,一定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从每天20-30分钟的较小运动量开始,运动时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最好带点糖或者小点心。同时,运动时,最好有人陪伴,以免发生意外。

“一定要过心理这一关”

记:孩子患有糖尿病,有的家长出于某种考虑,会刻意隐瞒孩子的病情,这会有什么危害?

钱:孩子患有糖尿病,家长应该及时和学校沟通,特别让体育老师了解情况,上体育课时给孩子吃点小吃,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提供含糖食品或饮料。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只要血糖控制好,发生合并症就少,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如果不配合治疗,则可能出现糖尿病脚、失明等合并症(不妨给孩子看看图片)。既要给孩子信心,又要让孩子了解病情的危害性,孩子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记:对儿童糖尿病,除了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钱: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心理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患儿,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不仅肉体痛苦,而且还失去饮食的自由,无限期的治疗,繁琐的检测,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同时,如果家长对孩子患糖尿病产生烦恼为难情绪,这种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拒绝治疗;再者,社会上对患儿的升学、就业有歧视,周围人群对患儿不良语言的刺激等都会加重患儿的心理障碍。

所以说健康教育很重要。要让家长和患儿了解糖尿病知识,鼓励他们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信心。特别是要让患儿感受到被理解、爱护和尊重,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作为家长,更要有一颗积极的心态,将好的情绪传达给孩子,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记:糖尿病儿童可以吃糖、冰淇淋和汉堡吗?

钱:糖尿病本应该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高糖制品的摄入,但孩子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主张糖尿病儿童经常吃高热量食品,但可以适当吃,前提是要摸清楚胰岛素的用量和血糖水平。

篇三:11岁女孩自己注射胰岛素,为何孩子会得糖尿病?

核心提示:苏州太仓11岁女孩小雨已经注射胰岛素长达3年。许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一种中老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殊不知婴幼儿也会得糖尿病,并且糖尿病低龄化的趋势近几年还在不断加剧。

苏州太仓11岁女孩小雨,3年前查出糖尿病后每天自己注射四针胰岛素,小小肚子上是一个个针眼。医生称小雨若能趁在发育期装胰岛素泵,就不用天天打针,还可能治愈,但贫困的家拿不出十几万安装费。小雨每天躲开同学,用酒精给针头消毒,撩衣服,扎针。就在小雨查出糖尿病的第二年,小雨的爸爸和姐姐也先后查出患有糖尿病。

许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一种中老年人才会患上的疾病,殊不知婴幼儿也会得糖尿病,并且糖尿病低龄化的趋势近几年还在不断加剧。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一旦患上就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引起失明等并发症,对于还在成长期的婴幼儿来说,还有可能影响智力、身高等的发育。

为何儿童也会得糖尿病?

儿童患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双亲中有患有糖尿病的,那么糖尿病父母的孩子患病的几率要比其他正常父母生下的小孩大很多。

2、免疫因素:孩子因生病、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力降低或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容易引发糖尿病。

3、饮食因素:父母盲目的给孩子补充营养或在喂养时忽视食物的含糖量,使孩子摄入过多糖份,患上糖尿病。另外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注意平衡饮食,营养过剩,甚至查出妊娠糖尿病,这样的母亲所生小孩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孕妇的4倍。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其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偏低。还会伴随发热、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甚至昏厥。由于人们往往忽视小儿糖尿病,因此还容易被误诊。父母们如果发现以上的症状,需尽快就医做详细的检查,避免病情加重或引起并发症。

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

要想让孩子远离糖尿病,首先妈妈在怀孕时就要开始注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摄入过多营养,尤其是脂肪和糖份,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不注意健康饮食,很有可能会患上妊娠糖尿病,生出超重儿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孩子出生后,尽量母乳喂养并合理添加辅食。注意辅食的成分,含糖量高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孩子1岁以前的辅食摄取不要添加任何调味品,待1岁以后再适当添加,目的是不给孩子的肾脏增加负担。避免因为从婴幼儿时期糖份摄入过量导致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待孩子逐渐长大后,还需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运动消耗身上多余的脂肪,防止肥胖引发糖尿病。

如果觉得《[儿童糖尿病打针图片]11岁女孩自己注射胰岛素 为何孩子会得糖尿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