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好吧 硬也能练瑜伽!...那么我练瑜伽练多久就可以练软呢?

好吧 硬也能练瑜伽!...那么我练瑜伽练多久就可以练软呢?

时间:2022-03-15 04:34:36

相关推荐

好吧 硬也能练瑜伽!...那么我练瑜伽练多久就可以练软呢?

以前写过一个文章讲为什么硬(不灵活)的人更要练习瑜伽 (点我读为什么说练瑜伽硬是福,软是祸),今天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身体很硬,那么要练多长时间可以变灵活?

呃,首先这个问题无解。但是既然标题党了这样一个题目,肯定还是要写点对提这个问题的亲们有帮助的内容吧,嘻嘻。

首先,如果一个人问这样一个问题,肯定她还是把瑜伽和灵活性联系起来了。那首先我要说的是:瑜伽和灵活性没有太多的关系。瑜伽确实是能够让身体软,让身体更灵活,但这只是瑜伽的副产品-瑜伽带来的额外效果而已。但是灵活性(软)却根本不是瑜伽练习精进/水平/深度的指标。换句话说:瑜伽可以让身体灵活,但身体灵活不一定等于瑜伽。

“瑜伽和灵活性只有很弱的相关性”

很多人的观点完全不是这样,灵活性在大众的眼里就等同于瑜伽。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一个视觉的文化环境,人们“看” 到瑜伽- 视觉化形象出现的瑜伽体式和人体很大程度上定义了人们的瑜伽概念,“强”和“好”的瑜伽肯定看起来就应该像这些照片那样。

结果呢,我们自然会把一个人的后弯深度等同与她的瑜伽精进深度,但是这两者之间实际只有一个很弱的相关,或者套用一个民间的说法:只有半毛钱的关系。

假如一个人的后弯做的很深,她当然可能有一个很深入精进的瑜伽练习,但也可能她以前受过舞蹈训练,或者她很小就进了杂技学校,或者她比较小岁时就开始练习瑜伽,或者只是她的基因条件-就是天生身体就具备很多灵活性而已。

反过来,如果你看到一位后弯吭呲吭呲地做的非常吃力,也不能说明这个人没有一个精进的瑜伽练习。

这就是说:““瑜伽和灵活性只有很弱的相关性”。

搞清楚这个后,我再来告诉你:长期和规律的瑜伽习练,可以建立身体意识,打开身体,的确能够给一个人带来身体的灵活性(变软)。

“好,绕了一个大弯子,原来还是能变软,那你快说瑜伽到底能让我变多软,要用多长时间?”

呃,这个首先取决你的这副皮囊 - 你身体骨骼构造,你的肌肉的情况,你的韧带,你的筋腱..如果瑜伽是一个雕刻师,你身体这块原材料则最终限定了最后的作品。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决定你可以达到多灵活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大脑!

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基因的初始设定,而且每个人在现在的年龄阶段,受既往生活方式的影响身体也会不同。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人和其他人相比运动的自然延伸长度极限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瑜伽体式练习帮助我们穿越“紧张”带,但对“压迫”这个终点却无能为力

阴瑜伽的奠基人Paul Grilley给我们了一个理论的框架来看我们在灵活性的层面可以做什么: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两个概念- 一个是紧张-这种身体的状态是可以通过瑜伽练习 - 尤其是呼吸和意识知觉来“work on"锻炼的。但是另外一个概念压迫-就是我们已经到了身体运动自然延伸的终点。用Grilley的描述就是:“最终身体动力学准达到一个运动极限:骨头碰到了骨头”。

举个例子吧:如果一个人做站立前屈,她的大腿骨的头已经顶到了胯关节窝的骨头上,这时候不管她的肚子是不是能很平地贴到大腿,她也是到达了骨头碰骨头的“压迫”点。这个就是她在这个运动模式上的终点 -不管她的前屈看上去是什么德行。

搞清楚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你知道了这个就不会对体式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而非要把自己或者别人(学生)塞在一个固定概念的造型中,从而增加瑜伽伤害的危险。

我们再来看一看后弯的例子:对的,后弯的运动范围是由肌肉决定的,但是决定后弯的身体上的“硬伤” -就是物理的局限是由脊柱的弧形,前纵韧带(沿着脊柱里面的韧带),间盘,关节突决定的,当然这些“脊柱灵活”的决定因素理论上是可以改进提高的,但是实际上这些基因设定和年龄相关的“硬伤”能够发生改变的程度非常之小,非常之慢。所以对待某些后弯困难户要有很大的耐心。

这就是我为什么总是鼓励瑜伽习练者在练习中要培养意识,带着意识练习,意识到在体式中身体到底在干什么。

瑜伽练习要练习意识和专注;灵活性和力量就会随之而来

假如你的瑜伽练习一上来就以锻炼柔软和力量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意识和专注,就会大大地增加身体受伤的危险。

那么现在你有可能还要回来问那个问题就是到底练习多长时间才能变柔软?

根据一些瑜伽资深大腕的意见:假如一个人有日常规律性的习练:比如每周有5-6次的练习,每次练习时间在60到90分钟;大概要3年的时间这个人就可以达到身体运动范围的最大程度,在这儿之后,通过阴瑜伽做深层的拉伸和筋膜的拉伸还可以增加大概5%的运动范围。但是到这个时候,人的身体就一般不可能有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变化了。

但是,还有一个因素我们要考虑进来:上面我们说的骨骼结构的运动可能性和肌肉的能力 (硬体),但另外一个因素是包括身体的神经控制系统在内的大脑控制系统 (软体)。在这里瑜伽就开始超越身体的纯粹的生物动力而进入了神经学的范畴。

“ 有的时候“硬”和“软”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大脑里

这就是为什么瑜伽强调呼吸,甚至说瑜伽就是呼吸:在体式练习中的呼吸除了可以帮助打开身体,同时还是对于神经系统在潜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对拉伸抗拒的一种消除练习,通过呼吸我们重写神经系统拉伸反应机制的代码。

这个洞见非常有意思: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死磕一个体式死磕了但是还是没有多少变化,但是忽然有一天参加了一个工作坊受到了某个大师的启示,10天之后就像换了一个身体。往往这并不是因为学习到了一个技巧,而是忽然被点亮蜡烛一样地意识到是神经系统在非意识层面上阻止了你的身体。

这一点也重申了瑜伽练习中的意识的超级重要性。我们在瑜伽中通过体式和呼吸让非意识呈现成为意识。假如我们总是不会有意识层面上的成长,我们的瑜伽根本不可能精进 - 不仅在瑜伽不能精进;而且有时在身体层面也不能有任何变化。

在瑜伽路上,我们都需要好的老师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非常熟悉的,但是同时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身体发生了什么的事情;一旦这个窗户纸被捅破,我们可以在每一次练习时候把意识带到那里,练习用意识来正确指导身体,用呼吸来平息神经系统,从而穿越紧张带。

可能看到这里这篇文章要结束时,你仍然没有找到那个初始问题的答案(如果你还仍然执着那个问题的话),但是我希望我至少跟你交代清楚了要变得更加灵活你要经过的旅程:

首先,你要明白每个人有其各自的灵活性,每个人不同。你要扔掉一个体式必须看上去像照片或者像谁谁谁做的那样的固定概念。

其次,你在习练中要区分紧张感和压迫感,这样你可以知道在那个点你碰到了你生理的运动界限。

第三,你需要学习和意识身体正在发生什么:不仅是肌肉的紧张还包括神经系统和情感的紧张。这样在瑜伽习练过程的同时训练你的神经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练习,能够更好地感觉发生在身体的紧张是属于肌肉紧张,大脑紧张还是情感紧张。

还要补充一点:这些界限是变化的。随着年龄的变化,我们都会丢失一些身体活动的能力,当然瑜伽练习会减缓这个趋势但是却不能逆转或停止这个趋势。

最后总结:

灵活性(软)?- 和瑜伽没有多少关系 -只是瑜伽的副产品而已。

意识?- 意识就是瑜伽,培养意识,灵活性会自动跟进。

呃,如果你还在纠结到底能变软不能变软,不想听我讲道理,我....我只有请出我的朋友...老樊 ->点我读老樊的故事。

(完)

如果觉得《好吧 硬也能练瑜伽!...那么我练瑜伽练多久就可以练软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