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避免的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避免的

时间:2018-07-23 13:27:13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避免的

常见的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1、控制高血糖:一旦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即应该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其得到部分逆转。即使对临床期或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仍很重要。2、治

1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那些方法

常见的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

1、控制高血糖:一旦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即应该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其得到部分逆转。即使对临床期或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仍很重要。

2、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速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量的临床观察已证实,严格控制高血压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理想的血压水平为不超过120/80mmHg,对一些并发神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者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利尿剂不应该作为一线用药;β-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对糖和脂质代谢有影响;而α-受体阻断剂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小,如哌唑嗪。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以下几种:如洛汀新、科素亚及心痛定。当然这些药物各自都有副作用,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3、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观察到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肾小球的灌注和压力,加重肾血流方面改变;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速度。最近,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标准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

4、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已有程度不等的损害,其储备能力已下降,此时如果不小心使用了肾毒性药物,无疑是雪上加霜,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肾功能损害加重。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应用某些药物时,一定要详看药物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避免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肾病的发生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其实有些肾病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防止其发生的。糖尿病肾病就是可以预防的,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是可以有效的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的。

首先要从自己生活的每个方面做起,改善不良环境的影响,将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各种因素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糖尿病的发生与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减少热量摄入,养成"三低一高"的饮食习惯,即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五谷杂粮,米面不要吃得太精。此外,每天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还有,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做好预防措施更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他们是糖尿病肾病的易感人群。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血糖控制后,肾脏可恢复正常。如果高血糖持续存在,肾脏受累得不到控制,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导致临床糖尿病肾病,出现进展性的病理损伤。因此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应在于积极控制血糖,防止病情由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进展。

通过以上这两方面的预防工作,我们可以很好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这种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已经患病的人,不要放弃继续预防病情加重,减小糖尿病肾病的健康危害。

3启动预防糖尿病肾病措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肾脏并发症,主要病变在肾小球的微血管,最终发生肾小球硬化,严重影响肾功能。据临床分析,在糖尿病人中发病率高达20%~30%,大约5%~15%的糖尿病人死于糖尿病肾病,每3个尿毒症病人中就有1人是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

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有哪些

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开始为间歇性,逐步发展为持续性。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普通尿常规化验不出来。一旦尿常规发现尿蛋白,此时糖尿病肾病已到中期。早期可用放免法测白蛋白排泄率,如结果在20~200微克/分钟,说明已是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

夜尿增多:如夜间排尿次数或尿量增多,说明肾脏可能受损。

水肿:早期可不出现水肿,或仅早晨眼睑水肿。出现全身水肿时病情已到晚期。

高血压:血压增高既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征兆,又是糖尿病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贫血:是合并肾脏损害的常见表现。

肾功能衰竭:不同病人有很大变化,有的尿蛋白不多,但很快发展成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恶化成尿毒症。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心衰、心梗、周围神经炎:是糖尿病肾病时常见的合并症。

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Ⅰ、Ⅱ、Ⅲ、Ⅳ、V5期。Ⅰ~Ⅱ期无临床症状,Ⅲ期叫隐性肾病期或微量白蛋白尿期,属早期糖尿病肾病。

Ⅳ期又叫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常规蛋白阳性是进入此期的标志。特点是尿糖、血压升高,但蛋白排泄率并不见少。随蛋白尿发生出现水肿。

V期是糖尿病肾病的终末期或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氮质血症是本期的开始,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0毫升/分钟时,血肌酐和尿素氦明显增高,血肌酐大于20毫克分升。此期血压显著增高、严重水肿、贫血、食欲差、恶心、呕吐,常致病人死亡。

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主要诊断依据。糖尿病人应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在3个月内连续检查2~3次,平均值达到20~200微克/分钟或尿微量白蛋白达到30~300毫克/24小时,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即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由于糖尿病肾病的不可逆性和治疗的困难,所以预防糖尿病肾病有更积极的意义。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是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可惜的是,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30%。应强调的是,对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或已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采用胰岛素治疗。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重要促发因素,严重高血压出现是。肾脏损伤加剧的先兆,降压治疗对本病十分重要,所以要求特别严格。凡蛋白尿≤500毫克/天以上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凡蛋白尿≥500毫克/天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限制蛋白摄入:目前主张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每天30~50克蛋白为宜,而且应该选用优质动物蛋白,最好是“白色蛋白”,如鸡肉、鸡蛋、牛奶、鱼类。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因其生物利用率低,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

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可加重糖尿病肾病,遇有感染应及时治疗。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慎用止痛药,避免血管、肾脏造影。

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是加重肾病的原因,应避免。

4介绍几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对于糖尿病肾病治疗都是提倡造发现早治疗,因此,糖友平时一定要定期的进行肾病的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样才不至于使得病情加重。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很多网友这样咨询,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需要积极的预防治疗。

1、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严格达标。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已有血压高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达标值:无肾损害及尿蛋白<1.0克/天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0克/天,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2、控制高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达标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

3、合理膳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限量。少盐饮食可帮助控制血压和水肿。补充铁质、钙质,有助于肾脏的恢复。

4、中医中药治疗:祖国医学对肾脏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可用辨证施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起到积极作用。但进入尿毒症期,也要慎用。

5、避免使用损伤肾脏的药物:有些药物会损害肾功能。以肾脏排泄为主的药物,肾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因此,服药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或向医生咨询。

以上提到的关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些方法,不仅有关于有糖尿病引起的治疗的方式,还有关于其他的疗法治疗其他的病症,那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糖尿病肾病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5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预后严重。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脂代谢紊乱、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作用、氧化应激、遗传因素影响、吸烟等因素有关,其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表现为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增宽,即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与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最早期阶段的证据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为大量白蛋白尿或显性蛋白尿,继而血清肌酐增高,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和肾移植。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1.严格血糖控制:从患糖尿病起即应积极开始饮食及药物治疗控制好高血糖,是阻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措施。控制高血糖一定要严格达标,不少患者也在进行治疗,但是并未将疾病指标控制到目标值,这仍无法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及延缓其发展。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标值是:空腹血糖应<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6.2%。

2.控制高血压:凡是合并系统高血压的病人,都要积极控制血压,降压是延缓糖尿病肾病病人肾损害进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而减少蛋白尿及延缓肾损害进展。治疗高血压也要严格达标,血压控制目标值:若尿蛋白<1.0g/天,血压应<130/80mmHg,若尿蛋白>1.0g/天,则血压应<125/75mmHg。必须严格遵从。

3.控制血脂:血脂异常能加重肾损害,改善血脂异常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并存血脂异常,出现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时血脂代谢紊乱常更重,故需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脂的目标值是: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mmol/L,甘油三酯<1.5mmol/L。治疗高脂血症需药疗加食疗(少盐<5克/天、少油:<25克植物油/天、少肉:<50克/天)。

4.限制蛋白质入量:糖尿病肾病患者限制蛋白质入量,能减少蛋白质从肾小球滤过,减轻入球小动脉扩张,从而降低肾小球内“三高(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还能减少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及这些蛋白成分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炎症介质及促纤维化因子的合成及释放,减轻肾间质炎(整理)症及纤维化。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人,蛋白质入量应减少至每天0.8克/公斤体重;而肾功能不全发生后,即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每天0.6克/公斤体重。

5.严防感冒: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质较弱,容易感冒;而感冒对患病的肾脏造成很大伤害,严防感冒对于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觉得《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避免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