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哪些

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哪些

时间:2020-04-14 19:57:22

相关推荐

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哪些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国现有9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更加值得警醒的是,据推测,我国有15.5%的成人,即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要预防糖尿病,实际上只

1预防糖尿病也该“三多一少”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国现有9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更加值得警醒的是,据推测,我国有15.5%的成人,即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要预防糖尿病,实际上只要在生活中坚持几个小变化,就可以远离糖尿病的侵扰。归纳起来就是“三多一少”,当然,这和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完全不同。

1、多动会儿。

不管体形胖瘦,准糖友都应该坚持每天至少锻炼40分钟。别小看这“多动会儿”的效果,除了胰岛素之外,运动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只要锻炼时能够微微出汗,基本就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2、多睡会儿。

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大家会感到疲惫不堪,体内激素分泌的压力变大,身体会通过储存脂肪来“应对危机”,人的饭量会变大,这也是形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定时睡觉和起床。如果晚上非得熬夜不可,那么最好在第二天补个午觉。

3、多学点儿。

对准糖友来说,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已经是势在必行。掌握了这些知识,“准糖友”就不会忽视或者惧怕糖尿病,能够更为顺畅地和医生交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有糖尿病家族病史、40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人群以及高血压患者等,应该每隔3—6个月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在医生的指导更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4、少吃点儿。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饮食对它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每顿饭少吃一点,七八分饱即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能减小人体内唯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负担。

大家不妨学习一下广东人的饮食顺序,先喝汤到半饱后,再吃些素菜,最后靠荤食垫到七八分饱。在蔬菜的选择上可以多吃些低淀粉食品,比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绿豆等,主食尽量选择全谷物食品,而不是加工的谷物,比如可用糙米饭代替白米饭。

2防糖尿病也该三多一少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国现有9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更加值得警醒的是,据推测,我国有15.5%的成人,即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北京积水潭医院针灸科熊大昌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如同处在分岔口上,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干预,则可推迟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如果放任不管,有资料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人,每年会有10%左右发展为糖尿病;而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仅有约30%可能自行恢复为正常,这是十分危险的。而要预防糖尿病,实际上只要在生活中坚持几个小变化,就可以远离糖尿病的侵扰。归纳起来就是“三多一少”,当然,这和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完全不同。

多动会儿。不管体形胖瘦,准糖友都应该坚持每天至少锻炼40分钟。别小看这“多动会儿”的效果,除了胰岛素之外,运动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只要锻炼时能够微微出汗,基本就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多睡会儿。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大家会感到疲惫不堪,体内激素分泌的压力变大,身体会通过储存脂肪来“应对危机”,人的饭量会变大,这也是形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定时睡觉和起床。如果晚上非得熬夜不可,那么最好在第二天补个午觉。

多学点儿。对准糖友来说,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已经是势在必行。掌握了这些知识,“准糖友”就不会忽视或者惧怕糖尿病,能够更为顺畅地和医生交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有糖尿病家族病史、40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人群以及高血压患者等,应该每隔3—6个月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在医生的指导更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少吃点儿。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饮食对它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每顿饭少吃一点,七八分饱即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能减小人体内唯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负担 。

3预防糖尿病也有“三多一少”

糖尿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据专家表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如同处在分岔口上一样,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干预,则可推迟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那么,预防糖尿病有哪三多,哪一少呢?

据专家表示,预防糖尿病有哪三多一少呢?具体如下:

1、多动会儿。不管体形胖瘦,准糖友都应该坚持每天至少锻炼40分钟。别小看这“多动会儿”的效果,除了胰岛素之外,运动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因素。对于中老年人,只要锻炼时能够微微出汗,基本就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2、多睡会儿。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大家会感到疲惫不堪,体内激素分泌的压力变大,身体会通过储存脂肪来“应对危机”,人的饭量会变大,这也是形成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定时睡觉和起床。如果晚上非得熬夜不可,那么最好在第二天补个午觉。

3、多学点儿。对准糖友来说,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已经是势在必行。掌握了这些知识,“准糖友”就不会忽视或者惧怕糖尿病,能够更为顺畅地和医生交流。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比如有糖尿病家族病史、40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人群以及高血压患者等,应该每隔3—6(整理)个月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在医生的指导更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4、少吃点儿。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饮食对它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每顿饭少吃一点,七八分饱即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能减小人体内唯一降血糖激素——胰岛素的负担

4糖尿病治疗不能等到“三多一少”

很多糖尿病人首先发生的是皮肤的问题,比如头皮上无缘无故地总是长疖子,或者是女性总是发生泌尿系感染,动不动就尿频尿急尿痛,如果你是一个年过四十的人,身体偏胖,父母还有糖尿病,这个时候首先该去查查血糖,这个感染症状可能是因为血液里糖分过高,细菌容易滋生而引发的感染。

另一个非常容易忽略的症状,是和糖尿病高血糖相反的低血糖。特别是胖人,因为脂肪是胰岛素发挥作用的一道障碍,胰岛为此要“加班”工作才能把血糖调节正常,所以胖子的胰岛更容易出问题。在糖尿病初期,随着胰岛功能的减退,对血糖的调节失去了同步能力。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胰岛会马上分泌,当胰岛功能失调时,虽然进食了,但胰岛不能马上分泌胰岛素,它可能会“慢半拍”,等到食物消化了,胰岛素的分泌才开始,慢一步分泌的胰岛素只得降低正常的血糖,这就带来了低血糖问题。所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可能是频繁出现的低血糖。

很多人觉得只有到血糖异常了才可以诊断糖尿病,事实上,血糖出现异常已经说明胰岛功能失去作用了。往前推的话,血糖之所以正常,就是胰岛在拼命工作的结果。胰岛为了保持这个正常,已经挣扎了很久。只要你的体重超标,年龄超过40岁,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中已经有人得了糖尿病,即便你的血糖正常,也可能早就处于高危边缘,只等着一次情绪的打击,饮食的骤然失节,体力的突然消耗,血糖会因为机体对这些问题的紧急应对而升高,并从此“居高不下”,使你从一个“准糖尿病人”正式变成糖尿病人。

5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哪些

专家提醒民众,患者一定要记得警惕糖尿病症状。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有一个方法,可以借鉴。常提到的“三多一少”,是指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这是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典型症状。如果发现这个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因为,“三多一少”症状表明你的糖尿病疾病到后期了,已经非常严重了。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消瘦

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如果觉得《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是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