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肝癌与什么有关系

肝癌与什么有关系

时间:2021-10-18 15:04:24

相关推荐

肝癌与什么有关系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对于AFP与肝癌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1AFP与肝癌两者有什么关系

AFP是英文Alpha Fetal Protein三个字的缩写,意为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或胎甲球。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 超过25ug/L就为阳性,25~400ug/L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称癌中之王! 由于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在癌魔的肆虐蹂躏下,病人历经万劫,受尽人间折磨终难免一死,家属承受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此造成对肝癌极度恐惧的心理。为了有效地治疗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称“三早”)是关键,而早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癌细胞就像隐藏在人海中的杀手一样,很难被人识别。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大海捞针式的化验检测方法,通过“杀手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来定性破案。临床上把这种痕迹称作“癌性标志物”,AFP就是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个血池,只要有0.1~0.2厘米的癌块便可能在血液中发现AFP升高了,而此时用B超、CT、磁共振等的影像学检查还难以发现(通常癌肿块应在1.0厘米左右才能被影像学确定诊断)。

因此,肝癌化验检查阳性,有时比影像学检查阳性要早数月至1年左右,这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也许是决定命运的治疗时间! AFP具有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这是AFP优于其他癌性标志物难能可贵的特点。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FP,在人群中筛查或者在临床上诊断肝癌,并采取手术或相应治疗,已使众多的肝癌患者得以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肝癌。文献资料还证实:原发性肝细胞癌中,70~90%的患者AFP呈阳性,通常AFP的血清浓度与肿块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正常肝细胞不产生AFP,癌变的肝细胞则重新获得合成AFP的能力,且随着癌细胞的疯狂倍增,AFP 的浓度可进行性增值。所以肝癌患者AFP随病程呈持续性、高浓度阳性,一般都在400ug /L以上。曾有学者提出:AFP大于200ug /L、持续8周以上;或者大于400ug /L、持续4周以上,在排除了妊娠期及生殖器胚胎性肿瘤的可能性后,就可以做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了。但是,AFP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那可不一定!这是因为还存在着以下因素:

1.假阳性:任何检查都不可能达100%正确,AFP测定也会出现假阳性的问题,即没有发生肝癌,但AFP呈阳性。此时应动态观察AFP,并结合影像学和其他化验检查排除之。

2.良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因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使肝细胞处于损伤、修复和再生的过程,AFP会升高,但浓度一般不太高,多低于200ug /L ,且随着肝炎的好转,AFP亦随之下降,进而逐渐恢复正常。AFP升高呈一过性、低浓度阳性的特点。这有助于与肝癌的持续性、高浓度阳性相鉴别。但也有少数良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持续大量受损并过度再生,再生的肝细胞分化不成熟而合成大量的胎甲球,AFP也会呈高浓度阳性,其值大于400ug /L,甚至有高达6000ug /L的报道。但如果肝脏损伤程度较轻(可通过ALT、AST等肝酶变化去观察),而AFP持续高浓度阳性,则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

3.胚胎性肿瘤:由于AFP具有癌胚性生物学特性,妊娠期、患恶性生殖系统的胚胎肿瘤时(如睾丸畸胎瘤、卵巢癌等),测定AFP会升高,但这时应有生殖器的占位病变而缺乏肝癌的依据以资鉴别。

4.其他:有报道先天性胆道闭锁、酪氨酸代谢异常、部分继发性肝癌、肝脏的一些良性肿瘤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AFP升高。

的升降可作为判断肝癌预后或手术及各种抗癌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确诊肝癌后采取手术切除或各种治疗措施,大幅度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若下降后再次升高,则预示肝癌有复发、转移迹象。

综上所述,AFP是监测肝癌的良好指标,尤其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获益非浅,但临床实践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单凭AFP增高,那怕是持续性、高浓度阳性,就贸然作出肝癌的诊断也是不妥当的,一定要结合病史、症状,及各项化验和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那么,AFP 一旦升高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高度重视,不必惊慌。凡是AFP阳性,尤其是持续性高浓度阳性的乙肝或丙肝患者,都应视为高危人群监测对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密定期追踪观察。

2肝癌与AFP的关系

AFP是英文Alpha Fetal Protein三个字的缩写,意为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或胎甲球。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ug/L, 超过25ug/L就为阳性,25~400ug/L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ug/L即为高浓度阳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称癌中之王! 由于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在癌魔的肆虐蹂躏下,病人历经万劫,受尽人间折磨终难免一死,家属承受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此造成对肝癌极度恐惧的心理。为了有效地治疗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称“三早”)是关键,而早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然而,癌细胞就像隐藏在人海中的杀手一样,很难被人识别。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大海捞针式的化验检测方法,通过“杀手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来定性破案。临床上把这种痕迹称作“癌性标志物”,AFP就是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个血池,只要有0.1~0.2厘米的癌块便可能在血液中发现AFP升高了,而此时用B超、CT、磁共振等的影像学检查还难以发现(通常癌肿块应在1.0厘米左右才能被影像学确定诊断)。

因此,肝癌化验检查阳性,有时比影像学检查阳性要早数月至1年左右,这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也许是决定命运的治疗时间! AFP具有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这是AFP优于其他癌性标志物难能可贵的特点。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FP,在人群中筛查或者在临床上诊断肝癌,并采取手术或相应治疗,已使众多的肝癌患者得以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肝癌。文献资料还证实:原发性肝细胞癌中,70~90%的患者AFP呈阳性,通常AFP的血清浓度与肿块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正常肝细胞不产生AFP,癌变的肝细胞则重新获得合成AFP的能力,且随着癌细胞的疯狂倍增,AFP 的浓度可进行性增值。所以肝癌患者AFP随病程呈持续性、高浓度阳性,一般都在400ug /L以上。曾有学者提出:AFP大于200ug /L、持续8周以上;或者大于400ug /L、持续4周以上,在排除了妊娠期及生殖器胚胎性肿瘤的可能性后,就可以做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了。但是,AFP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那可不一定!这是因为还存在着以下因素:

1.良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因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使肝细胞处于损伤、修复和再生的过程,AFP会升高,但浓度一般不太高,多低于200ug /L ,且随着肝炎的好转,AFP亦随之下降,进而逐渐恢复正常。AFP升高呈一过性、低浓度阳性的特点。这有助于与肝癌的持续性、高浓度阳性相鉴别。但也有少数良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持续大量受损并过度再生,再生的肝细胞分化不成熟而合成大量的胎甲球,AFP也会呈高浓度阳性,其值大于400ug /L,甚至有高达6000ug /L的报道。但如果肝脏损伤程度较轻(可通过ALT、AST等肝酶变化去观察),而AFP持续高浓度阳性,则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

3肺结核与肺癌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

肺癌如果与活动性肺结核并存。更容易给诊断造成困难。结核病人一般年青者多,肺癌病人老年者多,但目前结核病老年化趋势已在国内表现出来,肺癌年青患者的比例也在增加,当两者存在时,往往由于结核病灶的存在或痰中找到结核杆菌而忽视肺癌的诊断。

对肺结核患者,遇到下述情况,应高度警惕有肺癌并存的可能:

1.X线胸片见肿块呈圆形及团块状,直径大于24cm,肿块呈分叶状,边缘不规则呈毛刺样,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肺不张。

2.40岁以上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3.合并有胸水,胸水增长迅速,甚至影扩大,或在其它部位出现新病灶;

4.有有刺激性咳嗽,持续性胸痛,气短、消瘦,症状与X线病变不符者且进行性加重;

肺结核是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肺癌是与吸烟,大气污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的肿瘤性疾病。但是肺结核对肺部造成慢性损害,影响了支气管粘上皮的正常功能和机体的免疫抗病毒状态,对肺癌的发生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肺结核钙化的病灶、结核性瘢痕、陈旧性空洞壁及其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增殖等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人患肺癌的致癌潜伏期很长,一般需要10-30年,年青时患肺结核,治愈后肺癌出现钙化灶,有些病人老年后又患肺癌,临床上经常发现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例。

4肝癌与什么有关系

肝癌病因一般都是和外界有毒物质过量摄入有关。作为人体内的重要清毒器官,肝癌的产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对肝癌病因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男性荷尔蒙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体肝脏表面有某种男性荷尔蒙接受器基因,如果基因表现倾向高度合成男性荷尔蒙,罹患肝癌的风险增为4倍。因此提出了男性荷尔蒙和肝癌病因之间有关系的结论。

据称,研究人员想要了解肝癌形成过程中男性荷尔蒙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发现男性荷尔蒙在肝脏愈多,罹患肝癌的风险愈高。

研究人员针对肝脏的男性荷尔蒙接受器基因,找到CYP17、SRD5A2两种酵素,职司男性荷尔蒙的合成与代谢,对B型肝炎慢性感染者而言,如果男性荷尔蒙在肝脏合成的比率高,代谢比率少,对肝癌发生有协同作用。

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硬化、肝癌的男性,可以抽血检查血中的男性荷尔蒙浓度。肝脏的男性荷尔蒙接受器基因由遗传决定,后天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脂肪食物摄取的多寡,脂肪愈多愈不利,这也是肝癌病因之一。

5AFP高于400ng/ml要当心肝癌

肝脏是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食物对我们的肝脏却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预防肝癌要从健康饮食做起。

肝癌,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绝大部分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一旦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就容易促发肝癌。尤其是炒菜、油爆菜、腌制品、熏制品、咸菜,还有发霉的花生米最好要少吃或不吃。

发霉的食物,常常被霉菌污染,会产生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而最容易受霉菌素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大米、高粱和花生油。这些食物一旦霉变,吃下去很容易导致肝癌。此外,也不要大量饮酒,否则可引起肝硬化,最终发展成肝癌。而患乙肝型肝炎的人,同时接触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AFP指标高于400ng/ml要当心

很多人参加单位体检,都看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甲胎蛋白(AFP)。这种指标与最新发现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一样,是一种肝癌肿瘤标记物,也是目前医院里广泛采用的肿瘤血液筛查指标。正常值是20ng/ml以下,如果偏高,则提示肝脏可能存在肿瘤。

“我碰到一些病人,AFP指标化验出来有一两百,非常担心。其实,看这个指标也很有讲究。AFP是一种胎儿肝脏分泌的蛋白,是细胞进入胎儿期疯狂成长时分泌的一种蛋白,能看出是否患了原发性肝癌。”屠振华说,当然AFP高,也并不一定就有肝肿瘤,如怀孕的妇女、生殖细胞肿瘤(如睾丸恶性肿瘤)、肝硬化和肝炎修复时期,AFP也会不同程度升高,但一般数值范围在二十至一两百,最高不超过300 ng/ml,且经过治疗会有所下降。

当高于400ng/ml时,就要非常注意了,90%以上的可能是得了原发性肝癌,必须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觉得《肝癌与什么有关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