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1型糖尿病患者做运动宜循序渐进

1型糖尿病患者做运动宜循序渐进

时间:2023-01-01 00:01:10

相关推荐

1型糖尿病患者做运动宜循序渐进

有一位豆蔻年龄的女孩,活泼可爱,父母疼爱得不行,似掌中宝、心尖肉。然而在十三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她因突然昏迷住进了医院,诊断结果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一晴天霹雳让这个幸福的家庭瞬间跌入了深渊。接下来

1谈1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

有一位豆蔻年龄的女孩,活泼可爱,父母疼爱得不行,似掌中宝、心尖肉。然而在十三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她因突然昏迷住进了医院,诊断结果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一晴天霹雳让这个幸福的家庭瞬间跌入了深渊。接下来便是父母诚惶诚恐、无微不至地对女儿的呵护,除了照顾生活起居外,也时常提醒女孩注意饮食、监测血糖。女孩也懂事地开始自己注射胰岛素。虽然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得非常良好,可是看着女儿身上逐渐增多的针眼,她的父母心里仍旧充满了辛酸与无奈。

经过胰岛素治疗几个月之后,女孩的父母突然发现:女儿胰岛素的用量虽然越来越少,血糖却依旧正常,到最后停用胰岛素,血糖仍较稳定。这下她的父母以为是苍天开眼,女儿的糖尿病神奇治愈,全家人处于兴奋之中,忽视了血糖的继续监测。然而好景不长,停用胰岛素的第二个月的一天晚上,女儿再次昏倒在地,经过医院抢救后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而医院的诊断依旧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蜜月期”的“甜蜜”原因

女孩在一段时间里停用胰岛素,血糖仍旧很稳定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蜜月期”(honeymoon period)。它是指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接受胰岛素充分治疗数周或数月内,进入典型的临床缓解期,在这段时间内,患者胰岛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尚能维持正常糖代谢,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使用很小量胰岛素治疗,甚至完全停用胰岛素,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内,病情可稳定达数周或几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也有人称其为1型糖尿病缓解期。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遭受免疫攻击而损伤、破坏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60%~70%的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后,可出现“蜜月期”。“蜜月期”的“甜蜜”是与患者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自发性暂时恢复有关,自身免疫胰岛炎过程的暂时缓解或中止,加之外源性胰岛素的治疗,可以自我修复的残存的B细胞使内源胰岛素分泌暂时恢复,糖代谢亦趋于正常。研究发现,胰岛B细胞对毒素的反应不完全相同,即有的细胞分泌活动旺盛对毒素敏感,易被毒素损害而死亡;有的处于休息状态,具有抗御能力,因而幸存。可能正是这种B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决定了蜜月期是否出现及其长短的差异性。

短暂的“甜蜜”之后

需要强调的是,“蜜月期”只是1型糖尿病的暂时缓解阶段,每个病人的“蜜月期”不同,短者数周,长者一般不超过两年。由于最终仍不可避免的进入B细胞功能衰竭而导致1型糖尿病再现,故诊断“蜜月期”后,应嘱患者定期复查血糖。近来有专家主张在“蜜月期”可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或用免疫抑制剂等处理,以使残存的B细胞修复、减缓其自身免疫性损害,尽可能保留一定残余的B细胞功能。切不可误将蜜月期当成糖尿病的“治愈”。

研究发现,“蜜月期”和进入“蜜月期”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间的长短与糖尿病病程有关。即糖尿病病程越短,进入“蜜月期”前胰岛素的疗程越短,其“蜜月期”亦越长。这可能与病程短者胰岛B细胞受损程度较轻有关。而起病年龄较大者的“蜜月期”似乎比年龄较小者长。

在现有的医疗手段下1型糖尿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正视终生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现实,不恰当减量或停用胰岛素,病人很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轻则昏迷,重则死亡。因此,出现“蜜月期”后应继续血糖监测,多了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多和医生沟通,只有这样,患者的“蜜月期”才会平安的度过的。

2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建议

糖尿病治疗专家称,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比二型糖尿病发展的饮食要注意的事项多,原因是因为一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儿童或者是青少年,此种人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进行身体的发育,所以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过程中,既要保证血糖情况稳定,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营养,一型糖尿病饮食安排常常令家长们头痛。

下面是糖尿病治疗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

1.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赖的也不要少吃。

2.炒菜宜用植物油(如红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忌用动物油(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等烹调方式。

3.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有胆固醇若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三~四个为原则。

4.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饮食不合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中不可任意食用,须按计划食用。

5.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3给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建议

1型糖友不可认为打了胰岛素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加上1型糖友多半发病年龄小,兼顾孩子成长中的营养要求就可以了。

但是要做到这样却也并不简单,吃多了怕血糖升高,吃少了又怕营养不良,怎么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或者让这两样都能兼顾并非易事。

下面是糖尿病治疗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

1、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赖的也不要少吃。

2、吃“健康的糖”。“健康的糖”指的是全麦谷物、水果、蔬菜和低脂牛奶。去超市,要选新鲜的食物,少买罐头、盒装食品和冷冻食品。要挑选加工程序最少的食物,不买已加工好的或半成品食物。

3、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饮食不合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饮食中不可任意食用,须按计划(整理)食用。

4、严格限制蜂蜜、蔗糖、麦芽糖、果糖等纯糖制品。如一定要吃甜食,可用甜叶菊、木糖醇、阿斯巴糖等甜味剂代替蔗糖;高糖分水果即含糖量高于10%~15%的水果,如柿子、荔枝、红果、甘蔗等尽量不食用,可选用含糖量低的西瓜、桃、苹果、枇把,也可用西红柿、黄瓜、青萝卜代替。食用水果时,应适当减掉部分主食,时间要妥善安排,最好放在2餐之间。

4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前人们一直关注的是2型糖尿病,日前召开的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上,1型糖尿病成为热点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呼吁,应该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识,消除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1型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做好血糖监测。

1型糖尿病发病早

纪立农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疾病,虽然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手段根治1型糖尿病,但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不但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还可以严格控制高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维持正常寿命。

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下,但也会有成年发病的病例。1型糖尿病发病后必须用胰岛素努力治疗,否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死亡,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上世纪末,WHO组织的全球青少年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且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非常迅速,全国患者病例数很庞大。

许多1型糖尿病患者隐瞒病情

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拥有正常的寿命外,还可以追求、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丹麦的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从2岁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迄今已经70年,患者并未发生并发症。近期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联盟合作开展的一项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项目调查显示,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死亡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挑战:社会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视现象,致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失去了上学、就业、享受婚姻生活的机会;持续的治疗费用还给很多患者家庭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

5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蜜月期”

1型糖尿病早期经过几周胰岛素的治疗,有些病人进入了一个不需要胰岛素治疗,血糖也能保持正常的时期,被称为“蜜月期”。可惜好景不长,数月之后他们又必须接受终生的胰岛素治疗。以前认为只有1型糖尿病患者才有“蜜月期”,现在认为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蜜月期”。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般6个月到三五年不等),胰岛素用量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不用降糖药。这一段可以摆脱降糖药治疗的时期也被称为“蜜月期”。

1997年,以色列的Eeol Cerasi博士给1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其中9例不用任何降糖药物,维持血糖正常达9~50个月。Eeol Cerasi博士把这一研究成果称为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并渐渐被医学界的专家们所接受。此后,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也报告,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蜜月期”长达6个月的占70%,1年以上的占40%。2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比1型要长得多。发病时间短、体重偏胖、胰岛素用量较少者,诱导出“蜜月期”的可能性更大些。2型糖尿病“蜜月期”概念的提出,给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假若能把2型糖尿病“蜜月期”延长5~,对2型糖尿病治疗结局将有重大改观。

研究发现,“蜜月期”的出现和延长,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极大改善,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等因素,使餐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密切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将各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消除高血糖毒性,才有可能促使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延长“蜜月期”。专家提示,可用如下方法延长“蜜月期”。

(整理)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的早期应用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策略,时间要早,剂量要大,注射次数要多,血糖检测每天至少在4次以上,要保证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因而最好使用胰岛素泵。

联合口服降糖药

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对肥胖者可联用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骨骼肌和脂肪对糖的利用,加速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起到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餐后血糖高者可联用α-糖苷酶抑制剂。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空腹血糖仍>8.9mmol/L时,说明胰岛功能对血糖的控制力已下降,此时胰岛素还需与增敏药联用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饮食、运动是基础治疗

这对任何类型糖尿病都是有效的。诱导“蜜月期”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为2~3周。因此,患者要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全力配合。饮食控制要更严格一些,运动锻炼要更规范一些。坚持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体力差者可散步:每分钟100步,运动30分钟;体力较好者可慢跑:每分钟110步,20分钟;年轻没有并发症者可以小跑:每分钟120步,10分钟。三者的运动量均为一个运动单元,都可消耗热量80~100千卡,降低血糖1.0~2.0mmo1/L。

如果觉得《1型糖尿病患者做运动宜循序渐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