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三入路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 移植物等的影响

三入路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 移植物等的影响

时间:2023-12-09 10:41:35

相关推荐

三入路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 移植物等的影响

文章来源:

李明,刘宁.三入路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移植物等的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25(8):700-703;708.

摘要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双入路技术(膝关节前内、前外入路)和三入路技术(膝关节前内上、前内下和前外入路)对骨道长度、移植物角度等的影响。

方法

对10月至7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随访,常规双入路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1~47岁,平均(31.33±7.47)岁;左膝5例,右膝4例。三入路组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9~37岁,平均(24.78±6.61)岁;左膝4例,右膝5例。记录手术时间,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股骨骨道、胫骨骨道的长度以及重建后的韧带与股骨骨道的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三入路组与双入路组相比在年龄、左右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入路组手术时间为(88.33±22.22)min,双入路组手术时间为(77.22±34.9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入路组股骨骨道长度(35.56±5.24)mm,双入路组股骨骨道长度(35.87±6.59)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入路组胫骨骨道长度(39.25±2.63)mm,双入路组胫骨骨道长度(33.36±3.50)mm,三入路组胫骨骨道长度明显长于双入路组(P<0.05);三入路组重建后韧带与股骨骨道的夹角为(150.57±8.16)°,双入路组重建后韧带与股骨骨道夹角为(153.10±6.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入路组与常规双入路组相比在手术时间、股骨骨道长度、重建后韧带与股骨骨道夹角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三入路组胫骨骨道长度明显长于双入路组胫骨骨道长度,且操作更为便捷,视野更为清晰,关节腔残留碎屑更少,同时可在镜下明确看到翻袢,降低了移植物固定失效风险。因此,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更建议采用三入路技术。

关键词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三入路典型病例1

37岁男性患者,扭伤后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伴右膝肿胀、活动受限,入院时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反向lachman试验(-),后抽屉试验(-),右侧胫骨结节下陷试验(-),轴移试验(-),诊断为右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前MRI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入院2 d后行三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3 d MRI示重建后的前交叉韧带走行良好(见图1~2)。

典型病例2

30岁男性患者,打篮球时扭伤右膝关节致右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入院时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反向lachman试验(-),后抽屉试验(-),右侧胫骨结节下陷试验(-),轴移试验(+)。术前MRI检查示右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入院2 d后行常规双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3 d MRI示重建后前交叉韧带走行良好(见图3~4)。

作者简介

李明(1989- ),男,医师,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450052。擅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的诊治。于四川省医中法骨科培训中心进修学习关节镜;发表有SCI2篇,国家级核心期刊多篇,APKASS,COA等国际国内会议发言多次。独立研究发明的韧带重建导向器,关节镜基础模拟系统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发明创新大赛三等奖;翻译发表文章多篇;APKASS成员,BJSM(英国运动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解剖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会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下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想要阅读稿件全文,手机关注《实用骨科杂志》微信公众号sygkzz ,点击“查询”中的“当期目录”或“高级检索”便可进行查看

想要了解全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如果觉得《三入路技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 移植物等的影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