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论著】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1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

【论著】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1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

时间:2023-04-27 14:35:12

相关推荐

【论著】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1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11(8):530-536

作者:李想 陆婧 凌清 乔程程 朱大龙 毕艳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摘要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

方法

纳入5月至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T1DM患者137例,在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稳定后给予CGM,同步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的末梢血糖,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特点。再根据CGM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为无低血糖组和夜间低血糖组,比较两组的一般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GM参数变化。为进一步确立末梢血糖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相关的最佳切点值,对空腹、晚餐后、睡前血糖及评估模型BGn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在接受CGMS监测的137例T1DM患者中,共发生低血糖事件179次,其中发生夜间低血糖患者31例,共50次(27.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平均血糖(MBG)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呈独立负相关(OR=0.784、0.021、0.751,P<0.05),血糖水平标准差(SD)、低血糖指数(LBGI)呈独立正相关(OR=1.641、3.004,P<0.05);(3)七点末梢血糖谱中的空腹、晚餐后及睡前血糖与夜间发生低血糖呈独立负相关(OR=0.257、0.685、0.708,P<0.05),应用ROC分析相应切点值,空腹血糖(FPG)为5.8 mmol/L(特异度90%,敏感度80%,AUC 0.91)、晚餐后血糖为8.2 mmol/L(特异度76%,敏感度57%,AUC 0.72)、睡前血糖为6.7 mmol/L(特异度90%,敏感度64%,AUC 0.80);(4)基于七点末梢血糖谱中的基础血糖变异度,建立夜间低血糖的评测模型BGn=睡前血糖×(1-SDSM/MBGSM),BGn为5.2 mmol/L时,特异度达93%,AUC为0.81。

结论

T1DM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应设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FPG<5.8 mmol/L、睡前血糖<6.7 mmol/L或BGn模型<5.2 mmol/L均提示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增加。

参考文献略

作者投稿及专家审稿请登录中华糖尿病杂志官方网站:

如果觉得《【论著】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探讨七点末梢血糖谱对1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评估价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