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

时间:2021-08-12 22:18:31

相关推荐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

摘要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有急性和慢性胃炎之分,慢性胃炎又多达7种。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伤食、胃痛、心痛等,多由饮食不节或感受寒、湿暑而阻于中焦,伤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因嗜食辛辣生冷、酗酒或忧思恼怒气机不畅等所致。埋线治疗主穴: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慢性胃炎诊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1.。胃炎是指胃粘膜的炎症病变,急性胃炎就是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慢性胃炎则是指胃粘膜慢性炎症。确诊有赖于胃镜加活组织检查。急性胃炎胃镜下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甚至可出现一过性溃疡;慢性胃炎根据胃镜下所见分为充血渗出性胃炎、平坦糜烂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反流性胃炎和皱襞增生性胃炎等7种。慢性胃炎是指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病变。急性期多由化学性、物理性刺激、细菌及其毒素等引起。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或摄入过烫或过于粗糙的食物也可刺激或损伤胃粘膜而引起炎症。慢性期属于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多由急性期延误治疗转变而成。长期饮食不洁,不节制或服用对胃有刺激性药物、食物等,也可诱发成慢性胃炎,同时也与精神、情绪因素,细菌及其毒素、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伤食、胃痛、心痛等,多由饮食不节或感受寒、湿暑而阻于中焦,伤致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也因嗜食辛辣生冷、酗酒或忧思恼怒气机不畅等所致[1]。

患者常可感到上腹部疼痛饱胀,进食后疼痛加重,并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呕吐或有烧灼感、吐酸水,进食油腻食物时诸症加重。随病程迁延,病人还有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身体衰弱、上腹部及剑突下常有轻微的压痛。本病进展缓慢,常反复发作,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不明显。各型胃炎其表现不尽相同。

1.浅表性胃炎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2.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其症状亦不相同。萎缩性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有时可出现明显厌食、体重减轻,舌炎、舌乳头萎缩。萎缩性胃炎影响胃窦时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有胆汁反流时,常表现为持续性上中腹部疼痛,于进食后即出,可伴有含胆汁的呕吐物和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有时可有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现呕血。 2.。。埋线治疗主穴[2]: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操作:用PGA或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或者胶原蛋白线注线法,每2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刘某,男,55岁,社员,西丰县平岗乡吉祥村松云屯。1985年5月15日来诊。述胃脘部胀痛已二十余年。每当情志不畅或着凉后加重。发作时仅能进食米汤,嗳气返酸,恶心,呕吐内容为苦水,腹冷肢凉。曾经乡卫生院X线钡嘴透视诊为慢性胃炎,经中药西药治疗,时好时坏,经常发作,丧失劳动能力,体检:体温36,590,脉搏65次,呼吸20次/分。体重45公斤。听诊心肺无异常。触诊上腹部有压痛(+)。实验室检查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诊断:慢性胃炎。遂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埋线。三个月后随访.除偶有暖气外,余症俱悉。体重增至55公斤,已能参加劳动。1988年7月随访,埋线治疗后胃炎一直未再复发。(摘自:陈士杰,韩淑坤.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和溃疡病166例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1989(2):23-24)

某男,23岁,农民,10月21日初诊。自诉胃部疼痛饱胀不适,嗳气、反酸、烧心、恶心8个月余。8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胃部疼痛,伴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经中西医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刻下见患者精神委顿,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遂依上法行穴位埋线治疗,埋线治疗1次后症状人减,治疗3次后诸症全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摘自:朱自涛.穴位埋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3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10,(2):83)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为外邪、饮食、情志伤胃,导致脾胃虚弱,胃失和降。选用胃俞、脾俞、中脘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穴位。胃俞为胃之俞穴,脾俞为脾之俞穴,两者相配可补脾和胃,中脘为胃之募穴,可疏通胃气,与胃俞俞募相配以治胃腑之疾。穴位埋线是在集多种方法、多种效应于一体,弥补了传统针灸法治疗慢性病针刺时间短、疗效不佳、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本病为肝强脾弱,肝胆之气横逆犯胃,上脘属任脉,为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可和胃降浊,配合梁门可疏通胃脘局部经气;胃俞、中脘是胃的俞募穴,配合胃经合穴足三里可疏通胃气,导滞止痛;内关为八脉交会穴,能宽胸解郁,善治胸胃疼痛;胆俞为胆的背俞穴,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太冲为肝经原穴,肝与胆相表里,可疏肝胆郁气,适用于肝气上逆的胃痛。

急性胃炎经常规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一部分病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得到有效治疗转成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治疗措施众多,但那一种治疗措施也有一部分病人效果不佳。尤其是浅表性胃炎病人不重视治疗,加之心身因素是加重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由于生物医疗模式对心理因素的忽视,致使慢性胃炎迁延难愈。我们在临床上重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在慢性胃炎中的重要地位,治病先治心。埋线时在心俞、脾俞、肝俞、胆俞等穴位辨证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中医的心、肝、脾、胆不但是一个解剖生理上的概念,更是情志因素治病的调节器官,重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对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应是我们埋线中重视的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埋线疗法中特别称道的,从穴位埋线发展的历史[3-4]以及穴位埋线的机理研究[5]来看,消化系统疾病的埋线疗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如果觉得《穴位埋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