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那些治疗糖尿病的新药 都有哪些副作用是你不知道的?一文解读

那些治疗糖尿病的新药 都有哪些副作用是你不知道的?一文解读

时间:2021-06-19 01:52:55

相关推荐

那些治疗糖尿病的新药 都有哪些副作用是你不知道的?一文解读

胰岛素增敏剂是糖尿病口服药物中很重要的一类药物,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肝脏、肌肉、脂肪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直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的一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其代表。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这类药物协助其他降糖药物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又不会对胰岛B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不增加身体的负担,可以说是个默默无闻的降糖好帮手。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激活PPAR-Y受体(一种维持葡萄糖和脂质衡定的核蛋白质)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代谢,增加细胞表面运送葡萄糖的载体,促使细胞吸收并利用葡萄糖。

不仅能降低血糖,而且能直接解除2型糖尿病主要病因——胰岛素抵抗,从而控制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保护胰岛B细胞;同时还改善脂质紊乱,促进脂肪重新分布,使之从内脏组织转移至皮下组织,并具有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目前临床常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以下两个品种:

(1)吡格列酮:15毫克/片、30毫克/片,15-30毫克/次,1次/天。

(2)罗格列酮,4毫克/片、8毫克/片,4-8毫克/次,1次/天。。

这一类药物一般服用时间与吃饭的时间没有特殊要求。

正是因为有了上诉的功能,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对付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很受欢迎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于预防糖尿病高危人群(如糖耐量异常者等)进展为糖尿病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噻唑烷二酮的糖尿病预防研究提示,糖尿病的发生可以减少约 50%-80%。

晚期糖尿病患者往往使用高剂量的胰岛素或促分泌剂,血糖也很难控制,此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通过解决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或促分泌剂的用量。对新诊断的糖尿病,噻唑烷二酮类可以减慢B细胞功能的衰退。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改善脂质紊乱、提高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但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直逼人心,比如浮肿、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低血糖、贫血、骨折、膀胱癌。

所以心力衰竭患者,单用或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引起液体潴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严重酮症,糖尿病性昏迷或昏迷前(此时必须用静脉输液及胰岛素迅速纠正高血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严重的感染症、手术前后或严重创伤的患者一定要慎用。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糖尿病人如果单纯依靠药物控制血糖并没有养护胰岛细胞,并且没有注意饮食等情况下,在患病五年左右便会很尴尬的发现药物无法控制血糖,即便最新的药物反而产生的副作用大于其治疗的作用,进而加重并发症。所以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医生通常会叮嘱患者口服线油灵芝孢子粉来减缓胰岛细胞的老化,保持其持续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保持自然降低血糖的功能。并且饮食上要有节制,控制全天的热量并增加膳食纤维的量来减缓血糖生成,进而减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压力。

如果觉得《那些治疗糖尿病的新药 都有哪些副作用是你不知道的?一文解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