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

时间:2019-03-22 21:06:09

相关推荐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

由于患者前期缺乏治疗意识,或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由此引起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精神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足溃疡等并发症,而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更麻烦,患者往往要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一些糖尿病患

1糖尿病与痛风相伴随 并发症比糖尿病更麻烦

由于患者前期缺乏治疗意识,或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由此引起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精神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足溃疡等并发症,而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更麻烦,患者往往要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一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得到控制后却发生了痛风,据不完全统计,糖尿病患者中伴有痛风者约占0、1%~9%,而伴有高尿酸血症者要占2%~50%。这不得不让许多患者心存疑问:糖尿病会引起痛风吗?糖尿病和痛风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糖尿病与痛风相伴相随

糖尿病与痛风都是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两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营养过剩是其发病因素之一,发病基础均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影响其他物质的代谢,使得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而人体内的尿酸是由食物中的嘌呤(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代谢和体内自身代谢产生。血糖值高的话,糖尿病者体内黄嘌呤转变为尿酸增多;加之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肾脏血流量减少,使肾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加,与尿酸竞争性排泄,致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过多和排出过少造成尿酸值的升高。

糖尿病合并痛风要比非糖尿病合并痛风患病率高,尤其是伴有肥胖、脂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等症状的患者。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二病临床表现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并互相关联,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因此治疗中应注意互相兼顾,综合治疗。痛风患者应当定期检测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痛风。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来源。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尿酸排泄量减少,要注意检测尿液的PH值。若PH值低于正常值,可尝试通过饮苏打饮料,碱性尿更利于尿酸从尿液中排出。

糖尿病和痛风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会出现多种器官的并发症,因此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并发症太可怕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并发症。刘医生称,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后果相当严重。如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的50%,在糖尿病致残原因中所占比例更大。而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高达80%,糖尿病患者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冠心病患者相当。另外,这几年糖尿病并发症还出现了手溃烂的情况。

2餐后高血糖易伴随糖尿病并发症

■ 受访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 李万根

据一些糖尿病患者讲,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的一些并发症有很大的关系,是这样的吗?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李万根教授在接受访问时表示,餐后高血糖是最近若干年才引起重视的,本身餐后血糖测得就少,像美国很多年以来,包括糖尿病的诊断都只是测空腹血糖。由于经济等因素,以前人们觉得空腹血糖高,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对餐后血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

李万根主任指出,近些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餐后血糖的高低,或者是血糖的波动大小,对身体的危害更大。而这个危害主要表现在并发症上的一些作用,分为慢性的和急性的并发症。70-80%的糖尿病人最后致残或者致死,都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或者说大血管疾病,例如中风、冠心病等等。现在通常认为,血糖波动越大,餐后血糖高得越明显,得慢性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得了并发症,病人的死亡率就很高。美国、欧洲包括我国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是针对性的,观察是否餐后血糖过高的,并发症就多,这些研究很多,每一个都是从几千几万的人中调查。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做类似的研究,相信过几年,数据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国家的情况就更加明确了。

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3并发症治疗比糖尿病更麻烦

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后果相当严重。如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据了解,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可以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典型病例,即“三多一少”症状。最麻烦的是,由于患者前期缺乏治疗意识,或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由此引起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精神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足溃疡等并发症,而一旦出现并发症,治疗起来就更麻烦,患者往往要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其引起的并发症。刘医生称,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后果相当严重。如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的%,在糖尿病致残原因中所占比例更大。而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高达%,糖尿病患者年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冠心病患者相当。另外,这几年糖尿病并发症还出现了手溃烂的情况。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有40%以上的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一名医生告诉记者,青年期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岁时有40%发展为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否则只能面临死亡,同时这个数字会随着糖尿病的年轻化逐步提前和增加。

4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包括高血糖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及早开始干预,全面有效地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肥胖等),才能显著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庆幸的是,当机体的某一器官出现病变时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先兆症状。大量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您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得警惕了!

1.来自眼睛的信号:当糖尿病人视力减退或是眼前出现黑影,千万不可大意,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老年人总是习惯用“年老眼花”来解释自己的视力下降,但对糖尿病人而言,一定要注意排除糖尿病眼病。

2.来自口腔的信号:典型患者可见牙龈红肿疼痛、牙龈松动甚至脱落等。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导致牙周组织局部微循环障碍,免疫力低下,易受损伤及感染,且修复能力较差。如有糖尿病性骨病,还会使牙槽骨质疏松,加重牙周病,可见牙齿脱落等。

3.来自皮肤的信号:病人感觉全身皮肤瘙痒,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痈及水疱等皮肤损害,严重者甚至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及坏疽,而且创面不易愈合。另外,糖尿病人真菌感染也较常见,如股癣、手足癣、甲癣等等,多发生在身体潮湿温暖的部位(外阴部、乳房下、脚趾间等),常见于肥胖及血糖较高的患者。

4.来自四肢的信号: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异常,往往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典型者表现肢体远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疼痛感等,症状由轻到重,逐渐进展。到了晚期阶段,病人可出现痛觉、温度觉及触觉完全丧失,此时病人肢体由于缺乏神经保护很容易在浑然不觉中受伤。

5.来自汗腺的信号: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好出汗,往往一吃饭就大汗淋漓,其特点是上半身(头、胸、背部)出汗,而下半身却一点汗也不出。出汗异常是植物神经受损的表现。

6.来自肾脏的信号: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可没有什么症状,仅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而普通尿常规检查则完全正常。通过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若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一旦进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情将不可逆转,最终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7.来自消化道的信号:长期高血糖可损害胃肠道植物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些病人表现为上腹饱胀、顽固性便秘;另外一些病人则表现为顽固性腹泻,但往往不伴有腹痛及发热。

8.来自心血管的信号: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心跳加速,心率可达90~100次/分钟以上。正常人夜间心率比白天偏慢,而此类患者夜间和白天的心率变化不大,而且活动与不活动心率变化不大。此外,还有些病人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当病人从卧位(或蹲位)起立时,常伴有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眼前发黑,严重时会出现晕厥。

9.来自骨骼的信号:当糖尿病人感觉腰酸背疼、且有明显驼背时,很可能是骨质疏松所致。骨骼是以蛋白质(胶原蛋白)为基质,大量的钙沉积于上而形成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血液中的钙也随尿大量流失,此外,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不足,骨基质减少,因此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10.来自性腺的信号:病情初期患者可以射精并存在性高潮,仅有阴茎勃起不坚的症状。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发展成完全性阳痿。因此,性功能减退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信号。

11.来自夜尿多的信号:夜尿多是指夜间尿量或排尿次数异常增多。如果夜尿量大于一天总尿量的1/2或昼夜排尿次数多都为夜尿多。其临床表现除有夜间尿量或次数增多外,患者往往伴有睡眠不足、精力不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

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就可以避免并发症吗?

临床实例

张老师年逾六旬,五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饮食上非常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毫摩尔/升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却被医生告知合并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类似张老师这种情况并非罕见,个中原因比较复杂,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单纯注重血糖控制,忽视对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研究揭示,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心、脑及下肢血管)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同时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及体重,而且要严格达到控制标准。

2.早在糖尿病前期,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就已出现。研究认为,大血管并发症早在糖尿病前期,伴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可能就已经发生,并非都是确诊糖尿病之后才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就已经有了心血管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不仅是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也大有裨益。

3.餐后血糖高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张老师虽然空腹血糖控制尚可,但不表明他的餐后血糖控制得也好。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的总体血糖水平影响更大,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更为密切,对糖尿病的危害也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病情监测时,不能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说明患者总体血糖水平控制得并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后高血糖,需要重新调整治疗方案。

4.严控血糖,并发症只是显著减少但不等于没有。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大约减少2/3,对大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减少”不等于“没有”,所以,上述例子中的张老师虽然血糖控制得较好,仍然出现了冠心病(大血管并发症)也就不难理解了。但切不可因为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就放松对血糖的严格控制,毕竟严格控制血糖对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还是相当肯定的。

5.波动性高血糖危害更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我们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

治疗糖尿病光控制血糖还远远不够,只有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肥胖等),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5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

血糖控制不好会有很多合并症,如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可以发展到全身从头到脚,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如糖尿病肾病、病足、心脏、脑梗、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眼部病变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只要控制好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威胁不大,但是如果发生了并发症,患者就要多加警惕。急性并发症(糖尿病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等)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器官,影响患()者的生活,对患者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胁。

患者要积极控制好血糖,选择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对患者的损害。患者可选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细胞移植术是如今较为先进的治疗糖尿病的技术。

如果觉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有多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