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康复,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糖尿病康复 > 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袁州刺史系列7)

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袁州刺史系列7)

时间:2019-05-23 19:08:01

相关推荐

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袁州刺史系列7)

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朱貔孙

叶梦鼎在袁州二三事

任期最短的知袁州--葛立方

刘克庄袁州解印

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

朱貔[啤]孙,字兴甫,淳佑四年(公元一二四四年)进士1235年,蒙古大军南下,朝野甚为恐慌,朝廷上下迁都呼声很响,他坚决反对迁都.朱貔孙对皇帝说:“銮舆若动”,就会使戍边的“将士瓦解”,而四方的“盗蜂起”。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这才停止了迁都动议。他力主强化军事对抗,经营江南,主张强化海防,建立强大的舟师海军,对抗元人的强大骑兵,正因为此,他赢得同朝为官的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尊重与推崇。

在南宋王朝薄暮之秋,奸臣当道,国家危亡紧要关头,忠诚与直谏,是需要勇气的。这位朱大人,刚任监察御史,就上疏批评当朝宰相丁大全专权误国。倒霉是肯定的,不过宋人还算文明,文官相斗多止于贬谪,宋理宗只是把朱貔孙调任太子右谕德,就是太子的老师兼秘书长,专教太子品德品行。1264年,太子当了皇帝,即为宋度宗,为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朱貔孙被擢升为右谏议大夫,赐紫金鱼袋兼赐章服犀带,因生病的原因,朱貔孙向皇上提出了辞职,不久被改封吏部尚书。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自知已时日不多,他极力要求辞归乡里。但度宗皇帝因为受教于貔孙,心怀感恩,极力挽留,临行时,派几批使者轮番劝说,而朱貔孙辞归意切,坚辞不受,最后请求皇上准许他离开帝都,去地方为官,度宗执拗不过,就让自己老师去了宁国府(现在宣城一带) 任知府,并赐封他文华阁学士。1266年又派他去袁州(今宜春一带)任知府。朱貔孙到任袁州后,根据当地情况,推行了一系列的德政措施,深受百姓好评和拥戴。皇上知道后,很是欣慰,1273他被加封为敷文阁学士,派往福州任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可是由于年迈体衰,疾病困扰,未等踏上新的行程,就病逝于袁州.

文天祥时任职江西提刑官,得知消息,满怀哀思写下《挽朱尚书貔孙》五律一首:

一代文章贵,千年谏议名。

天球声浑厚,元酒味和平。

岩穴思凤采,朝廷惜老成。

东西离别后,江水泪为倾。

高度称赞朱貔孙的卓越文才和忠诚赤胆,对朱貔孙的人品作了极高的评价。

叶梦鼎在袁州二三事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6岁时,出继母族,改姓叶。

淳祐间叶梦鼎任袁州转运使代理袁州知州,上级要求袁州调集平价米三万斛。古时朝廷为供应军粮,由官府出钱购买民粮,双方议价交易。这种名义上的等价交易,实际执行起来都是官府摊派,限期逼迫供粮,实际比赋税还严重。叶梦鼎决定为民请命,叶梦鼎详细陈述:“袁州山多而田少,朝廷免除调集本地粮已有百年,现在忽然政策变化,如果我现在同意了,百姓子孙将受无穷之害。”坚决顶住了这项不合理政策的落实。本州一个叫汤颀的人,出于对教育的热爱,一时脑热,裸捐了自己的田产给政府办学,造成家庭困顿,妻子离散。叶梦鼎知道后,认为这样的道德榜样不能提倡,全部退还了汤颀捐献的田产,让他的家庭得以团聚。袁州当地流行多神崇拜,各类迷信盛行,还有神水治病等妖言惑众,造成百姓人心惶惶,不事生产。叶梦鼎下令拆除了万载非法祭祀的庙宇,填掉了产生神水的妖井,改变了当地的风俗。

任期最短的知袁州--葛立方

葛立方(1098--1164),字常之。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自幼随父宦游,未有须臾之别。 先当官后入弟.宣和三年(1121),以父荫出仕,得国子监书库官,任职汴京. 南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绍兴二十七年( 1157) 六月,葛立方因“ 纠违省挞,实多详整之称;结好邻邦、不负光华之遣”,以 使金有劳,擢升吏部侍郎,官阶四品,职司官吏任免,这是葛立方入仕以来所任最高官职。据《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志八”,尚书吏部员外郎为 从六品,尚书左司郎中为正六品,而吏部侍郎乃从四品,和他的名字立方一样,擢升三级。自绍兴 二十五年(1155)末葛立方起复,至此一年半间,自曹郎遽至侍从,升迁极速。绍兴二十七年(1157)十月,葛立方任吏部侍郎后四月,御史言其违法为长子郛营求荐章,而被罢黜去职。退居湖州两年,又被召回任左朝散大夫,改知袁州。绍兴二十九年( 1159) 四月,复起知袁州,五月下旬到任,视印一月,闰 六月六日,又以言者论劾和贿赂沈该,再次被罢免。后葛立方退出官场,居于吴兴,以著述为业,不再入仕。

第二个免职原因,贿赂沈该值得怀疑?

当时沈该已任提举洞若观火霄宫闲职,葛立方有必要贿赂他吗?没必要.除非是沈该在宰相位置上,象当代一样,所抓贪官都是原任位置上出的事.

再聊聊洞霄宫

洞霄宫,创建于汉武帝时;唐弘道元年(683)奉建天柱观;乾宁二年(895)改称天柱宫;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始名洞霄宫,宋理宗御书“洞天福地”;宋真宗御题“洞霄宫”。南宋时,皇室崇尚道教,洞霄宫成为距京畿临安最近的宫观而盛极一时,当年竟有殿堂千间,道士数百人,规模之宏伟,可谓登峰造极。宋代,朝廷为安抚老病阁僚及冗员,设“提举宫观”闲职。南渡后,临安夏日酷暑,皇室在大涤山筑行宫避夏,授“提举洞霄宫”职衔,官员多达160余人,副相以上官吏就达43名,名相李纲、抗金名将张浚等就曾名列其中,时人称洞霄宫为“半个朝廷”。

刘克庄袁州解印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吏部侍郎刘弥正之子,福建莆田人。宁宗嘉定二年(1209)刘灼22岁以荫补将仕郎,调靖安(今江西靖安)簿,始更名刘克庄。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春,刘克庄起知袁州。他礼贤下士,宽以待民,颇有政声,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然而仅数月,又被殿中侍御史蒋岘以“莫须有”的罪名“皆尝言故王者”与邑人方大琮、王迈同日被罢官。对于袁州革职,刘克庄愤愤不平。大为不服,写下《一剪梅·袁州解印》以示申说,“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词人以自嘲的口气叙述袁州任上来去匆匆的经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同时抒发自己仕途坎坷的无奈与不公。

所谓“皆尝言故王者”,“故王”指的是济王竑。济王竑的冤案长期以来一直是朝野内外人们议论不休的话题,也是理宗皇帝最忌谟讳深的问题。理宗皇帝在端平元年(1234年)亲政时在朝野的压力下,虽然已经罢逐了史弥远的爪牙“三凶”、“四木”,但对史弥远仍然是恩宠不减,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而且还“宠渥犹优其子孙。”

理宗皇帝在史弥远病重不能临朝视事时曾特地颁布诏书称:“史弥远有定策大功,勤劳王室,今以疾解政,宜加优礼。”授太师、鲁国公,加食邑一千户。次日又授他为保宁、昭信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会稽郡王。封其长子太府少卿史宅之为将作少监,权户部侍郎兼崇政殿说书。赐其次子史宇之进士出身、直华文阁、枢密院副都承旨。长孙同卿直宝文阁,次孙绍卿、良卿、会卿、昔卿并承事郎。女婿赵汝禖军器少监,孙女婿赵崇榟官一转。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数月之内也由大理少卿升至刑部侍郎,京湖安抚制置使,知襄阳府。

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死后,理宗皇帝对他仍然是宠遇不减,追赠他为中书令,封卫王,赐谥“忠献”,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表彰他“兴辅两朝,备殚忠荩”的功德。

理宗皇帝对史弥远百般袒护,引起朝廷内外许多正直的大臣和士大夫的不满,每遇有边事或灾异就不断地会有人出来为济王竑鸣冤叫屈。

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临安城内发生一起火灾,蔓延数日,大火不但烧毁很多民房,而且连供奉历代皇帝位的太庙也未能幸免。宋朝十三位皇帝的圣像、灵位全部化为灰烬。当时朝廷就有人认为这是济王的冤屈未得到申雪所致。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临安城内又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从济王竑的旧宅烧起,一直延烧至仙朴寺,烧毁民房三万多间。殿中侍御史蒋岘认为这场大火只是因为平时疏于防备而引起的一场意外。但当时朝廷中一些大臣和太学生们趁机又站出来为济王竑鸣冤叫屈,联名上书谴责蒋岘,请求理宗皇帝为济王竑平反立嗣。时为右正言官的方大琮和学士院直学士的王迈在与理宗皇帝论对时,也不约之同地为济王竑鸣冤叫屈。

方大琮,字德润,号铁庵,又号壶山,莆田人。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以弱冠据高第,举南宫词赋第三人,授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州字教授。上官送某士,拒不纳,去为江西转运司参议官,知将乐,改永福县。方大琮居官不求速化,沉郁下僚三十余年。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被召至临安。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郑清之与之一见如故,擢监六部门、司农寺簿,兼提领安边使。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迁太府寺丞。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擢秘书郎,兼景献府教授,迁著作郎兼侍左郎官,除右正言,辞而后受。

方大琮当上谏官,向理宗皇帝上的第一道奏疏就是对理宗皇帝不能正确对待济王竑的问题,以及一味袒护史弥远的作法提出批评。方大琮直谏理宗皇帝说:“霅川之事,向也天地祖宗犹察陛下之不得已,今威福自出矣,而元年御笔有曰:’立嗣之事,难以轻议。"二年御笔有曰:’卫王功茂,深欲保持其家。"一则如待深仇,一则如拊爱子。”“然故王之冤不雪,他日所属意者可保乎?权奸之罪不讨,它日岂无贪功者乎?”理宗皇帝对方大琮竟敢用如此激烈的言辞批评他,心里很不高兴。

王迈,字实之,号臞轩,仙游人。宁宗嘉定十年(12)进士。初任潭州(今湖南长沙)观察推官。后应召入京,任殿试详定官,被言官李知孝诬陷贬出京城,任南外睦宗院教授。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理宗皇帝亲政,相旧学,收名士。王迈被召赴都堂审察。既至,郑清之见之曰:“学官、掌故不足以浼吾实之。”召试学士院,旋除正字。入馆数月,有传言说已经被罢黜的史弥远党羽李知孝即将复出。王实之当即上封章予以抗谏,指出:“天下之相不与天下共谋之,是必冥冥之中有为之地者。且旧弼奸憸刻薄,天下共知,复用则诸君子空于一网矣。”

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王实之还针对理宗皇帝宠幸女道士吴知古和陈贵妃的哥哥陈洵益提出批评:“臣一介疏贱,不知宫掖中妇寺姓名为谁。但道路之人皆言吴知古、陈洵益织巧反覆,最能挠政。大明当天,群阴宜伏,岂应有此?臣愚欲望睿断,将知古、洵益斥逐远方,以绝黄冠、左道出入禁闼,毁誉臣下,得行其私之弊。贵妃之兄虽得外祠,往来湖山,交通关节,巧宦多趋其门,《易》有履霜之戒,《诗》有桃虫之讥,防微杜渐,不可不谨。”

逾月,王实之在与理宗皇帝的论对中还对理宗皇帝恩宠史弥远,薄待济王竑提出批评:“厚权臣而薄同气,为欺天之大者。”请求理宗皇帝宜对济王竑:“绌谥改葬,以回天意。”

王实之的谏言引起台官李大同和蒋岘的不满。李大同弹劾王实之:“交结真某(真德秀)、洪某(洪咨夔)、魏某(魏了翁)以收虚誉。”被削官一秩。蒋岘则弹劾王实之:“前疏妄论纲纪,请坐以非所宜言之罪。”又被削官二秩。

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史弥远虽然已经死去三四年了,但理宗皇帝仍然以“保全故相”为由“戒饬臣僚无得言故相事。”王实之在与理宗皇帝论对时论及史弥远擅权用事,浊乱朝政。理宗皇帝警告他说:“姑置卫王事。”即要王实之不要再提起史弥远的事情。但刚直的王实之置理宗皇帝的警告于不顾,当面顶撞理宗皇帝曰:“一则曰卫王,再则曰卫王,何容保之至?”理宗皇帝大怒,起身拂袖退入屏风后不由自主地说了声:“此狂生也!”从此以后,王实之常戏称自已为“勅赐狂生。”填词《沁园春》曰:“狂如此,更狂狂不已。”以自嘲。

方大琮、王迈两人为济王竑鸣冤叫屈言辞之激烈为理宗皇帝所不容。时任殿中侍御史蒋岘见状,遂以方大琮、王迈和刘克庄三人一同论列罢官,时人皆能以他们三人同传为荣。

南宋 知袁州事[1--71]

(1)阮阅 舒城(今属安徽)人,名美成,字闳休,自号散翁、松菊道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宋徽宗建炎元年(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初至袁州,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致仕(退休),寓居宜春。

(2)汪希旦 建炎初年(1127),金人入侵,朝廷诏敕“城池楼橹务要坚险”,鼓励富商豪户捐资兴修城堡要津以抵御外侮,知州汪希旦藉此对袁州城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张建设,“革旧城,一新之”,即废除旧基,重建新城。新建后的城池周围长三千三百一十五步,城墙高增置二丈,修筑女墙三千五百垛,敌楼战栅五十总计六百五十间。

(3)王仲薿(?一 1143),一作仲嶷,字丰甫,一字丰父,祖籍成都华阳,出生于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宰相王珪次子。高宗建炎三年(1129),知袁州。虏人寇江西,坐失守削籍,与马子约皆寓居永嘉。

(4)陈元明

(5)赵士琼绍兴四年[1134]任

(6)江公亮 字符采 以宗正少卿任

(7)陈烯 南宋绍兴年间(1139-1143年)知州陈烯慕韩愈勤政为民,将宜春郡圃旧堂“燕桁”(即府署后堂)更名曰“景韩堂”。

(8)沈昭逺 仁和人

(9)王大寳

(10)黄幵[歼] 遂昌县人

(11)邵知柔(1095-1167),字民望,贞元十五年(799)进士楚苌十一世孙,南平政和县长城里邵屯(今石屯镇洋后村)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邵知柔年仅弱冠赴京会试联捷进士,被钦定二甲赐进士出身,金榜题名,多年苦读终成正果。

(12)陈述

(13)曾伋,字彦思,南丰(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一意为民。孝宗隆兴初,诏江西和籴[敌][政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百万,转输丹阳。伋具不可籴状,并乞罢黜。朝廷嘉而免之,袁州自此得免和籴。光宗绍熙间隠居海宁(明嘉靖《海宁县志》卷九)。

(14)李观民 右朝请大夫任 对袁州城进行过整治维修

(15)陈騤[ 逵] 〔1128--1203〕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24年(1154年)进士第一。历知赣、秀、太平、袁州。光宗时,为吏部侍郎,应诏疏三十馀条,皆切时病。

(16)元衡 字公权 吴人

(17)葛立方(1098--1164),字常之。自幼随父宦游,未有须臾之别。 先当官后入弟.宣和三年(1121),以父荫出仕,得国子监书库官,任职汴京. 南宋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绍兴二十七年)十 月,御史言其违法为长子郛营求荐章,诏罢之.退居湖州两年.绍兴二十九年 (1159)四月,复起知袁州.视印一月,以言者论劾罢职奉祠.还居湖州.

(18)黄霦[冰] 字彪甫,右朝请郎隆兴二年[1164]任

(19)嵇琬 乾道二年[1166]任

(20)张拭(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是南宋抗金名将“中兴贤相”张浚的长子。乾道七年(1171)6月,张栻由于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被被贬到袁州(江西宜春)作地方州官。冬,张栻退居长沙,一面讲学授徒,一面著书立说。淳熙二年(1175)二月,召张栻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辖广西、海南岛等地)所统州二十有五。

(21)张枃[劲] 淳熙4年(1177年)正月,张栻三弟张枃知袁州,抑豪强,敛盗贼,以能见称。建“隐斋”,请朱熹题诗,朱熹作《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答之。八月,张栻来到袁州(今江西宜春),其从弟张枃正知袁州,张枃新建成袁州州学,受袁州教授李中之请,张栻为之作《袁州学记》。10月,张枃建袁州州学三先生祠,祀周濂溪、二程兄弟。朱熹撰《袁州州学三先生祠记》。

(22)叶程

(23)郭昌时

(24)戴逵先

(25)汪悟

(26)李处全(1134-1189)字粹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淳熙二年[1175]任袁州地方官。

(27)章潭 淳熙三年[1176]任

(28)周必达 淳熙六年(1179)任

(29)沈正度

(30)张康

(31)汤中

(32)黄环

(33)黄邵 用公款为母大办丧事

(34)徐宏 字藴之平阳人 起居郎侍讲任

(35)莫若晦 字子明,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绍熙间知袁州。

(36)曹训

(37)徐傅

(38)江自任 庆元元年[1195]任

(39)髙诹[邹]之 庆元三年(1197年)任

(40)李訦[沉] (1144--1220)晋江(今属福建)人,自号山泽道人。以祖恩补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调仙游丞,擢知黄州、袁州,以治绩迁夔州路提点刑狱.

(41)邱何 字汉规 瑞安人 嘉泰元年[1201]任

(42)李时中

(43)罗克开[1141—1209] 字达父,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宁宗庆元六年(1200)知郴州(明万曆《郴州志》卷二),开禧元年(1205)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处事立断,有惠政。增高加固袁州城。

(44)余端诚 开禧2年[1206]二月二十四日知袁州[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四]

(45)丁大(桩)[椿] 开禧3年(1210)三月九日,新知袁州丁大(桩)[椿]罢新任。以臣僚言其懵不更事。

(46)刘履忠 嘉定二年[1209]任

(47)黄中 字仲庸 南宋两浙东路温州平阳县松山(今苍南县桥墩镇)人。绍熙四年[1193]以第三名[探花]登进士第。嘉定4年(1211)知袁州,嘉定6年(1213)徒泉州.

(48)郑自诚 对袁州城进行整治维修。

(49)赵彦倓 字安卿,父公广,饶州太守。

(50)郑昉

(51)戚如琥 婺州金华人,字少白。以进士授郴州教授,迁国子博士。出知台州,寻改袁州,政绩大著

(52)李观

(53)郑自诚 (1172 ~1255 年) 字信之,后改名性之,闽清人。宋宁宗嘉定元年 (1208年)戊辰科状元。

(54)滕强恕

(55)王栋

(56)朱貔孙 1266年任袁州知府。

(57)赵䈣夫

(58)曹叔逺寳庆二年[1226]任

(59)卫湜 字正叔 昆山(今属江苏苏州)人。嘉熙间(1237—1240)知严州,后迁朝散大夫,直宝谟阁学士,知袁州。

(60)朱在(1169--1239年),字叔敬。建阳人,朱熹子,以荫补官。由进士绍定三年[1230]知袁州

(61)赵师恕,字季仁,宋太祖赵匡胤第九世孙,燕懿王八世孙。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知江西袁州事,(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端平元年(1234年)以朝请大夫、直徽猷阁知南外宗正司事,主管外居泉州宋宗室宗子的属籍、教育、赏罚等事。

(62)彭方 南昌军都昌人,字季正,一字季直。师事朱熹。光宗绍熙四年进士。理宗端平间,知袁州。

(63)叶梦鼎淳祐间任袁州转运使代理袁州知州

(64)赵逢龙 字应甫,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刻苦自修,学问渊博。嘉定进士。知袁州,为官清廉,日食蔬饭,临事即断,民有逋欠,愿为代交,尤注荒政,以羡余为平籴之资。

(65)徐霖 字景说,号经畈,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淳祐四年(1244)进士第一,授沅州教授。宝祐元年(1253),差知衡州。三年(1255),知袁州。景定二年(1261),知汀州

(66)程公许(1181—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叙州宣化人。嘉定四年[1211]进士。淳佑元年[1241],迁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出知袁州。五年,除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

(67)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景定间知袁州,对袁州城进行整治维修,新桥梁及城门,傍江西,而比袁州城可恃者,岳之力也。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68)程逸 字日休

(69)刘克庄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春知袁州。然而仅数月又被弹劾罢官。

(70)何处仁 龙泉人 咸淳[1265]初任

(71))葛谦白

如果觉得《文天祥尊重与推崇的知袁州(袁州刺史系列7)》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